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223600)朱太军
目前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的影像设备主要有X线机、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以CT或DSA应用最多。但CT、MRI、DSA联合应用的情况并不多见。本文选取行PVP患者21例,探讨三者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5.3±8.9)岁。临床表现均有腰背部疼痛,活动时明显,但无神经脊髓损伤症状,病程为2d~4个月。
1.2 方法 ①检查:全组21例患者手术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应给予MRI及CT扫描检查以确认责任椎体,同时了解有无PVP禁忌证。②穿刺点和进针角度确定:全组于术前行椎体CT和MRI扫描,在CT上测量责任椎体以模拟PVP术穿刺角度从而确定皮肤穿刺点。③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于手术台上,局麻下实施手术,做好术前准备,调整DSA机C型臂,使得病变椎体处于标准正位透视像,即棘突位于正中、椎体上下缘于X线平行。透视下用骨穿刺针经穿刺点通过椎弓根行椎体穿刺,针尖到达椎体矢中线前中1/3~1/4交界处。采用双侧穿刺入路者,进针点及进针角度也参照术前CT或MRI模拟进针参数。穿刺成功后,无菌条件下调配骨水泥,注射骨水泥时在DSA全程监控下进行。
1.3 观察指标和效果评价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比较全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疼痛改善情况,0级代表无痛,Ⅰ级轻度疼痛,Ⅱ中度疼痛,Ⅲ重度疼痛。疗效评定[2]:完全缓解(CR),完全无痛;部分缓解(PR),疼痛明显减轻;轻微缓解(MR),疼痛稍微减轻;无效(NR):疼痛未减轻,疼痛缓解率=CR+PR。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 全组术后1周采取疗效评价,结果CR13例,PR7例,MR1例,NR0例,疼痛缓解率95.2%。
2.2 术前与术后疼痛比较 见附表 。
附表 21例行PVP患者术前与术后疼痛比较[n(%)]
PVP对肿瘤及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压缩性骨折止痛效果都非常理想,一般均会超过90%[3],与本研究结果一致。PVP的核心技术是在影像设备监视下行责任椎体靶点穿刺和骨水泥灌注,因此,完成PVP离不开影像技术的支撑,但是单单在CT引导下虽可观察穿刺针的位置和骨水泥分布情况,但不能实时观察穿刺时的进针行程,操作有盲目性[4]。DSA机透视下可旋转C臂多角度和实时地观察穿刺针的行程、骨水泥灌注的动态分布及有无外漏现象,但只能进行二维观察,无法看清断面针尖情况,术后需要转移患者作CT检查,了解骨水泥填充情况。而采取CT、MRI及DSA不同的影像技术起到了承担着各自的功能又能相互补充的作用,CT、MRI在PVP术前了解有无禁忌,起到绝对性作用,MRI能够准确判断出责任椎体,以及椎体的病变部位、程度和性质,CT能模拟出穿刺路径和方式,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对疗效的评估起到关键作用,DSA是完成PVP的保证,对PVP的准确性、安全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综上所述,CT、MRI、DSA联合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