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池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4-10-30 16:36龚传发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发展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策建议

龚传发

摘 要:该文介绍了汤池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防范风险等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成员素质等。以供在实践中参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对策建议;汤池镇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9-17-0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愿联合,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舒城县汤池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如何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结合本镇实际,谈几点思考。

1 发展状况

1.1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全镇各类合作组织从“十一五”末的15家,500多人,发展到2014年6月的42家,成员

2 000多人,其中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10家,县级31家,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大幅增长,规模也不断扩大。

1.2 覆盖领域逐步扩大 合作经济组织由“十一五”末以林、茶、栗、药、菌为主的5大产业拓展到现在的畜牧、水产、水果、蔬菜、农机服务、农资服务、粮食加工、农技服务、精制茶油等10多个领域,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服务领域不断增加。

1.3 运行模式呈现多样化 合作经济组织由过去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龙头带动型、“合作组织+经纪人+农户”的经纪人带动型、“村委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村委会指导型、“合作组织+基地”的生产经营型、“产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带动型等生产经营和运行模式,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1.4 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13年,全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销售农产品2.5万t,产值将近1个亿,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60%、75%;合作组织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8 700元,比六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 000元以上,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

2 存在问题

2.1 管理运行不规范 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程度比较低,科学民主管理机构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欠规范,利益联结不紧密,缺乏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监事会、理事会管理不很严格,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2.2 成员整体素质不高 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及成员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层次低,普遍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市场营销和企业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不足,特别是懂技术、会经营、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发展的要求。

2.3 融资渠道不畅通 金融信贷门槛过高,融资渠道狭窄,制约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政府资金投入有限,撬动民资的杠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制约了合作组织持续发展。

2.4 信息服务不到位 以乡镇农业服务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流通中介组织服务作用发挥不充分,相关职能部门在服务合作组织发展方面措施不力。在对外宣传报道、市场信息收集发布、先进技术交流推广等方面服务指导力度不大,影响了合作组织的整体发展水平。

2.5 辐射带动力不强 受地域、经济实力的限制,缺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合作组织。一些合作组织出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认知度低、缺乏竞争力,如我镇的“龙眠山”牌有机茶,“望母寨”牌有机板栗。多数合作组织没有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产业链条脆弱,品牌意识相对淡漠,辐射带动能力弱。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组织机构,创新运行机制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章程和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财务公开机制。一是健全民主管理机制。结合专业合作组织的类型和行业实际,通过召开成员大会,讨论制定完善组织章程。根据章程规定由成员投票选举负责人,定期召开会议,决定重大事宜,探索建立健全合作经济组织自我发展机制。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二是建立利益分配机制。正确处理专业合作组织与成员的利益分配关系,以合同契约的方式规定合作组织与成员的权利、义务、收益分配。三是完善财务公开机制。在完善组织章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内部监事会、理事会和成员的作用,对合作组织的重大投资和支出,列出计划和清单,采取社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方式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聘请管理和财务人员的办法,改变以往合作组织负责人兼任会计的现状,完善财务运行的机制。

3.2 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整合项目资源,为合作组织提供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撑。一是人才支持。研究制定关于支持合作组织人才发展计划,把专业技术人员、科技人员、科普工作者组织起来,建立服务队伍,针对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咨询、指导和服务。逐步探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领办发展。二是技术帮扶。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结合各自优势,对合作组织的技术指导服务纳入部门工作计划,探索成立技术推广股份公司,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到合作组织兼职、担任技术顾问,或者从事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承包等服务。三是项目倾斜。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及农、林、畜牧水产等项目资源,从基础设施、技术推广、资金扶持等方面,有重点的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扶持各类合作组织做强做大。四是信息服务。结合市场导向和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媒体和通讯技术,开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网站和手机短信,搭建信息服务网络和农产品推介销售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发布产品信息,推广先进技术,开展经验交流,用现代营销手段促进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3.3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成员素质 从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劳动技能、市场营销能力入手,加大对合作组织带头人及成员的指导服务和培训力度。一是强化经营管理能力培训。针对合作组织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集中培训、邀请企业家讲座、发放经营管理书籍等途径,从经营理念、基本理论、规范性建设等方面,加大对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面向市场,转化角色,调整内部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营。二是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以生产技能需求为导向,采取邀请科技人员专题授课、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培训,组织成员进行技术交流,外出学习考察,提高合作组织成员接受新生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合作组织成员整体技术水平。三是强化市场营销能力培训。采取强化专题讲座及办培训班,从市场开拓、品牌打造、营销网络构建等方面加大对合作组织管理及骨干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市场营销等培训服务,努力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营销人才。endprint

3.4 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从税收减免,信贷优惠、便捷服务、激发民资等方面,拓宽合作组织的融资渠道,增强合作组织的发展后劲。一是政府奖补。建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和技术推广服务。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会,对一些运行规范、效益好的合作组织,通过奖励的形式进行补助,促进其发展。二是银行借贷。金融机构在政策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放宽抵押担保条件,简化审批手续,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农行、农村信用社在信贷资金安排上有针对性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通过联户担保的贷款方式,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发展中资金困难问题。三是激发民资。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农村专业大户、经营能人、农技人员、龙头企业等各类主体和不同类型的民间资本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引导专业合作社兴建民间担保公司或农民互助资金合作社,开展信贷和互助性融资担保。

3.5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减少风险损失 要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扩大农产品的品种和范围,将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作为支持的重点,引导组织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加强风险损失评估,为保险公司定损赔付、产业影响评价、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基本数据和科学判断。鼓励和引导专业合作社设立风险基金,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扩大农产品信用保险规模和范围,重点支持带动力强的专业合作社,提高信用保费补贴标准,减少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给龙头合作社造成的风险损失。

3.6 突出多元引领,激发内在活力 突出能人带动效应,依托龙头合作社领办发展,发挥特色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激发发展潜力。一是依托能人带动发展。充分利用能人、土专家、种植能手、科技创富户、专业大户信息灵、经营活、社交强、门路广的优势,发挥老户带新户、种植能手带动一般户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合作组织发展。扩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二是依托龙头专业合作社引领发展。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以龙头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按照“龙头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重点发展加工型、流通型、服务型龙头合作社,大力发展集仓储、运输、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物流集团,逐步形成内联龙头合作社,下带生产基地和农户,以科技为先导,产供销一条龙,工农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三是依托特色产业辐射发展。紧紧围绕“龙眠山”有机茶叶、苗木花卉、畜牧水产、“望母寨”有机板栗、中草药、食用菌、优质稻米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名特优产品的开发,广泛联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社会上各种企业、组织和个人,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改造和重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市场化程度,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状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策建议
我国互联网+环境下内容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萍乡市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