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医护人员手卫生QCC实践及其对依从性的影响①

2014-11-02 06:48敖丽芬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品管圈全科妇产科

敖丽芬

(樟树市人民医院,江西 樟树 331200)

品管圈又称品质管理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上世纪60年代由日本人发明并应用于企业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上取得了重大成功而被全世界的企业竟相应用;其管理理念在其它行业的运用也同样获得具大的成功。品管圈是指在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发的组成一小圈团体,通过团队全员参与的形式,活用品管七大工具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或课题,[1]通过品管圈的活动,能持续提高管理质量。妇产科作为全院的一个特殊科室,其产妇和婴儿理论上均为健康人群,但时常有各种院内感染的发生,从而引发各种医疗纠纷;院内感染的原因很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由医护人员传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左右,[2]其中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内感染的至关重要的传播媒介,[3]我国卫生部早在2009年4月就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确定手卫生是所有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最有效、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方法。本科室自2013年5月-2013年11月开展针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妇产科护理人员和医师共30人,医师10人,护理人员20人;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0人;本科以上20人,大专10人;平均年龄35±2.6岁。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以2013年5月1日-2013年11月1日为研究期限,以自愿报名的方式产生12名品管圈成员,第一次圈会选出二名高年资护师分别担任正、副圈长,护师长担任辅导员;以“天使之手”为圈名,寓意为用洁净的双手通过规范的护理,为产妇和婴儿延续健康;确定主提为提高妇产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2.2 手卫生现状调查 对照2009年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本院有关手卫生的管理制度对全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及手卫生的相关知识进行为期1周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妇产科工作人员较少,工作量大,加上产妇和婴儿多为健康者,所以思想上对手卫生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对手卫生的认识相对不足。

1.2.3 确定目标 通过现场调查发现本科医护人员7项洗手指征的平均未洗手率为60.5%,根据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拟定改善重点即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为0.9,圈能力为0.9,得出目标值为0.11495,即拟通过品管圈活动,将全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即7项洗手指征平均洗手率提高到88.5%。

1.2.4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分析 由圈长召集所有圈员对本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各种可能的因素进行广泛讨论和综合分析,并用鱼骨图表示。从鱼骨图看出,引起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有很多,其原因主要在人、物、环境和管理方面。

图1 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

1.2.5 对策及措施 根据上图所示的原因,由圈长召集所有圈员开会,经过讨论,共同制订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2.5.1 增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每周安排一名圈员对有关手卫生的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如手卫生与医院内感染、手卫生的概念、手卫生的洗手指征、消毒指征等,并指定二名高年资的护师和医师各一人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由护师长对科室医护人员正确的洗手法进行操作培训,并在实行圈活动的前一个月每周一理论考核一次,周三进行实际的操作考核,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使全科医护人员均能掌握正确的洗手法;同时在每个医师和护师的电脑屏保上显示“为了你和病人的安全请注意洗手”的提示,在每个洗池旁张贴六步洗手法的图片及洗手指征,时时提醒医护人员正确使用洗手法。

1.2.5.2 改善手卫生设施 针对病人多、工作忙、来回跑、洗手时间长等原因,本科特意在每个病房的床头柜、治疗车、办公室等放置了速干手消毒剂,护手霜、一次性薄手套、擦手纸等用品,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定期更换注射用酒精和碘伏等消毒液。

1.2.5.3 加强督查 经过圈会议讨论由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师担任督查员,分别对医师和护士进行督查,内容为每次理论和实际的操作考核进行评分并记录成绩,对不定期的抽查也给出成绩并记录,每月底公布考核的总成绩,对考核不过关或成绩较差的人员实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同时对表现好的人员实行奖励。

1.3 手卫生依从性的评估 评估工具 根据《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和国家卫生部《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按照公式算出本次品管圈活动前后7项洗手指征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符合标准的次数/实际参与人数×100%。

2 结果

经过为期6个的品管圈活动,本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活动前的39.5%提高到94.25%,经χ2检验,除无菌操作前洗手外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QCC活动前后合格洗手人次及合格率 (%)(N=30)

3 讨论

医院内感染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医院与患者的难题,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累见不鲜。由于医院的特殊环境,医护人员在工作场所时时接触不同的病患者,其手带有不同的病原菌,所以由医护人员的手很容易将病原菌传给不同的患者从而引起院内交叉感染。资料显示:30%左右的医院内感染与医护人员有关,[2]因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杜绝院内感染最关键的因素。妇产科是一特殊的科室,因其科室的患者多为产妇和婴儿,通常为健康者,且产妇和新生儿,其抵抗疾病的能力非常低,一旦感染后果严重,由此引发较多的医疗纠纷;医护人员也因产妇和新生儿均为健康者,加上工作繁忙,往往忽视洗手,对手卫生重视不足;因此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管理如仅靠科室主任和护师长来管理非常难,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品管圈活动是一个非常先进和管理活动,通过组成品管圈小组,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对某一个棘手的项目进行管理,发挥团队力量,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本组品管圈活动,由小组成员参与管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找出七个在日常的工作中容易忽视的洗手指征,从分析其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入手,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并严格执行和督查,经过六个月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七项洗手指征从活动前的39.5%提高到94%以上,经χ2检验,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大大超过了之前确定的88.5%的预期目标。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全科人员的有关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使全科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得到提高;通过对洗手法操作的严格培训和平时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加上奖惩的激励机制,使全科人员对洗手法步聚进一步强化,并自觉的执行,数据显示本科医护人员在QCC活动后六步洗手法和速干手消毒法合格率达100%;通过QCC活动使平时易被忽视的进入产房前、无菌操用前、接触产妇前、接触婴儿前、进入病房前等洗手指征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不光是主动洗手,而且洗手的合格率均达86%以上,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使医护人员在进入这些场所前洗手成为习惯。同时圈组作为一个团队,在活动过程中也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信认,理解和团结协合的精神,为下一次品管圈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李明霞,李春梅.妇科院感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医护人员感染质控意识的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3,26(3):45-46

[2]黄金姣,梁金清,李春莲,等.PDCA循环管理在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67-268

[3]孙伯英,吴修荣.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9):1276-1278

猜你喜欢
品管圈全科妇产科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