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娟 宋珂
摘 要:作为18世纪最为著名的启蒙运动家之一,卢梭在其教育巨著《爱弥儿》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回归自然和人本性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卢梭按照人的年龄将教育划分成不同阶段,贯穿始终的是卢梭极力提倡的顺应人性的自然式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资产阶级社会合格公民。
关键词:爱弥儿;儿童教育观;自然主义
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和理念培养儿童,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卢梭和他的《爱弥儿》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
一、历史背景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當时的法国封建权贵居于统治地位,横征暴敛,荼毒生灵,农民生活困窘,为防止人民觉醒和麻痹群众斗志,天主教从思想意识方面对人民严厉控制。卢梭自幼读书成癖,当时的哲学、文学和科学的著作都是他所浏览的,同时他还自修了几何学、代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等科学知识。《爱弥儿》向封建教育挑战,它相信天性善良,而封建教育矫揉造作,人们才失去自然之美,因此,它呼吁率性发展,“归于自然”。
《爱弥儿》全书共分为五卷,贯穿其中的是“归于自然”和发展天性。前四章借着爱弥儿为主人公,揭露当时男子教育的腐朽荒谬,提出自然主义的改革方案;最后一章以苏菲为例,提出女子教育改革的样板。《爱弥儿》以性善论向封建统治者,特别是天主教义一向标榜的原罪论,进行殊死搏斗。
二、《爱弥儿》儿童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1.儿童教育的目的
卢梭说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华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种艺术,那么要取得成功,就需要三种教育圆满的配合,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使其他两种教育来配合我们无法控制的自然教育。所以卢梭主张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成长和心理发育的自然法则,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各种器官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从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然人。所谓 “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正如他说,别人要我的学生做军人、做教士,或者做律师,我没有什么意见。在从事他父母的职业以前,大自然就已经叫他认识人生了。生活,这就是我要教给他的技能。
2.儿童教育的方式
(1)尊重儿童的天性和权利,让其自由地成长。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倾向,以儿童的本能、需要、能力、爱好为基础进行恰当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的发展,这就是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卢梭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一味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反对严格的纪律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他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返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人类的影响。
(2)培养儿童求知的兴趣,启发式的教学。卢梭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方法上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怀着兴趣学习。他说现实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的动力。
3.儿童教育的内容
(1)智育。卢梭认为儿童应以活动的方式,“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经验,探求真理,寻求知识,这些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所以卢梭极力反对书本诵习和空洞的文字说教,要求儿童从现实中探索真理,追求真正且有用的知识。他说,对一个青年人来说,那些一边叙事一边又加上自己评语的历史学家,是最坏不过的了。事实!事实!让青年人自己去判断好了,要这样,他才可以学会了解人类。
(2)德育。卢梭认为人天性善良,每个人都有自爱和爱人两种情感。“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为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得到它的根底的。”卢梭主张从现实中去探索真理,在德育方面,他提出遵循自然的德育方法,在道德实践中获取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他特别强调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来选择德育方法,遵循自然永恒的法则,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来选择天性所需要的道德内容与适合天性发展的德育方法,把儿童看成德育的主体,尊重他们的天性和独立人格。
(3)体育与劳动教育。卢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人,因此他十分重视儿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了要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器官,因为它们就是我们智慧的工具;为了尽量地利用这些工具,就必须使提供这些工具的身体十分强壮。人的感觉和理性的发展都要以身体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只有在保持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体力以外还有多余的体力时,才适于把这种可以做其他用途的体力用来发展他的思考能力。所以要想培养儿童的智慧,就应当先培养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使他健壮起来,以便他长得既聪明又有理性,能干活、能办事、能跑、能叫、能不停地活动,能凭他的精力做人,能凭他的理性做人。
4.师生关系
卢梭认为教师是高尚的职业,教师除了有广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拥有高尚的灵魂和美好的德性。教师的责任不是向学生灌输死板的知识,而是要指导他们怎样做人。卢梭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儿童,让他们顺着天性自由的成长。他说:只有首先培养快乐活泼的儿童,才能教出聪明的学生。他认为,“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的不相称”,要使儿童感到幸福就要给他们以自由,尽可能让儿童处于自然状态。卢梭认为在所有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卢梭要求教师要与孩子同甘共苦,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才能根据他的天性对他进行有效的教育。
三、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的启示
1.引发我们对当下儿童教育目的的反思
教育目的要考虑到儿童将来的发展,而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不考虑儿童未来的发展,相反的是我们替我们的孩子考虑的过头了,刚刚出生的孩子我们就已经为他们谋划好了未来的职业。卢梭说在儿童成为某种职业的人之前,他首先要是一个人,但我们的教育在培养的仅仅是某种职业的人。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掌握一切在他们看来是有用且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完全忽视了作为儿童的孩子们的需要。
2.把学生当成学生来培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用之才,我们必须尊重儿童原有的天性。但我国的现实中,为了挤过高考的“独木桥”,为了打好升学的基础,孩子们承受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学习负担,大量的作业和习题铺天盖地地压向他们。当我们把自己认为合理的或感兴趣的东西强加给他们的时候,其实已经在抹杀孩子的天性,在毁灭孩子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全部。”在自然教育理念的启示下,我们应该深切的反思当下的儿童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应赋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去释放自己的天性。违背儿童的天性和兴趣,強迫式的教育所培养的也只能是平庸之辈。
3.教学、理论与实践、自然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人们忽视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奉献的人,一味地注重书面知识的传授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考已经成为社会分流的有效工具,为了成功跻身所谓“上流”社会,学校和家长所关注的就只有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在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一个高分但生活无法自理的人能称他为人才吗?又怎能期盼他对社会有所贡献呢?只有当教学能促进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发展时,才是正确的、有价值的教育。
4.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注重儿童良好品德的内在养成
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过于注重德育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学生学到的道德理论与思想不能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常存在着与认知相矛盾、相脱离的状况。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在使学生获得准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同时,还需充分激发道德情感,重视增强学生对具体的道德情景的认识和分析,使其对自己的责任和行为后果有真切的认识与判断。
参考文献:
[1]卢 梭.爱弥尔——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孙明梅,苏春景.《爱弥儿》教育思想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
[3]崔爱林.尊重天性 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J].学前教育研究,1997(01).
[4]段丽娟.《爱弥儿》中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评述[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5]梁 吉.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几点反思[J].文教资料,2007(20).
[6]覃素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理性思考——读《爱弥儿》有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7]王艳玲,马恩斯.卢梭自然教育在《爱弥儿》中的体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8]王光斌,张世禄.从《爱弥儿》探究自然主义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9(49).
[9]李秀梅,张文华.培养现世之“爱弥儿”[J].教书育人,2002(07).
[10]王桃英.《爱弥儿》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意义[J].文教资料,2008(20).
[11]徐 航.从《爱弥儿》中审视卢梭的儿童教育观[J].文教资料,2011(02).
[12]朱庆环,祝 惠,何 娟.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读《爱弥尔》有感[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13]李桂霞,何雅敏.《爱弥儿》中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J].消费导刊,2008(18).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