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 要:舞蹈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之一。由于高校扩招,中职学校学生素质下降,基础薄弱,造成对舞蹈的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情况并结合工作需求进行有效教学,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 幼师专业 舞蹈教学
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培养她们对幼儿舞蹈的组织、创编能力,使她们在将来的幼教工作中能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幼儿情趣、生活的特点,进行舞蹈教学以及创编工作。结合从事十七年的舞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中职幼师舞蹈教学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激发兴趣,因材施教,培养能力
中职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的主要来源是普通初中毕业生。她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入学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舞蹈训练,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舞蹈活动,严重缺乏对舞蹈的感性认识。且她们年龄都在 15~16岁,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学生水平的差异势必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自信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
1.激发兴趣,掌握基础
舞蹈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舞蹈技能、技巧动作,更是一种民族历史、宗教习惯、风土人情、音乐文学语言、文化习俗的传承。所以在教学当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舞蹈的丰富内涵和动力,感受不同乐曲在不同舞种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体味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和浑然一体的艺术魅力,让学生爱上舞蹈,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力。
舞蹈基础的学习主要包括理论学习与专业训练两方面。理论学习,即学生对文化知识、音乐基础知识、舞蹈基础知识的学习。各种不同舞种的起源与发展都有与之相关的地域民俗民情,这些都是舞蹈创作的素材来源,掌握了它们才能让学生在舞蹈创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专业训练,即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的基础训练。舞蹈基本动作包括手型手位、脚型脚位、身韵练习、民族组合;舞蹈技巧包括软开度、协调和力量训练。通过介绍性的讲解、标准动作的示范、反复性的训练让学生从直观地认识到理解动作的分解和要领,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以加深印象,提高其学习兴趣。
2.因材施教,挖掘潜能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幼师专业学生们的身体结构、能力、性格、兴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基础知识教授完成后,笔者会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教学。舞蹈基础好的,可以进行专业的舞蹈训练,以创新为主,从兴趣入手,引导其分析幼儿的特点,进行创编舞蹈;舞蹈基础差的则主要以模仿为主,不要求动作专业,但要有吸引力,并侧重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让其能抓住幼儿心理,运用语言的魅力配合肢体动作,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培养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激发创造力
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也是幼师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创造力对中职幼教学生来说,是在社会竞争中生存和立足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幼师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培养学生编舞能力,笔者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模仿。舞蹈动作的创作是从模仿开始的,创作也是在模仿中逐渐改进发展起来的。在这个阶段,笔者会利用这种对自己细心观察到的一切进行模仿的简单方法,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迈进编舞的大门。
(2)改编。例如把一支经典的舞蹈进行节奏变化,或改变其中部分的动作等。笔者对动作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解释和举例示范,在学生模仿之后,再由学生自行选定动作进行练习,然后笔者对他们进行对比点评,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开拓他们的创作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们编排舞蹈能力的目的。
(3)创编。在课堂上选定一段乐曲进行讲解分析之后,笔者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编舞活动,并对各小组的创编作品进行表演展示、互相点评、老师总结。有时笔者也会结合校园内举办的文娱活动和市里的汇演及比赛,要求学生将自编自演的节目进行实践表演。另外再通过学校安排的实习,直接接触幼儿。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编舞能力一般都会有较大的进步,基本上能达到幼儿园的幼儿舞蹈编排工作要求。
培养学生创编舞蹈的能力,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创新思维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和创新精神。笔者会告诉她们不要满足于单纯地模仿舞蹈动作,做一个漂亮的木偶,而是要努力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整地用肢体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不要局限于掌握了几种舞蹈步法,而是要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道理。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有较大的增强。
二、观察生活,了解幼儿,提高素养
幼儿舞蹈其实质也是一门艺术,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逐步积累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材料,结合幼儿身体和心理特点,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了解幼儿,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爱心
培养爱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教学中尤为重要。和孩子们顺利沟通是舞蹈教学的基础。
2.了解幼儿身体结构特点
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了解其身体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可循序渐进地插入必要的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不宜过度,训练要以训练直立、灵活、协调的感觉为主。如果一味地进行训练而忽略其身体,一方面相对死板的基本功操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孩子自身的肌肉节制能力、平衡能力都较弱,容易在这些操练中受伤。因此,职教幼师学生应增强呵护意识,让孩子享受舞蹈之乐。
3.了解幼儿心理特点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仍然以被动注意为主,只有被动注意对象色彩鲜明、外观生动形象才能引起儿童的注意。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好奇心,情绪体验也非常丰富。这些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不同,它更具天真、活泼、纯朴、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训练时可用情节、立意、创意来感染幼儿,训练音乐也要不失童真、童心、童趣,这样才会让孩子们在训练当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我们要让学生们了解掌握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注重舞蹈的教育性,抓住舞蹈形象、突出个性,理解队形与画面设计是舞蹈情节、情绪变化的主要手法。
最后把握实习机会,通过与幼儿直接接触,指导幼师专业学生们运用所学,联系生活与实际,大胆实践,创造机会,培养自信。经过多次的积累,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领以及自己的感悟下,创作出符合幼儿教学的舞蹈作品。经过反复锻炼,在以后的工作中实践、提升,就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全面提高幼师专业修养。
三、小结
培养幼师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要使幼师学生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和基本素养,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引导其根据自身优点,联系实际生活与幼儿身心特点,运用所学激发创作潜能,为孩子创造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全面提高幼师的专业素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工业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