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君书》国富民贫的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2014-11-05 22:36汪蕾王拴茂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商君书

汪蕾 王拴茂

摘 要:《商君书》采取种种措施来使民贫,达到国富的目的。中国的现实情况是,经济总量很大,政府很有钱,但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老百姓感到日子越来越难过,国富民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探讨《商君书》国富民贫思想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商君书》;国富民贫;国富民富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296-02

一、《商君书》国富民贫的措施

(一)重农与贫民

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大转折的时期,分裂的中国将经过兼并战争走向统一,最需要的是兵卒、谷粟、资金。这时的历史任务是要消灭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古代社会,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生产的起点。一批目光敏锐的人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把农业与国家存亡联系起来考察,并把重农作为调节社会生产关系的关键。《管子》把农业看成是富国强兵的基础。“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1]《商君书》也把农业看作国民经济的决定性部门。《商君书·农战》则明确提出了“国之所兴者,农战也”的口号,认为“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把农业与战争的结合看作是国家的安危和国君尊贵的基础。

1.重农。在《商君书·垦令》中,商鞅提出二十种办法,如地税制度、商品税制度、徭役制度、刑罚制度,取消贵族特权,防止官吏贪污,压抑商人,制裁人们奢侈游惰,督促人民积极耕垦土地等。尤其是督促人民积极干好本业,商鞅说过“ 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2]以免除赋税徭役为条件鼓励老百姓多多种地、织布。同时主张“壹山泽” [3],主张国家占有农业的重要资源——山林,国家垄断山泽之利,不允许老百姓从事可以赢利的采矿、打猎、打柴、捕鱼等副业活动,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吕氏春秋·上农》曾对这个道理做了专门的论述。认为农民都去务农,会对国家有几个好处:其一是民农则纯朴而容易被国家所用;其二是民农则少私义,法令容易推行,力量容易凝聚;其三是民农则财产固定而不愿迁徙,死守本地而无虑。农民淳朴诚信,安土重迁,最容易为君主所驱使。

2.贫民。商鞅作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在富国与富民的关系上认为,富国是根本的,而富民则是服从于富国的。因为他深谙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什么呢?商鞅认为,“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4] “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 [4]商鞅认为,民不能贫,也不能富。如果不许民富,民就不会努力工作。同时也认为民富了也不会努力工作,因此要让民在贫富之间挣扎。“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贫者富,富者贫,国强。”[5] 基于“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 [6],对于富者,要他们献出粮食,换取赏赐的官爵。农民不断耕作,粮食不断上交,国库越来越充足。用一个虚名去换取农民手中的粮食,国家没有什么损失,却获利丰厚。

(二)抑商与贫商

1.抑商。在社会急剧变革中,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文化联系加强了,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7]。当时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在经营中可得二成以上的利润,“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7],便会产生弃农经商的观念。商鞅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一方面会对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起到瓦解的作用,“夫民之不可用也,见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技艺之足以糊口也。民见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则必避农。”[8]如果大批小农脱离农业生产,结果是灾难性的,就会引起整个社会农业生产总规模的萎缩,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减少,社会的贫困和国力的削弱。另一方面会对统治秩序产生潜在的威胁。这些富裕起来的商人以金钱和财产为资本,向社会争地位,向国君要权力,会对王权产生威胁。

2.贫商。《商君书》在税收、劳役方面,对商人是很严厉的。主张“壹山泽”,使商人无法涉足渔、盐、铁获利丰厚的领域。在《垦令》采取种种措施,例如“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重关市之赋”,“以商之口数使商,令之厮、舆、徒重者必当其名。”“令其商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商人不仅无利可图,而且倍受压迫,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无论重农与贫农也好,抑商与贫商也好,目的是要聚积天下财富为君主所用。富国也不是最终目的,是要一统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战国时代,经济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商君书》国富民贫思想带有非常强的战时军事经济性质,也带有非常明显的急功近利的色彩。当然不能否认,这一思想对于秦国能够统一天下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国富民贫思想把人民当作工具,在统治者眼中,人民就是一个会说话的工具,富国的一个工具。

二、现实意义

(一)国富与民富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不断增强,政府也很有钱。与此同时,贫富两极分化却日益严峻,老百姓感到日子越来越难过,不满情绪越来越大,仇富心理增强,各种极端行为时有发生,对社会和党的不信任感也逐渐增强,国进民退,国富民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说明中国正面临“国富民贫”的困境,突显了“富民”的重要性。

富国与富民并不矛盾,二者是统一的。一方面,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在民富的条件下,能够为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动力;在民富的条件下,能够为国家的强大提供财政支持;在民富的条件下,能够消除两极分化,消除内耗;在民富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和拥护。另一方面,富国能够为富民提供更好的保障。国家富裕了,人民才能活得有尊严;国家富裕了,人民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心存希望;国家富裕了,才能改善民生,消除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富民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民富裕,进而国家富裕而且富强。

(二)重视农业、农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国强民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从来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商鞅不仅思想上认识到农业的基础地位,而且从方方面面落实到位,为六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在中国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农业的重要性,农民承担起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使得农民安心从事粮食生产,才能保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同在一片蓝天下,农民却没有充分享受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权利,没有充分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相反却出现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局面。说明重视农业,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上、文件上、口号上,而是要落到实处。不要等到餐桌上没有猪肉吃,农民抛荒不再种地,闹粮荒的时候,才会想起农民。

商鞅意识到“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8]。农业收益极少,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差,遇到天灾,甚至会亏本。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一个特殊的产业,除了市场风险外,还有自然灾害风险。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对农业采取保护政策,给予财政补贴。现在中国GDP高度增长,经济总量也很大,国家已经有实力来补偿农民,应该从中央财政拨款来反哺农业,回报农民,补偿农民。

政府应该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给农民国民待遇。农村是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农民也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为中国的革命战争和改革开放做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农民对国家的贡献同社会应有的回报不成比例,并且现在国家对于农民的历史贡献补偿很少。不管政府是否愿意,政府都应该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保健、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给农民国民待遇,保障农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让农民享受同等的劳动用工、教育、医疗、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权利,让农民乐意、安心地从事农业,而不至于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过去中国实行农村支援城市的政策,用了几十年。现在要在政策上向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倾斜,国家要加大扶持力度。在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建立起“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初级社会保障体系。

商鞅采取严刑峻法来打击破坏农业、侵害农民的行为,并且卓有成效。这值得效仿。首先,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查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案件,让制假卖假的人和企业受到重罚。其次,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意识,防止政府“与民争利”现象的出现,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尤其要管理好基层干部,不许官员打扰欺压老百姓,不准打白条,对违法官员依法处罚。第三,要加强对农民法律的教育,在自己的权益遭到侵犯时,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结束语

《商君书》采取种种措施来使民贫,达到国富的目的,并且卓有成效。其国富民贫思想带有非常强的战时军事经济性质,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为了达到富国的目的,践踏人民的财富、个性、尊严等,最终走向秦亡。在当今社会,藏富于民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现代化进程表明,藏富于民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藏富于民,尤其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走向真正的国家富强。

参考文献:

[1] 周瀚光,朱幼文,戴洪才.管子直解·治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商君书·垦令[M].高亨,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商君书·算地[M].高亨,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商君书·说民[M].高亨,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商君书·错法[M].高亨,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 商君书·农战[M].高亨,注译.北京:中华书局,1974.

[责任编辑 陈 鹤]

猜你喜欢
商君书
通过《商君书》解读“商鞅变法”
从《商君书·徕民》看商鞅学派的思想变迁
西汉时期政治思想史中的商鞅形象探究
《商君书》内部控制思想探究与现代启示
《商君书》“无宿治”思想及其对城市社区自治工作的启示
千秋功罪论《商君书》
再论商韩的人性论
从《商君书》看法家经济思想的方法论
试论《商君书》中商鞅的刑赏观
《商君书》文体及话语方式形成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