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博
[摘 要]现代意义上“民主”理念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和文化内涵,但二者在精神内涵上确有可通之处。儒家民本思想中具有丰富的君民平等意识、君权有限论、权利制衡观念和尚贤重民生的特点。这些民本思想是西方民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土壤。西方民主理论之所以能为中国人所接受,正是因为有民本思想这个基因在起作用。民本思想实际上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民主理论的民族文化基因,也是西方民主转化为中国现代民主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儒家;民本;精神因子
民主”(Democracy) 一词,源于希腊文demos和kratein,代表着由人民统治。作为国家形态,与“专制”相对应,作为国体,与“专政”相对应。实际上,“民主”的概念是较为模糊的,我们所接受的实质上它的一种外在表现,即“民主理念、民主体制以及民主方法和程序。”包含全民主权、政治平等、全民商议、多数统治等等这些范畴。这样丰富、复杂、多层面的“民主”建构,我们如果要在“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中找到完全符合的对应物,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现代意义上“民主”,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是在东西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基础、历史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他们应该存在各自的特点。但是“民主”和“民本”是密切联系的:“‘民本思想是‘民主理念存在的基础;‘民主精神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民主是‘民本发展的必然归宿。” 二者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确有可通之处。民主的精神内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归全体人民所有;二,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和根本,人民的力量和人心向背决定政体存亡。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第一层含义是缺乏的,中国古代一切权力归属于“受命于天”的君主,人民是没有行政权的。但在第二层含义,却得到了充分的阐述。这里表现最突出的即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的政治理念。儒家政治理念中的“民本”思想,强调国家与统治者的命运与民众密切联系,有了民众的拥护,才能得到国家和政权的稳定,否则,政权便会坠落。具体来看,儒家“民本”思想在“民的作用”、“君民关系”、“尚贤与民生”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民主”精神的。
一、君民平等意识和民的作用
“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即重视人民对于国家兴亡的重要价值,“民主”的前提也应该是对人的价值和民的平等地位的充分肯定,而儒学“仁”和“礼”的体系则充分显示了这一要求。《尚书》中最早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对于政治上最高权威“王”和思想上最高权威“天”的关系,认为天神所具有的道德就是“保民”的道德,天神所具有的道德意志,代表人民的意志。所謂“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威” ,正式表达了这种思想。而它将天凌驾于王之上,但天又代表民的意志,实质上民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尽管由于其根源于上古人类同自然界斗争的必然要求,所反映的“民本”认识是非常感性的。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很所便来自《尚书》所展示的上古三代的民主传统。春秋时起,礼崩乐坏,诸侯坐大,相互征伐,生灵涂炭。“天下共主”的神的外衣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怀疑,在神与民之间,孔子发现了人的价值,要求给予人起码的人格。他认为“民为国本”,要求爱民,不可弃民,要顺民意,取信于民,民意即天意。虽然具有神学意味,但在天道观的外衣下,蕴含着丰富的“为民思想”。孔子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伦理学上讲,是把人放在了平等的层面上来思考的。从政治学层面讲,这种平等的条件,正是现代民主所要求的前提。
在孔子的时代,这样的“重民”思想还有很多。如《左传》中提到了“失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也”,“国将兴,听命于民,将亡,听命于神。神,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在神与民之间,提升民的地位,将使对现世的关注从“神”回到“人”,这是“民主”精神发展必须走出的一步。
受荀子“君民舟水论”的影响,唐太宗关于君民关系的认识不得不提及。在《贞观政要》中,我们几乎很难看到他对于“神”在政治中的作用的论述,而更多的是关于“民”的作用。同时,太宗将他的“君”的地位基本上是同大臣、平民同等来看待的,他推崇“君民舟水论”,完全将君主与民作为一个生死相系的整体来看待。他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下其身,示有向阳花下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正是由于他的这些政治平等思想,创造了唐朝的盛世,又正是因为这一点,“贞观政治”成为后世之典范,这一优良传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从三代到太宗这一简单的历史轨迹来看,“民”的作用在不断加强,“神”的地位在不断减弱。及至清初,三大思想家以及唐甄等人,对民的作用的认识则完全抛弃了与“神”的关系,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因素开始显现。如黄宗羲立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存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把已被专制所扼杀的民本主义重新推上了新的高度。孟子是在君臣各有等级的不平等的基础上来讲君臣关系,黄宗羲将君臣放在同一高度来考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哲学高度。他认为天下已为民众的天下。按照这种认识,既为人民的天下,则应为人民所治。这是不是民主政治的一大思想基因呢?唐甄从人类学和平等观的角度,进一步打破了统治者的光环,对“民的地位”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天子之尊,非天地之神,皆人也。” “卑人”“焉人”“蛮人”“均可为圣人” 。可以看出,唐甄的民本思想已经建立在具有某些科学基础的理论之上了。
二、君民关系——君权有限和权力平衡思想
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是一个完全专制主义国家,“专制”是中国最大的特征。作为对历代政权影响最深的儒家思想,是否同样特点呢?回答是否定的。相反,儒家政治思想所主张的是一种开明的君主制,而不是君主的绝对专制。儒家政治思想真精神是,儒家的人民高于统治者,君权是有限的。
儒家主张君主制,但不主张臣对君主的单方面的道德义务和绝对服从。孔子提出“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一方面,对于君主而言,因为“民本”同“民主”是不同的,民本并不代表人民普遍政治个体的自觉。“贵民”、“爱民”的主体只有君,如果君一旦不贤,“民本”即成为泡影。孔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仁”和“礼”,要求君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把注意力转移到君主个人的身心修养上来,认为“修身”是其他一切的基础,所谓“修己安人,修己以安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对君主做出了要求。另一方面,孔子又讲“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如果君主不遵循儒家所提倡的“道”,那么,臣可以离君而去。孔子思想的源头在于三代。《尚书·洪范》中提出“天子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如果王违背了天的道德意志,肆虐人民,那么天“惟德是辅”,将选另外的取代他为王,讨伐暴君。如果我们用现代民主的分权思想来比附三代的民本思想,可以说,在三代潜含着三权分立的观念。因为天的意志代表民的意志,而王又必须按照天的意志来执政,那么民似乎具有立法权,王则行使行政权,而王的选举监督罢免权则属于天,天子因为畏惧“天之罚”、“天讨有罪”,才“替天行道”。当然,这样的比喻只是想说明,按照《尚书》中的设想,社会的权利和权力是可以有所节制的。
孟子和荀子对“汤武革命”都给予肯定,对君权的认识也更为理性化.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但一种战争他不反对,而且认为是“义战”,即推翻所谓“独夫民贼”的战争,他充分肯定了人们有推翻暴君的权利:“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达到了古代民本思想的高峰。孟子认为,一切人,从圣人到民都是同类,人在“类”面前一律平等,“圣人与我同类者” 、“尧舜与人同耳” ,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就提高了普通人的地位,论证了人在本质上平等的观念,这同西方自由平等的观念是何其相似。于此,孟子反对君主无限扩大并滥用自己的权力,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异位。” 孟子还主张君主和臣民在人格上的对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已经具有个性解放的因素。荀子则形象的概括出“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用以告诫君主。处理君民关系的典范李世民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退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君主不是受命于天,而在于是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吏是“为民役”的官吏,是人民的仆役,而不是奴役人民的害人虫。王夫之说:“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不以天下私一人,把君和民从公与私的角度做了区别。他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他认为君主一家一姓的兴亡是私事,而广大民众的生死存亡问题才是国家的公事。
在对于君主如何决策时,儒家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这段话虽然是针对君主提出的,但他已将君、臣、民三者联系起来,统一于政治决策这一环节之中,它表现了君主做出决策之前必须听取民意。虽然决策者最后也是君主,但决策的依据都来源于民,这一点,同西方民主精神是一致的。
从儒家对于君民关系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按照儒家的政治理想,君和民的关系,并不是我们表面上看来的那样,臣民完全是君主的“私人物品”,君主和臣民的权力是有所制衡的。二者在不同时段上的具体表现含有相同的政治平等和权力制衡思想。只是同西方相比,传统所缺乏的更多的是制度的缺失。
三、尚贤与民生
尚贤应该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孟都主張“举贤才”。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惟贤是求,举贤不避贫贱。儒家尚贤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的基本价值的肯定。孔子把“举贤才”作为施政方针交给学生,还把能否知人举贤作为人愚智的标准。孟子主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他提出五个“王天下”的条件,“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为其首、荀子认为能否“尚贤使能”是君主明暗的标志,更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把问题放到了如此的高度。荀子认为贤人并不缺乏,惟在人主是否善于发现任用。《大戴礼记·五言》有两句话很值得玩味:“仁者莫大于爱人,知者莫大于知贤”。可见,儒家对贤才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显然是继承和发扬了孔子“仁者爱人”和“知者知贤”的思想,很能代表儒家旨意。 这种尚贤的思想日益上升为一种治国安邦的社会理想,并成为统治的权术。历史上一大批君主、士大夫既是儒家学者,同时又是执政者,儒家的尚贤思想便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中。例如科举制便是这种尚贤思想的突出表现。科举制对人才的选拔是少又身份限制的,确实是“惟才是举”,它按照儒家思想的要求选拔人才,一方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在事实认同上,给予了民众一定的参政权,这同西方的选举制具有相似的特点。尽管西方的选举制是“民”按照“民众的要求”在选,中国的选举制是“君”按照“君主的要求”在选,但是,由于儒家思想中对于君民关系的规定,使得这种选举制多少带有“为民”的意味,二者操作方式差异巨大。
在民生方面,儒家主张“先富后教”,儒者把“富民”作为考功的重要标准,儒家的事功着重在“富民”、“养民”、“惠民”。如孔子主张轻徭薄赋,要求统治者“施去其后,事举其中,敛从其薄”,使民“庶之”、“富之”。孟子认为只有制民恒产,才能稳定民心,有了恒心,社会就会安定,最终实现“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关于“大同”的记述,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一个平等、民主的社会。
四、结语
李约瑟博士在《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对话》中讲到的:“虽然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从来就没有西方国家所说的那种‘代议制民主政体,但是...我深信,在中国的传统中坚强的民主因素是一直存在的。” 本文寻着这个思路,从儒家在民的作用、君民关系、尚贤与民生几个方面简要的进行了论述,从中找到了一些能同现代“民主”精神相一致的因素。这些民本思想是西方民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土壤。西方民主理论之所以能为中国人所接受,正是因为有民本思想这个基因在起作用。民本思想实际上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民主理论的民族文化基因,也是西方民主转化为中国现代民主的重要基础。在对待这些有益因素时,只有立足于传统的现代化才有出路,如果脱离传统,在器物层面上生硬的学习西方,那么中国就丧失了“民族认同”。正如罗志田先生所说:“如果一个物质上像欧美或日本那样‘富强,文化上像他们那样‘文明,但其认同上已经没有多少‘中华成分的国家出现在东亚大陆之上,这个‘国家还是‘中国吗。”
参考文献:
[1]朱德军:《“民本”思想与儒家“民主”精神的历史演进》,《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23卷第一期.
[2]王世舜:《尚书集注·皋陶谟》,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6页.
[3](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3](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第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4](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中华书局,1984年,第4页.
[5](清)唐甄:《潜书·抑尊》,中华书局,1984年,第67页.
[7](清)唐甄:《潜书·格定》,中华书局,1984年,第56页.
[8]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下》,中华书局,2010年2月版.
[9]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中华书局,2010年2月版.
[10]杨伯峻:《孟子译注·离娄下》,中华书局,2010年2月版.
[11]杨伯峻:《孟子译注·万章下》,中华书局,2010年2月版.
[12]杨伯峻:《孟子译注·离娄下》,中华书局,2010年2月版.
[13]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下》,中华书局,2010年2月版.
[1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3页.
[15]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下》,中华书局,2010年2月版.
[16](英)李约瑟:《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对话》,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
[17]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出版社,2003年,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