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要“问得其所”

2014-10-31 11:22马晏
考试周刊 2014年75期
关键词:精彩思路智慧

马晏

摘 要: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是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提问。追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效”,是否“问得其所”。有效的追问,要在学生回答正确、错误、有争议、有障碍、有意外时,问出“思路”,问出“独特”,问出“精彩”,问出“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有效地引向“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追问 思路 独特 精彩 智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书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追问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它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已提出问题、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次补充或深化的“二度提问”,直到正确解答为止。教师巧妙、适时、有效地追问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成为学生“彻悟”的催化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追问,才能行之有效、问得其所呢?

一、在正确答案时,要追出“思路”

数学要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在教师首度发问后,许多问题,学生大多能比较顺利地回答出来,但常常是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学生回答顺利之时,刨根问底式的追问显得至关重要。

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①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②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③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πr/2)×r=πr2。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学习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在发生疑义时,要追出“独特”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不能进一步思考、解释、分析。当学生对一些问题意见不一时,通过追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绪,使学生的思维更敏捷,从而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甚至鼓励他们“异想天开”。要培养这种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的不同意见,并巧妙地利用追问引导他们“真理越辩越明”,在争论中求真知。

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开始请4位学生上台做握手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2位同学之间都要握一次手。”游戏完毕,提问:“各位裁判,1号同学共握手几次?”学生很快回答:“3次。”再提问:“那么4号同学呢?”学生间开始有了小争议,有说“0次”的,有说“3次”的,课堂热闹起来。然后请说“3次”的学生具体说明理由,进而达成共识。此案例中,关键是第二次提问:“那么4号同学呢?”将学生置于认知冲突中,才有了学生思维间的碰撞,成就了课堂精彩的一瞬间。

三、在节外生枝时,要追出“精彩”

有意外才有生成。教师的课堂教学经常会发生意外事件,某些教师将这些“意外”视为课堂的最大干扰。一旦出现“生枝”,教师就避而不谈或不予理睬,甚至加以批评。这种熟视无睹、草率了断,会使我们与有价值的“生枝”擦肩而过,无形中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虽然这些节外之枝无法预设,但是可以捕捉,可以放大。这就要求教师一旦发现对教学有意义的成分,就要追问下去,巧引妙导,使它们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练习判断环节,出现了这样的意外: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字母式的缩写,谁来说a×a=2a的缩写是否正确?

生答:因为a不确定,不能保证a×a=2a,所以是错误的。

师:a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这个等式成立?什么情况下,这个等式不成立呢?

这样的回答出乎教师的预设,但教师有效抓住了学生思维的亮点,进一步追问之下,精彩的课堂对话生成了,结论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步完善:“当a=2时,a×a=2a;其他情况下都不成立。”

四、在无疑之处时,要追出“智慧”

日常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顺利进行一些教学活动,教师很满足于这种“无疑”的状态,很快进入下一个预设环节。事实上,“无疑”之处的追问,才能彰显大智慧。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某些教师在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就立即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进而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1)为什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呢?(2)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在比划、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交流。课后评议中,某些老师认为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无疑”,但操作后的追问很有意义。

课堂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它集中展示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追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效”,是否“问得其所”。有效追问能够促进精彩生成,让教师和学生在追问过程中生成智慧。问得其所,才能把学生有效引向“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殷小波.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反思.

[3]朱雪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背后.

猜你喜欢
精彩思路智慧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