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黄海峰
Small Cell小基站的应用在国内市场发展一直受限,运营商的实际部署规模较小,多数集中于实验网以及现网试点,由于基站选址的难度进一步提升,2014年国内4G网络的无缝覆盖需求将为Small Cell的应用带来较大市场空间。
Small Cell(小基站)是包含Femtocell(毫毫微蜂窝)、Picocell(毫微蜂窝)、Microcell(微蜂窝)和Metrocell(城域蜂窝)等使用许可频率以及融合Wi-Fi使用非许可频率接入技术的无线接入节点。它体积小、成本低、易部署,覆盖“能屈能伸”,既能满足室内10米左右覆盖距离的需要,也可实现室外约2公里的覆盖距离。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移动通信网络的热点和室内覆盖问题日渐突出。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习惯的分析显示,目前大多数的移动数据流量都是在城市热点或室内发生,这就对传统蜂窝网络的覆盖方式提出了挑战。
进入LTE时期,这样的挑战愈加明显。运营商仅仅依靠宏蜂窝网络无法有效进行热点和室内的覆盖,尤其是面临深度覆盖不足、建站选址困难以及物业协调建网成本高等问题。然而,2014年,国内三大运营商计划规模建设4G网络,提高网络覆盖,满足数据流量陡增的需求。如中国移动计划2014年4G网络覆盖全国342个城市。
在此背景下,由于具备小型化、低功耗、可控性和智能化特点,Small Cell小基站被认为是解决当前LTE覆盖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该技术经过运营商多地试点已走向成熟,为规模商用奠定基础。据悉,国外运营商如AT&T、沃达丰等已经大规模部署Small Cell,我国的运营商也在对其进行积极试点。
因此,业内人士预测,2014年Small Cell在中国的市场将进入爆发增长期。目前Small Cell的产业链初步成熟,已经具备了规模商用的条件。
据Infonetics预测,户外Small Cell市场将在2014年开始快速增长,2013年至2017年全球在户外Small Cell回程设备上累计投资将可能达到6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五年间,即2013至2017年期间,全球将有36亿美元花费在Small Cell回程设备上。
Small Cell标准化进展
第一阶段从2012年9月~12月,由中国移动牵头,进行小小区增强的需求阶段讨论。第二阶段从2013年1月~9月,分别进行小小区物理层及高层的研究立项。其中,物理层研究在RAN1,由华为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牵头开展。第三阶段从2013年9月~2014年6月R12版本冻结,对小小区增强研究阶段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相关的标准化立项。
Infonetics运营商网络和首席分析师Michael Howard称,Small Cell在移动网络中的发展令人兴奋,但在回程网上的发展却遇到了困难。因此,现在运营商部署户外Small Cell进程缓慢,但相信局面很快会有所改观。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移动通信事业部副总工程师邹素玲此前表示,在LTE网络部署中后期,运营商可以增加Small Cell,通过宏站和小基站形成成熟网络。
众多分析机构对小基站的未来发展给出良好预期。ABI Research和Informa Telecoms & Media预测,到2016年,全球的小基站将分别达到5500万个和5900万个,均将是LTE宏基站数量的10倍左右;Small Cell论坛甚至预测,到2017年小基站数量将达到9100万个。
随着4G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我国运营商在小基站部署上的步伐也正在加快,由中国提出的增强型小基站技术LTE-Hi(LTE Hotspot/indoor)的相关工作也已经展开。LTE-Hi是采用LTE小基站满足热点及室内覆盖需求的技术,由国际标准组织3GPP在2012年9月启动的Release 12(R12)标准化工作中提出。
作为演进型技术,LTE-Hi具备诸多特点。LTE-Hi可以实现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室内或热点覆盖;对LTE-Hi技术的引入可以把频谱资源更有效利用。因此,中国移动也希望推动LTE-Hi在3GPP标准化组织的研究,逐步进行实验、测试尽快走向应用。
“LTE-Hi已经成为R12中的重要内容”,工信部科技司副巡视员代晓慧认为,LTE-Hi是LTE演进技术中的重要成员,其以TDD技术为基础,是主要面向热点和室内高速数据业务需求的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业界主流企业的支持。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所长王志勤也对LTE-Hi技术表示了认可。她表示,LTE-Hi技术对于热点覆盖进行了优化: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频率的效率,优化系统的设计,减少了开销,采用了动态TDD技术;另一方面提升了运营效率,考虑到了小区日渐密集的情况以及联合运营的需求。
得益于技术上的优越性,以LTE-Hi为主体的密集场景覆盖将可能成为4.5G时代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在某种意义上LTE-Hi和Wi-Fi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