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辰红
2004年,日本高知赛马场出现了一匹连战连败的雌马——春丽。这匹已经8岁的名驹,为该赛马场赚进了5亿多日元,让这个原本亏损累累的日本最小赛马场免于关闭的命运,而且成为日本首个转亏为盈的地方赛马场。一匹从来没有跑赢过的赛马,居然成为日本人狂热迷恋的对象。春丽成了日本败者美学复苏下的新偶像,被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当成了自己的化身……
春丽通过媒体报道而成为全世界知名的马,并非因为它跑得很快,而是6年来它一直在拼命地跑,却从来没有拿过第一。春丽从1998年11月在高知赛马场首次出场比赛后便每战必败,但它依然坚持不懈。于是,全日本的人都帮它加油,排队两个小时等买春丽的彩券,有人要帮春丽拍电影,希望春丽能担任“女主角”。
为何一匹常败的马能让日本人如此捧场?因为无数日本人都自比为春丽,认为它是自己人生的缩影。春丽虽然一直失败,但它依然不断地跑,这让许多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而丧失信心的日本人在精神上终于找到了寄托。公司经营不善、家里财务出现困难、找新工作失败……人们都觉得“反正像春丽一样,一直输也不是坏事”。有春丽在,日本人觉得人生还有个垫底。
经典·延续
《求学》独家专访:一个失败者漫长的复活之路
(水手刀 / 男,25岁,漫画杂志社责编)
“无法成为No.1?没关系,努力当个特别的only one就好。Only one已经变成我的口头语!感觉早年的自己就跟春丽一样,很认真、很拼命,尽管不断地失败,可我仍在别人冷淡的眼光和鞭打中,一直不断地“跑”。这是我作为一个‘失败者最大的光荣!”
在我看来,我在学校里的日子是难以忍受的。
读小学时,我各门功课常亮红灯。到了中学,我的物理成绩也几乎都是零分。我在英语、数学以及语文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体育也不见得好多少,虽然那时我加入了学校的乒乓球队,但在学期唯一一次重要的比赛中,我却是输得干净利落。还有,我笨嘴拙舌,社交场合从来不会有我的人影。这并不是说,其他人都不喜欢我或讨厌我。事实上是,在别人眼里,我这个人压根儿就“不存在”。要是有哪位同学主动问候我一声,我会受宠若惊并为此感动不已。
那时候,我真的感到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失败者。每个认识我的人也都如此认为,我本人也很清楚。然而,我对自己难堪的表现似乎并不十分在乎,因为,从小到大,我只在乎一件事情——画画。
我深信自己拥有不一般的画画才能,并为自己所有的作品自豪。但是,除了我自己,我的那些涂鸦之作从来不被其他人看得上眼。上高一时,我向学校画报社提交了几幅漫画,但最终一幅也没被采纳。尽管,有多次被退稿的痛苦经历,我也从未对自己的画画才能失去信心,我决心今后要成为一名职业的漫画家。
高中毕业那年,我高考落榜了。高考后的那个假期,茫然无助的我向一家漫画杂志社写了一封自荐信。不久后,杂志社让我把自己的漫画作品寄去看看。于是,我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奋斗。我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非常多的时间,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完成了一幅又一幅漫画。然而,这些漫画作品寄出后却如石沉大海。最终,杂志社没有录用我——失败者再一次遭遇了失败。
生活对我来说只有黑夜。走投无路之际,我尝试着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经历。我以漫画语言讲述了自己灰暗的童年、不争气的青少年时光——一个学业糟糕的不及格生、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的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我的画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画画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失败者”的漫画角色使我一炮而红,在2013年北京举办的一次全国漫画比赛中,我的作品荣获了特等奖。
特等奖,什么概念?谁都没有想到,它的得主会是那个人——他的学习成绩从来没被肯定过,他从来没踢好过一场足球赛,他的朋友一向叫他“木头脑袋”,他在高考的战场上输得一塌糊涂……
榜样·再现
比尔·盖茨:我的词典里没有“认输”二字
美国的比尔·盖茨是一位杰出的成功者,他不仅改变了人们对计算机的看法,也改变了我们对“失败”的看法。盖茨从白手起家到世界首富,从莘莘学子到高科技型企业家的经历,激发了无数青少年迈向成功之路。当我们走近比尔·盖茨时,你会发现在盖茨词典里没有“认输”二字。盖茨的超级成功是与他不怕失败,进而敢于失败分不开的。
启迪:失败是成功之母。十次输换来一次赢。即使像盖茨这样的杰出成功者,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是天生的赢家,关键在于“输得起”。敢于失败,这是考生迈向高考成功首先应该具备的勇气。
杜克·鲁德曼:我遭受的失败多过任何人
一个叫杜克·鲁德曼的美国人跑到德克萨斯州去找石油。两年多内,他打出29口油井,可是全部都是枯井。他说:“那才真叫失败呢!”及至年近40岁,鲁德曼仍一无所获。为了能成功找到石油,他努力学习地质学知识,又租来一块地皮进行第30次钻探。这一次,他成功了!回忆过去,鲁德曼发现自己每打4口油井,就有3口是枯井。现已年过花甲的鲁德曼,认为自己遭遇的失败多过任何人。但由于他敢于失败,许多次的失败才换来了巨大的成功。
启迪:不科学的态度造成了我们看待失败的不正确的“姿势”——蹲着看东西。当我们站起来,失败只不过是一种为了迎接新挑战所付出的学费。《人生舞台巅峰的人:美国商界的新星》一书作者伽菲尔德认为,有高度成就的人,很少使用“失败”这个词,他们宁肯用“弄糟”“搞乱”等来代替。
黄渤:我曾被世界遗忘在一个阴暗的角落
他初中毕业不久就签约了太平洋唱片公司。跟他一同签约的还有毛宁与杨钰莹。这两位后来都红了,只有他,一直默默无闻。1994年,他来到北京。其间,他认识了许多同他一样在酒吧里卖唱的朋友,例如周迅、满文军、满江、零点乐队、沙宝亮等。这些人相继大红大紫,又只有他,像一把干枯的稻草,黯然地,被世界遗忘在一个阴暗的角落。2000年,通过朋友的推荐,他开始演电影。虽然也演过主角,但大多是诸如士兵甲、路人乙的小角色。他的内心充满了不甘与酸楚,就如暗夜里的一只狼,忍受着饥饿与寒冷,时不时对着苍天明月凄厉地嚎叫。以后的路怎么走?是改行,还是继续耗?他的内心充满了彷徨。就这样,他又开始了艰难的尝试与坚持。2009年,他在电影《斗牛》中饰演牛二。有一次拍摄是在一座石头山上,三五百米高。场工上去一回都累得直喘,他却要一次又一次从山底跑到山顶,跑了三四十趟。戏拍了3个月,他鞋子磨破了38双。凭借该剧,他一举夺得了第46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从此,事业步入坦途。他就是黄渤。
启迪:如果方向是正确的,不妨把失败的路再走一遍。失败的路,虽然不好走,甚至还会勾起许多惨痛的回忆,但是哪里有沟,哪里有坎,早已了然于胸。相对于那些充满未知与风险的陌生之路,实在好走得多!
心理·领读
《求学》独家专访:你遇到“失败综合征”了吗?
(天空 / 男,36岁,职业心理辅导师)
“对于刚上高三的学子来讲,敢于面对失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曾有过一则消息,说是日本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招高级管理人员,报考者众多。其中有一位优秀者,考得很好。但不知是统计人员的粗心,还是计算机的失误,放榜时没有他的名字。他得知后,上吊自杀了。待公司查得实情,再想录取他,为时已晚。公司总经理没有可惜,说“这种‘只能坐顺风车的人,难成大事。”
心理学上,将害怕失败的人,称为“失败综合征患者”。患有这种心理毛病的人,在完成任何一项工作时,一开始就会预想到失败,从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最后多数人以失败告终。有失败综合征的人,只希望自己完成没有失败压力的工作,因为他们觉得失败会“丢面子”,所以往往采用最可靠最保险的做法。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困难,而又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不冒险,不敢面对失败,要想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许多失败并不在于成功目标本身有多艰难,而在于你的意志和对失败所持的态度。当人们勇敢地去冒险,当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失败,就能消除失败综合征的心理状态。那时,你的潜力将像泉水一样一涌而出,挡也挡不住。
失败了,关键是要找到失败的原因。失败后的思考比成功后的欢乐更有价值。也许你的努力还不够,也许客观条件不允许,也许有意外的因素在作祟。然后,就像为自己的人生这场考试交了一次学费一样,用明智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失败。如果是因骄狂而失败,就要学会谦逊内敛;如果是因轻敌而失败,就要学会审慎行事;如果是因自不量力而失败,就要学会尊重客观实际;如果是因能力不够而失败,就要告诫自己加倍努力。总之,只要失败不失志,把失败当作成功的种子,坚持不懈地去耕耘,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弱者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叹息,绝望,不能自拔。只有强者,会越挫越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接受失败,忍受失败的折磨,在失败中磨砺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有力量,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