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晚先
1.引言
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要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灵活的程度。但是由于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和人们对计算技能的认识偏差,导致在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以及能力等方面正在逐步降低。事实上,不管科技如何先进,它仍然取代不了我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我们不能不论数字的大小、复杂的难度而一味去求助和使用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再者,在使用先进、简便的计算工具时还是要依赖我们自身的计算能力的。所以,即使有先进、简便的计算工具,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教学永恒的内容。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技能的起始阶段,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知识和方法技能,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实现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讨
2.1数学计算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更深入地开展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就是要培养他们进行数学计算的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能主动学习,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掌握多种计算方式和方法,并能够快速地准确地得出结果。一般情况下,小学数学计算练习都比较枯燥、单调,且小学生缺乏耐心,在练习时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可设计多种多样的计算练习题,使学生能够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兴奋的状态进行练习:比如,可以通过游戏、比赛、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开展计算练习。此外,数学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将中外著名数掌家的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2.2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保证计算准确,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条件。从平常学生的作业、试卷中我们发现:有关计算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因为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首先是审题习惯。很多学生在做题时为了追求速度,不认识审题。常常将题目中的数字、符号看错,如512看成521,把除号看成加号等,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错。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看清题目、弄清题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做题速度。
其次是认真书写习惯。书写不规范也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常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字迹潦草,字形接近的数字常常让教师和同学无法分辨;有的学生不注意书写卫生,有的数字擦不干净,计算过程模糊不清,导致教师判断错误;还有的学生竖式计算写得不规范,数位对不齐,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以上错误并不是因为学生不懂、不会计算,而是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书写习惯造成的。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时时注意提醒学生要认真书写、计算。比如:要工整,字迹端正,不能潦草,不涂改。格式一定要规范、正确,保持作业整齐美观。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等等。
2.3 加强口算和基本技能练习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口算,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对笔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比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小组比赛、接力赛等都是非常好的口算训练形式。视算和听算是最常用的两种口算形式,视算是指让学生看题目后迅速说出得数;听算是指学生通过听教师或同学口述题目,然后口算出得数,这种方式需要学牛耳、脑、口同时工作,要求他们集巾注意力,因此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在口算训练中,教师应当将视算和听算结合起来运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求知状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计算水平,从学生以有的经验和需要出发,将计算学习与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整合在一起。如让学生在模拟超市购物过程中了解、感悟小数在有关元、角、分计算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自觉探索计算方法的实践中,理解、掌握简单小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面积计算”时,让学生选择计算自己感兴趣物体的面积,他们通过测量计算橡皮、课本、课桌等物体的表面积。这些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热情,调动参与计算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让他们感受计算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发挥计算养成性、发展性和情感性教育功能。
3.结语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既依赖于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取决于他们对计算的兴趣、、计算习惯以及教学策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历经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
【作者单位:永新县沙市镇小学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