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刘婵,万丹,张水寒*,黄惠勇*
(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13;2.杨永华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湖南 长沙 410013)
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12TF1005)
*
张水寒,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及分析研究;E-mail:zhangshuihan0220@126.com
黄惠勇,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外科研究;E-mail:hntcmakj@163.com
综合评分法优选番泻叶的初加工方式△
肖娟1,2,刘婵1,万丹1,2,张水寒1,2*,黄惠勇1*
(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13;2.杨永华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湖南 长沙 410013)
目的选出番泻叶鲜品的最佳初加工方式。方法以番泻苷A、B,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及外观为评价指标,考察晒制、阴干、微波制、炒制等6种初加工方式,采用综合评分法从中选出番泻叶最优的初加工方式。结果最佳初加工方式为微波制、中火力微波制2 min。结论优选的番泻叶初加工方式合理可行、操作简便,可对番泻叶的初加工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
番泻叶;初加工;综合评分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lia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acutifoliaDelile的干燥小叶,具有泻热导滞,通便利水的功效[1],临床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导泻成分主要为番泻苷A、B、C、D[2]。由于番泻叶具有显著泻下作用,不仅用作药用,在保健品中也被广泛利用。番泻叶于生长盛期叶片采摘以后,应及时加工处理,以免其质量受到影响,发生叶片变黄等情况。长期以来,如何对番泻叶鲜品进行初加工没有具体的工艺可参考。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优选出最适宜初加工方式,为番泻叶的初加工提供具体可参考工艺。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T-214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101-1型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上海天缘实验仪器厂);微波炉(格兰仕集团);电磁炉(美的集团)。
甲醇、乙腈和冰醋酸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醇,水为重蒸馏水。番泻苷A(批号:A0182)、番泻苷B(批号:A0183)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王祝举教授提供。番泻叶鲜叶采购于云南,经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所生药鉴定室鉴定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liaVahl.的叶子。
2.1 不同初加工方式处理番泻叶
2.1.1晒干 称取番泻叶鲜叶60 g,均匀平铺于竹筛网内于日光下曝晒,晒干保存于干燥箱内备用。
2.1.2阴干 称取番泻叶鲜叶60 g,均匀平铺于竹筛网内于阴凉通风处,自然阴干,阴干保存于干燥箱内,备用。
2.1.3微波制 取番泻叶鲜叶9份,每份60 g,均匀平铺于微波炉盘内,分别于微火力、中火力、高火力档微波2、3、4 min,保存于干燥箱内,备用。
2.1.4烘制 取番泻叶鲜叶9份,每份60 g,分别于恒温干燥箱中40 ℃、60 ℃、 90 ℃烘制30、45、60 min,保存于干燥箱内,备用。
2.1.5炒制 取番泻叶鲜叶4份,每份60 g,分别于铁锅中100 ℃炒制2、3 min;110 ℃、120 ℃分别炒制2 min,保存于干燥箱内,备用。
2.1.6蒸制 取番泻叶鲜叶3份,每份60 g,分别于蒸屉中100 ℃蒸制3、5、8 min,置于阴凉通风处,阴干,保存于干燥箱内,备用。
将以上处理样品编号,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方式的番泻叶样品
2.2 番泻叶中番泻苷B、番泻苷A及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的测定[3]
2.2.1 色谱适用性条件 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ODS2柱(4.6 mm×250 mm,5 um),流动相为乙腈(A)-1%冰醋酸溶液(B),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5 min,5→10%A;5→25 min,10→15%A;25→30 min,15%A;30→40 min,15→19%A;40→45 min,19→25%A;45→55 min,25→5%A。对照品及样品的HPLC色谱见图1。
A.混合对照品 B供试品1.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 2.番泻苷B 3.番泻苷A图1 对照品及样品的HPLC色谱
2.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番泻苷A 8.8 mg,番泻苷B 7.1 mg,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6.3 mg用50%甲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 mL量瓶中配制成混合对照品溶液。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番泻叶细粉0.05 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移取25 mL 50%甲醇,称重,超声提取15 min,冷却至室温,补重,过滤,取续滤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得供试品溶液,备用。
2.2.4线性考察 精密量取配制好的番泻苷A、B和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混合对照品溶液1、2、4、6、8、10、20 μL,进样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得到回归方程:番泻苷A为Y=1 826.4X+3 917.1(r=0.999 3),线性范围0.071~1.42 μg;番泻苷B为Y=1 987.6X+3 187.9(r=0.999 4),线性范围0.088~1.76μg;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为Y=1 327.3X-987.52(r=0.999 3),线性范围0.063~1.26 μg。
2.2.5精密度试验 取番泻叶鲜品适量,称取1份,按2.2.1项下方法测定,连续进样5次,结果为番泻苷A的RSD=1.08%,番泻苷B的RSD=1.08%,说明精密度良好。
2.2.6稳定性试验 取番泻叶鲜品适量,称取1份,按2.2.1项下方法制备,分别在制备后0、2、4、6、8、12 h精密吸取10 μ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得峰面积,结果为番泻苷A的RSD=1.12%,番泻苷B的RSD=1.07%,说明样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
2.2.7重复性试验 取番泻叶鲜品适量,称取5份,按2.2.1项下方法测定,结果为番泻苷A RSD=1.67%,番泻苷B的RSD=1.83%,说明重复性良好。
2.2.8回收率测定 称取已知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和番泻苷A、B含量的番泻叶鲜品6份,每份0.05 g,精密称定,平行6份,置25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052 mg·mL-1浓度的番泻苷A,0.051 mg·mL-1浓度的番泻苷B,0.054 mg·mL-1浓度的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10 mL。按2.2.3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处理,制得加样回收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计算番泻苷A、B和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的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A为番泻苷A,B为番泻苷B,C为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
2.2.9样品测定 精密称取样品粉末约0.05 g,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表2 4种对照品回收率试验结果
2.2.10 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分
对表1中加工方式所得样品外观进行评分:样品颜色鲜艳,叶片外形完整,计10分;样品颜色暗淡稍许变黄,叶片外形完整,计9分;样品颜色变黄,叶片外形完整,计8分;样品颜色焦黄,叶片外形不完整,计7分。
用多指标的评分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所测成分在番泻叶中的重要性,考虑番泻苷A、B占30%,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占20%,,外观占20%。参照2.2.1项下,制备15份样品,并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番泻苷A、B和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分别计算各样品综合评分[2],综和评分=(M1/M1max)×0.3+(M2/M2max)×0.3+(M3/M3max)×0.2+(M4/M4max)×0.2,其中M1、M2分别为番泻苷A、B的量,M3为异鼠李素-3-O-β-2-龙胆二糖苷的量,M4为外观值,总分计为1分,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结果及其综合评分
由表3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微波制法综合评分高于其他初处理方法,其次是蒸制法和阴干,曝晒、烘制法和炒制法综合评分较低。其中中火力微波2 min番泻苷A、B含量最高,外观也最佳。
曝晒与阴干制法相比,番泻苷A、B含量较低,但番泻叶外观较好;微波制得到的番泻叶不仅指标成分含量较高,且叶片外观好,但随着火力加大,到高火力时,指标成分含量下降;烘制法中温度变高到100 ℃时,番泻苷A、B含量明显较低,且炒制法中在温度为110 ℃以上时,也出现同样实验结果,这可能是由于番泻苷A[3]、B在高温下不稳定引起的,所以初加工时温度不宜过高,应选择合适的初加工方式。
番泻叶鲜品采摘后,不及时进行初加工处理和处理方法不当,将会造成番泻叶质量下降叶片发黄生斑,贮存时易发霉、生虫。本实验优选出的初加工方式为微波处理,中火力微波2 min,得到的样品不仅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叶片颜色呈原绿色,叶片形状整齐完好,散发清香味。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LemLi,S Toppet,J Cuvcele,et al.Naphthalene glycosides inCassiasennaandCassiaangustigolia[J].J pharmacol,1998,36(suppl1):326.
[3] 邵 怡,张水寒,蔡光先.番泻叶超微粉体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草药,2012,34(3):397-400.
[4] 马春娟,孙侠.利用HPLC法测定番泻叶中番泻苷A的含量[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37-38.
OptimizationofOriginalProcessingTechnologyforSenneaFoliumbyComprehensiveScoreMethod
XIAOJuan1,2,LIUChan1,WANDan1,2,ZHANGShuihan1,2*,HUANGHuiyong1,2*
(1.HunanAcademyofChineseMedicine,Changsha410013,China;2.YangYong-huaNameofOldChineseMedicineExpertsHeritageStudio,Changsha410013,China;)
Objective:To choose the optim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sennea folium.MethodsTaking the contents of iso rhamnetin-3-O-β-gentiobioside,sennoside B,C-sennoside A and sennea folium appearance as indicators,comprehensive score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best origi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sennea folium.Through inspecting drying in the sunshine,shade,microwave drying and frying.ResultsThe optimal origi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was microwave drying to deal with sample at medium fire in 2 minutes.ConclusionThe optimal origi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and could be used as a standard and guidance.
Sennea folium;Origi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Comprehensive score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6.010
20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