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唐万梅 李先忠
摘 要: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网上评教已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存在着师生关系异化、教师与管理层产生裂痕等问题,使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受到严重质疑。为此,本文对学生网上评教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当前学生网上评教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网上评教;影响因素;优化对策
网上评教是学生对所学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同行或者专家最有发言权;而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学生。由于高校管理部门对评教结果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利益和评教结果越加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对网上评教结果也越来越关注,对其客观性和真实性提出了诸多质疑。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从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学生网上评教的改进建议,帮助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促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生网上评教现状
长期以来,高校一般以科研为主,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注意到评教的重要性,对学校管理部门的评教制度意见增多。评教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是整个评教活动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是否满意网上评教的方式、时间和要求。教师怀疑学生是否真正了解网上评教的意义,因为网上评教不可避免地存在“代评”“滥评”“恶评”等现象。因此,以学生为主要参评者的网上评教被人们戏称为摆弄鼠标的“一分钟游戏”。第二,教师和学生认为评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不足,针对不同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ICES系统采用自选式指标体系,预先设计有600余项标准化的评价指标,可供院系和教师选择,院系和教师可自行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评价指标。第三,学生评教反馈机制“评价—反馈—改进—评价”的建立,循环往复,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师生间良性互动,因此评教结果的及时反馈、正确应用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生评教问题分析
1.评教结果区分度过低
某校评教结果显示,每位教师评教结果的差距平均不超过0.05分,学校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在12~13分。因此,个别同学的评教分数对教师的评教结果影响较大。评教结果区分度低不仅影响管理者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公正性评价,也导致多数教师不满。例如:某教师在校教书多年,对待教学十分认真,学生学习效果佳,课堂教学更是生动精彩,但是评教结果显示并不突出。
2.评教结果客观性低
教师作为被评价者,可以对学生评教制度提出合理性建议。调查表明教师大多数认为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存在很大问题,学生评教太主观,甚至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不具备评价教师教学的能力。针对 “教师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满意程度”这个问题的统计来看,有79.63%的教师不满意,教师不满意的原因有:学生评教是不客观的占56.58%,学生评教带个人色彩占23.05%。
3.师生间反馈机制不成熟
“评—反—改—评”循环反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保障。但是在很多学校,没有形成这样一个良性互动。教学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完成的一个过程,不能完全以学生或者教师为主来进行教学,学生评教的目的是为了真正促进教学相长,从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三、学生评教优化对策
1.指标体系针对课程类型和课程难度的调整
超过80%的教师认为评教指标应根据课程类型和课程难度而有所区别。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课程类型千差万别,课程难度也难以界定。各个学院可根据学科性质制定1~2个指标,最后与学校的指标体系融合,形成综合式指标体系与开放性指标体系。从学生到学院再到学校形成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和评教方式。校级指标为综合指标,学院指标根据学院性质制定,学科指标根据学科性质制定,自选指标通过学院和学校共同制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2.评教结果的反馈
教师看到的只是一个学期多门课程的平均分数,看不到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建设性意见或主观性的评价。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首先,对教师的评教结果进行反馈,反馈的内容包括每项指标的评价结果,每一门课程的评价结果,这一学期多门课程的总评分数和学生的主观意见。其次,改进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增加由多个可选项构成的“评价理由”子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学生在对教师做完评价后,选择做出该评价的理由。同时,将这些理由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明白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评价自己,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或提高教学。“评价理由”的构成可以参考本次问卷调查的一些结论设置,也可对学生进行专项调研后设置。
3.形成移动反馈系统
当前已经是新媒体时代,在学生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极高,为方便学生,特别是在校外实习的学生评教,开发智能手机版的教学评价系统,包括Android版和iOS版。形成一个及时反馈及时改进,随时反馈随时改进的学生智能评教循环系统。
反馈系统包括评教、反馈和改善三大板块。把学校的评教系统变成一个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学生网上评教之后的数据经过处理后直接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学生评教活动的开展取决于一个学校的和谐度,从学校的和谐度能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国外的名校之所以能享誉世界,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合理的教学制度,开放的办学理念,“不管羊群走得多远,不可能走出那么大一片草原”,制度不是用来约束学生和教师的,而是学生、教师乃至全校人员遵守并随时可以合理修改的,评教制度的日益健全是学校以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H.K.Wachtel. Student evalua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effectiveness:A brief review[J].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eation,1998,23(02):191.
[2]于靜洁,王少坡,马继华,等.关于加强网上评教结果科学性的几点建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2):85—87,163.
[3]赵惠君,耿 辉.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01):60—66.
[4]刘 洁,李 蔚,段远源.美国大学学生评教工作及其启示——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7(08).
[5]郑秀敏,朱德全.美国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评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路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04):115—120,288.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