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林 阮丽娜
2012年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能力,对坚定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社会实践作为实践育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当前大学教育中之所以效果不彰,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其功能认识不够,没有构建一套基于实现其功能的运行模式。
1.“批发型”的教育追求,使大学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联系不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旗帜下,相对较低的教育投入造成“批发型”的教育追求(忽视精细教育,设置巨型课堂,施行粗放管理)。为节约成本,许多高校的教学计划不得不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训练。一些高校的实践课程不愿、不敢、不能走入社会,或者延展作业,让学生在既定和已知的条件下练习和实验;或者播放别人咀嚼和梳理过的视频,让学生在前人消化的基础上记识。将教育与社会实际变相脱离开来的安排往往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养成素质、提高能力的道路上隔靴搔痒,不得要领,这是形成许多学生知行不一的重要原因。
2.亟待深入的理论研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处于粗放状态。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了为数甚多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第一,积极探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第二,不断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新对策;第三,比较研究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经验,为拓展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途径寻求借鉴。但学者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相对滞后。要开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局面,必须进一步拓展认识视野。一方面需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特征、功能、意义、原则等认识;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开展方法论研究,探索一大批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3.缺乏系统设计的组织工作,使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不理想。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需要进行系统考虑和周密设计。在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不少高校在采取可靠措施,保障学生人人参加、人人受益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在项目上,内容单一,专业定向不够,覆盖面有限;在经费上,保障力度不够,社会实践受益面有限;在师资上,忽视打造具有执业能力的“双师型”队伍,激发广大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热情不足;在评价上,尚未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不能实时掌握实践效果;在组织协调上,尚未形成校内各层级良性互动的格局。
1.检验。即检查验证,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比较或核对,判断和确认自己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效度。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透彻地认识事物的必要途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到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大学生通过在社会实践获得的感性认识与书本知识的比对,能强化或辨别旧识;通过书本知识在实践中检验性的应用,又能将知识内化为素质。在两者之间,检验发挥着核心功能。
2.发现。发现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针对特定实践对象,运用各种研究和探索工具,得到先前自己不曾知晓的知识,但这种知识并非首创,是相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的“新知”。在知识海洋里,大学生不可能在书本、网络或别人的话语里获得一切需要具备的前人贡献的知识。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触动自身感觉、调动思维工具、认识事物特性和规律性的渠道,是大学生获得知识重要源泉。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是未来理论学习的优良条件;获得的理性认识,既可以在未来的理论学习中给予验证,又可以直接作用于未来的实践。
3.创造。创造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探索新问题、研究新思路、提出新对策,从而获得新知识、新发现、新发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新的见闻和感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活动,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运用假设、分析、实验、总结和提炼,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能有效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进而收获创新素质和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所蕴含的创造功能,体现了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是素质外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实践育人的精髓所在。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造功能,为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更加适应社会、奉献社会的有用之才提供了保障。
1.主要目标。构建本模式的主要目标有:第一,当下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少高校将教学和社会实践生硬地割裂开来,使学生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校内与校外、专业与非专业、智力与非智力的学习缺乏有效连接,因此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融入大学教学,使大学教育教学成为有机整体。第二,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设计类型不够丰满、内容不够丰富,运行保障不够力度、评价不够科学,参与的教师不够积极、学生不够全面、社会力量不够积极等现状,要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激励保障、考核评价、反馈改进等配套运行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操作、可评价、可持续。第三,针对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素质教育有效抓手不足的情况,要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提升素质,既而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
2.主要原则。构建本模式有五项:一是育人性原则,要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耳濡目染获得第一手材料,在对材料的整理、挖掘、分析中,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继而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二是系统性原则,一个好的社会实践模式应具有层次性、全面性特点,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全程坚持。三是分类性原则,本模式分为检验、发现和创造三类,要结合学生的学历层次、专业类别、知识积淀和年龄特征的实际开展。四是实践性原则,本模式的构建重在建设、实践、实效。五是发展性原则,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要与时俱进、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3.主要结构(见右表)。
4.运行思路。一是以素质教育取代知识教育。教育目的是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最大不同。素质教育不是摒弃知识,而是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意义。素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更加凸显学生发挥知识的力量,用其知识储备去认识自然、人和社会,从而尊重自然,解放自己,造福社会。本模式的运行可以反复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所学所知,发现未知事物,开展创造活动,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二是以个性教育取代共性教育。不同大学生的专业兴趣、社会经历、知识储备、学习风格等情况可能有较大不同。针对学生特点,制定与整体目标相一致的不同类别的活动目标与内容,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本模式的运行,突出项目灵活设置,教师发挥导师作用,学生人人参与,独立思考。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个性一旦得以张扬并充分发挥正向作用,其创新意识将被随之唤醒,创造素质进而在手脑并用中获得提升。
三是以引导教育取代灌输教育。本模式主张发挥先知先贤的引导作用,变学生在被动中接受大可不必的灌输为在教育引导下的自主体验和探索,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渴望平等、自由选择、自主发展的愿望。将引导教育而不是灌输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既解决了由于灌输教育目标起点“一刀切”、意涵中“教什么就学什么,不教什么就不学什么”的痼疾,又体现了模块运行分层推进,因人而异,重视引导,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多自我完善的机会。
“检验、发现、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结构表
四是以全面教育取代部分教育。这里所谓的全面,既指教育内容的全面,也包括学生受教育面的全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一些高校不能很好地处理规模和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关系,一时陷于“抓大放小”的窠臼,其结果是将一些性格、心理、行为、兴趣特殊的学生堵在门外,未能真正体现有教无类。大力推进全面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的人人成才的内在要求,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获得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心灵的解放的必然途径。
五是以多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取代单一教育。当代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各自无法替代的职能。在当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资源缺乏有机整合,出现了学校教育孤立、家庭教育轻率、社会教育乏力的尴尬局面。多元教育的引入,既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的匮乏问题,也使大学生在立体多维的社会实践中获得切实可行的、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