论当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控制的路径

2014-11-07 14:38郑建中
学理论·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郑建中

摘 要:从社会控制的视角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至今尚较为少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控制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身的社会控制理论和因素所带来的网络社会控制,它的主要命题是意识形态的网络控制。当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控制主要是通过正确的网络教育理念、完善的网络工作制度、贴切的网络伦理道德和强有力的网络监管这四个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控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87-02

近年来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为重要的表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网络化时代,有着许多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这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的丰富资源、快捷的传递速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达成提供了诸多的可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也就成了传统课堂、报纸、电视和广播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甚至成了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思想的意识形态教育,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一种针对网络本身和网络空间所流传的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思想的疏解、批判和引导,与整体的社会控制是密不可分的,是属于社会控制的最主要的方面之一。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控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7日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党和国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中国从网络大国的处境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地位。我们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强国,不仅包括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强有力的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就是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何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我们认为就其内涵和外延来说,三个层面的界定皆可统合在一起:“第一,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是网络自身的思想批判与引导。”“网络环境”的限定词,旨在说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在网络空间中所进行的教育形式;“基于网络”这个限定词,则旨在说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块,是一个特殊的新问题、新工具、新方法和新内容、新理念的相对独立的教育对象;“网络自身”意欲指出网络本身也蕴含这意识形态特性,网络技术这个事件本身是又自身的政治属性、观念形态和思想性,也就是说,网络技术本身并不具备独立于思想形态的“中立性”,因此,对网络技术自身的特性所带来冲击应展的思想政治批判。我们认为,以上三种理解方式可以统合起来,综合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社会控制就是通过某些特定的力量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结构进行约束和调节的行为,依据美国学者罗斯的分法,运用于社会控制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运用社会舆论、个人理想和道德、宗教、艺术等社会评价手段进行的内在的伦理道德控制;第二种是信仰、法律、利益和教育等方式,以外在的力量进行的社会控制。这种分类的方法对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简单社会分工的农业社会进入复杂社会分工的现代社会,从单纯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社会控制都是广泛存在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管理手段,它是维系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重要机制。但是,网络化时代,社会控制却面临着种种的挑战:首先,传统的强制性挑战面临着社会活力的风险。网络是光速化时空的信息传播方式,过去以政权组织的方式进行的运用国家暴力机构进行强制性的社会控制,不适用于网络时代的特征,强制性的社会控制不利于社会活力的建设,比如今天的朝鲜采用的强制性的信息控制。其次,政府施行社会控制也面临着时空变换的限制。网络化时代,国家、民族的各种界限都被突破,信息化时代就是全球化时代,政府的社会控制很难全方位的进行。最后,传统的社会组织面对网络化时代,处在外于网络空间的境地,而且传统的社会控制具有自上而下或至外而内的方式,网络空间则完全不具有这样的特征,任何一个点都有可能成为中心,信息控制变得异常困难。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控制的路径

网络社会的健康、有序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运用处于成熟阶段的标志。美国学者罗斯社会控制得以实现主要是依靠两个方面:伦理的和政治的,伦理是基于情感维系,而政治则是基于特定目的实现社会维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运用罗斯所说的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两种核心的社会控制手段。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两种社会控制手段来达到对社会秩序的良好管理,需要细化为以下五个控制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理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控制的方式之一,它首先是一种教育方式,因此,要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我们认为,要适应网络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学会主动出击,以我为主。互联网是一个各种思想观念、政治主张的集散地,主流的价值观念、政治主张不去占领这个集散地,非主流的、甚至错误的、敌对的思想观念就会去占领。在开放的、多元的网络空间,我们不主动地去批判错误的、敌对的思想,我们的网络空间就无法真正地“清朗起来”。黄赌毒不去禁止它、假大空不去戳破它,颜色革命不去批判它,我们的网络社会就将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和扩散地。我们只有一面批判错误的思潮和行为、另一面宣扬社会的正能量,阐述社会的主流价值,才能真正地站稳网络社会,引导网络社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本身具有“去中心化”[1]的思想属性,而且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也同样具有开放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对的是固化在某个特定文本中的知识系统,具有封闭静态的特点,网络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会随时更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和民主化,进而促进了教育主体思维日益地走向平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中固有的“灌输”方式,在网络空间中就需要更多朝向平等讨论,以理服人的方向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获得各类网民的认同和接受,无疑需要在平等的地位和处境中展开,让网民觉得教育的亲切、体贴和充满人道的情怀,以情感的丰富感染人,以道德的通透引导人,如此才有強大的吸引力,才能具有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建立网络教育的工作制度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今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缺乏较好的效果、还不能深入人心地开展工作,与工作制度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和持续性密切相关。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引领性,就需要有完善、可行的工作制度。

统筹领导责任制度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是中央一级领导的责任制度和领导制度的确立。各级各类机关,尤其是宣传部门、公安系统和高校系统,建立完善的领导统筹责任制度是当务之急。同时,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可行的工作制度,使之权责明确,进而能够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地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和检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事项的落实是工作制度的核心。比如,就高校而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就指出,要主动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网络建设。首先要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其次,要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入服务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以生动活泼的网络建设吸引学生;再次,要关注网络动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最后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一面要对网络有害信息进行管理,另一面也能积极主动的宣扬正确有益的网络信息。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才能有保障地应对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

伦理道德是社会控制的内在手段,孔子曾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伦理道德的方式对人进行思想的引导,是能够达到社会控制的最高形式之一。网络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性的精神形式,是人们对待互联网的态度、意识和网络行为规范和评价的价值系统,是人们恰当地处理和调整互联网社会关系、秩序的原则和准绳。伦理道德是依据善之法则与精神创设出的对待社会关系和人自身的一套良好的思想行为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法则使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已有的伦理道德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发展。比如,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对真实性、真诚性的伦理道德要求形成了挑战,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对泄漏个人隐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些名人的隐私被曝光,大量网民聚集观看,而网络监管力量又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彻底和全面地消除不良信息的传播,在这种情况之下,网络伦理道德的内在力量就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控制作用,就需要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对公民提出的具体的、明确的道德要求落实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之中,使网民能够渐次地树立起恰当的、正确的和高尚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能够辨别网络行为中的“荣”与“辱”。我们要通过有力的领导、有序的工作,积极倡导文明上网,大力建设有益的网站和严格监管不良网站,引导网名自觉地抵制错误的、不健康的网络垃圾,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我们还应该树立网络行为的“道德模范”,积极宣传正能量,给网络社会注入正确、高尚价值观,为网民树立榜样。

(四)提高网络监管的工作力度

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开放和快速传递信息的通道,也正是由于这样突出的特点,也导致自由度的泛散、控制力的式微,进而有可能走向自由的反面。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态势,我国的网络管理部门自2000年以来开始了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极大地控制了网络空间失控的风险,但是,从当前的形态看,法律法规的出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新兴出现的网络不能都是诉诸法律的途径,因此,行政方式的网络监管还不失为一种当前补充的形式。

网络监管就是一方面要发挥监管的“耳目”功能,收集网民的思想动态,分析思想发展的脉络,了解网民的多元合理诉求,研判网络风险的可能性等等。如果说网络监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监管的“喉舌”,其功能是要将网名中的实际情况把握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做好坚实的基础工作。同时,网络监管也是要发挥其“喉舌”功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发挥的内容在网络空间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扩散,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理念通过网络传播,引导网民走向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选择,网络监管的“喉舌”功能的实现才是最高的的社会控制手段。如果说“耳目”是下情上传,“喉舌”则是上情下达,这两个功能互相补充,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了网络监管的两架“天线”,只有确保这两架“天线”的正确、高效地运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控制就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同顺.互联网技术的政治属性与意识形态——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研究的批判鱼反思[J].江蘇行政学院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