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试图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等角度,探讨有效的提问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基本策略;问题
一、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把满堂提问理解成启发式教学
事实证明,课堂教学提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我们仍不能简单地把问答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同起来。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出现的从“满堂灌”到“满堂问”现象,应该说与思想品德教师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偏差有一定的联系。启发式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其目的是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乐学”“学会”“会学”,因此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启情诱思—发问尝解—释疑激创”的过程。课堂教学提问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功能,因此它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师生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提问或提问很少,就是一种“满堂灌”,是一种注入式教学,因此把课堂教学中有无提问与提问数量的多少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2.课堂教学提问中忽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有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和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没有问题为中介的思维是肤浅的和抽象空洞的。提问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表现有:(1)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密度过高。诚然,课堂教学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的推进,大部分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反应来实现的,但有的教师每堂政治课的提问数量平均有三四十个。(2)提问层次较低、问题价值不高。课堂教学提问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但实际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的兴趣性不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
3.课堂教学提问缺乏平等性
课堂教学提问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参与课堂学习的权利与机会,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这种权利与机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二、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基本策略
1.保证提问与侯答的时间
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应当保证学生答问有足够的时间,不能急于重复问题或催促学生回答,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与构思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等待足够的时间,然后再进行评价答案或请其他学生补充回答,以让学生有时间进一步说明、思考、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如果提问与侯答的时间仓促,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时间,达不到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为了保证提问与侯答时间,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提问的数量。
2.注意问题的层次
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都表明,教师提问的层次的高低与学生学业成绩成正比例关系。不仅如此,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低级层次的问题,否则会出现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师生活动相当多,但学生的高级思维训练严重不足的现象。当然,课堂教学提问少不了低级层次的提问,但设计低级层次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主要是为唤起学生注意,保证课堂组织管理、帮助学生回忆、建立知识间的高级联系等,最终都是为提出高级层次的问题作好必要铺垫。
3.拓宽提问方式,重视对学生的指导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最显著的缺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思维能力,而让学生提出问题,一是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二是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还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提问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尝试“教师指导—教师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互问—学生互导—学生互答”“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等多种提问方式,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张伟.浅谈思想品德课学习[J].教育界,2012.
作者简介:潘俊英,男,1971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研究方向: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