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有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传统财政学专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了财政学专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改进教学方式,为培养新形势下的财政学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财政学专业;才人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目前,财政专业已经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主干专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变化,在财政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将面临新机遇和新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分析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新的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财政学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议。
一、当前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财政学专业人才面临的挑战
2001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 115 万,2009 年大学生就业人数达 610 万,几年间翻了 5 倍之多。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 年 34 万大学生待业, 2007 年 144 万,2010 年更多。从专业对口角度上分析,财政专业就业的优势,应面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然而,近年来由于政府部门控编,毕业生进入财税部门相对减少,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需求人数相对于企业单位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这种就业前景直接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心态,也影响着财政学学科及专业的发展。毋庸讳言,就目前财政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今后的生源前景判断,财政学学科及专业面临的挑战不容乐观。
(二)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的机遇
从另一方面来看,财政学专业虽然是一个老专业,但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财政学专业学生就业格局的变化,社会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会从计划经济的观念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观念,那就是:财政学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胜任财政、税务等职能业务活动的需要,更能符合企业管理与理财的要求,而且还能够从事许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证券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所等中介机构的相关财政税务业务。目前财政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变化有如下特点:政府职能部门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形势稳中有升;高校和科研机构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形势急速上升;中介机构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形势逐年上升;企业对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需要形势呈现出上升态势。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为财政学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依据。
二、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根据财政学专业建设的背景,着重从办学方向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等方面,对财政学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将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财税实务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地方社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财政、税务及其他地方经济管理部门和地方大中专院校从事税务、财务、税收筹划及财税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了财政学专业税收方向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内涵包括综合素质层面、知识结构层面和能力素养层面。
(二)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目前财政学专业课程设置难以完全体现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满足我国财政学科发展与财政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院校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整合,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经济学基础课程,但仍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理论或分析方法知识的缺乏,大大降低了财政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专业学生的分析能力。二是随着数学方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计量、数理与统计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广泛运用,数理分析工具已成为财政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三是财政学的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和法学基础未能有效的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来,导致财政专业学生的分析视角过于单一,对财政现象与问题的理解难以深入,就财政论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观。尤其是社会学、法学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无法准确理解中国财政制度、财经法规的要求的现象较为普遍。
2.课程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一是财政学专业课程设置呈现“头重脚轻”现象,即学科基础课程偏少而专业课程偏多,直接反映出财政专业的口径较窄而专业性过强,导致财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偏低,学生就业面临较大的难度;二是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方面,由于课程门数过多,过分强调单项课程结构完整,导致各门课程大而全、小而全,在不同课程名义下讲授相近的内容,内容交叉重复,知识容量狭小。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三是缺乏财政实验课程,财政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践应用能力培養是财政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院校没有建立相关的实验室,不能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即使有些院校建有财税实验室,但实验课程的开设得不到重视。
3.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滞后。一方面,当前的教学创新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上,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立体化的多媒体教材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应用。但是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有的教师用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满堂灌”,从黑板作为载体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填鸭式”教学,从而片面地认为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就是进行了教学创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集中授课模式,体现出了其最大的缺点,即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另一方面,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滞后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由于某种原因,有些学校此专业的教师由于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的自然属性,所授课程内容几年如一日,基本上处于凝固状态。
三、完善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的建议
(一)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第一,加大学科基础课程的数量比例和课时比例,充分体现财政学的多学科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增加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教学课时,如加大《计量经济学》的课时量,同时将反映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基本理论的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在专业选修课程中扩大反映上述学科理论发展以及分析方法创新的课程,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等。
第二,适当压缩财政专业课程门数或教学课时,或者将某些課程从必修课降格至专业选修课,为学科基础课的教学留出一定的课时空间。如:《公债管理学》、《税收代理与实务》《比较财政学》等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
第三,加强对财政学理论的前瞻性及对财政实践的认识。财政学专业发展的自我完善离不开财政学理论和财政实践发展的共同作用。一方面,要借鉴国内外财政学理论发展的优秀成果,不断完善财政学学科体系建设,完善专业理论框架;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财政实践,不断完善我国财政理论、制度与政策。财政学作为政府经济学,其存在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了财政学的发展变化,同时基于财政与经济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财政学的发展应借鉴制度经济学与公共选择理论,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框架及公共服务,不断进行理论与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四,强化“史论结合”课程和实验课程建设和科研研究能力。一是“史论结合”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不能只讲历史,应该做到“史论结合”。如:采用专题性质的讲授,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加强财政史类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二是实验是本科教学的基本平台之一,是财政学专业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因此,财政学科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来考虑课程设置。加强实践课程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二)财政学教学方式的改进
1.根据财政学专业特点,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将教学、科研、社会调查实践与专业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加强方法论的学习与运用、强化专业业务流程的训练及加强对财政实际工作的认识等,而完善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是完善专业教学过程的有力支撑。一是从内部产学研机制角度结合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专业教学(包括实验)、科研及社会服务的一体化;二是从外部合作角度,基于市场需求及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推动,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外部机制。最后通过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实现创业型经济发展条件下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功能。
2.强化实践教学。针对目前实际,加强实验课,开设技能课,增加多种实习形式,提出社会实践要求等。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手、眼、脑并用,使教学面向生产实践。先在学校学习、将要毕业时再去实习的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程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新的科技革命要求学校、企业、社会联成一体,学生随时有动手的机会。学校应加强课内外、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校内专业训练与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实践环境,以获取专业实践知识和接受专业技能训练。通过和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部门(财政、税务、劳动与社会保障、海关、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合作,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每年都安排学生去那里工作一段时间,参与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解决组织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实践中培养管理能力、交流能力、首创精神和合作技巧。
作者简介:魏莹(1980—),女,满族,北京市人,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