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举要

2014-10-30 08:02韩宝江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10期
关键词:板书语文课堂教学

韩宝江

前段时间应邀参加了一次语文课例评比活动,观摩了一线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例实录视频,发现了授课教师展现出的诸多先进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下面,针对课例实录中暴露出来的细节问题,结合本人十余年一线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调研情况,谈一点浅见,与语文教育同仁探讨交流。

一、诵读指导与教师范读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应用训练的主要科目,听说读写是基本功,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诵读是不可少的。然而,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远远不够,学生读完了,教师缺乏必要的及时的点评,或者都是语词简单、内容近乎一致的肯定,给人感觉敷衍、不到位。即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出现了明显错误,教师也常常不能作必要的纠正,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以讹传讹、后患无穷。语文文本的朗诵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不同,表情达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课文特定语境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一般而言是确定的。学生诵读过程中无意识的多样化处理方式,恰恰可以作为语言训练的典型材料,既呈现了诵读技术处理的不同效果和表达功能,开阔了学生语言训练的视野;又能够在发散式的诵读中,通过比较鉴别来揣摩、体会并接近作者要表达的原本意图。

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学生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感性依据。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正确领悟文意,潜移默化地学会朗读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师的点拨和鼓励逐渐培养学生们自觉向老师学习的习惯,强化语感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们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精彩范读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文章描述的情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语言文字的内蕴;课文的思想意义形象化地渗透、浸润学生的心灵,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而近些年来实际教学过程中范读越发少见了,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应用,语文教师更应着力通过范读来体现祖国语文文字的魅力、表情达意的感染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一种途径。

二、小组学习凸显真实有效

过去的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强化程式的反复性训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总体上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意志品质相当程度上被忽视,得不到充分重视和培养。新课程改革就是对这种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法主张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这种学习方法在理论上能集思广益从而加快学习速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改传统班组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为小组集体成绩,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组内互助合作研究精神,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受重视的新型学习方法。

见过太多课堂上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然而,事实上也确实大多流于形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不尽合拍:时间短,学生小组来不及讨论什么教师就宣布活动结束了;宣布了开始小组活动,教师仍然不停地对全班讲说,学生无法专心讨论;教师未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即布置任务让小组合作解决;教师巡堂参与小组活动时,其他小组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小组内部的分工不明确,等待、推诿,效率不高;小组内部分工固化,总是由固定发言人代表本组回答问题、表明小组观点态度,组内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小组长或基础相对突出的成员不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只关注自己的发言机会;排斥组内学习困难较大、拖小组成绩后腿的成员,压制其他同学的思想;教师即时为小组打分作为激励手段,比赛竞争失败后组内成员互相指责埋怨,影响团结协作性;小组人员的分配构成一成不变,不利于成员之间的互补交流;问题针对性不强,小组活动有些不够明确,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等。

小组学习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出发点在于更好地实施课程、实现育人目的,要凸显分组学习组织实施的实效性、学习行为与过程的真实发生与生成,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其必要性,让学生的学习和讨论真正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合作学习策略,关注组队的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优势,加强小组内学习、小组间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个体创造思想,着力消除潜在的负面影响,避免流于形式、花架子,片面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效果。让学生真正愿意参与其中,有所收获。

三、文本解读精略结合

语文课的实施,绕不开对教材文本的解读。略讲,可能会漏掉部分信息,难以确保学生自己能够抓住要点、全部消化,有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之嫌;精讲,重度挖掘、深入剖析,又容易给人支离破碎、偏重枝节、破坏整体之感。要根据文本特点、教学目标灵活拟定。语文教材篇目的处理,需要精略结合,具体到一篇文本的处理而言,同样需要精略结合,对于精与略的恰当处理与把握可以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基本功。除了遵照备课组的统一要求和进度之外,还有必要依据班级整体水平、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掌握程度、实际授课反馈等因素,适时适度地调整,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当然,略讲的部分是文本自身、授课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并不等于不重要、可以忽视。

四、教学激情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多有这样的体验,有的课讲得特别顺,起承转合,风生水起,师生和悦、相得益彰;有的课就感觉非常别扭,师生都觉得疙里疙瘩、不尽如人意。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准备熟练程度、知识基础积累等,作为课堂授课技巧的一个重头戏,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是教师们驾驭课堂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有讲课的热情和激情,辅以教学技巧,引导、带领学生主动、投入地进入学习生成过程。有的课堂上教师自身就缺乏上课的热情,眼里、心中没有学生,致使课堂氛围显得压抑、凝滞、乏味。如果过程中教师缺乏得力手段及时调动学生情绪、扭转沉闷色调,很可能师生都提不起劲来而勉强地凑合到下课时间,这样的课恐怕难以称得上是一节好课。所以,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调动学生心理状态的技巧就非常关键了。

五、突发问题即时解决

教师备课时,预先设定课堂教学流程。尽管已经充分关顾到学生的情况,但是,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思想的个体,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变化过程,课程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抛出让老师始料未及的问题。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这些问题常常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大多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与解决。原因大致有几个方面:教师不希望教学流程被干扰,希望按原定教学方案的顺利进行,以便完成预设任务;教师主观判断这些问题的价值大小,认为课后处理比课上当堂处理更合适;教师对意料之外的问题准备不足,可能当堂仓促处理的效果,不如课下有充分准备后再作处理的效果更好。

笔者认为,只要是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的问题,且与授课内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授课教师就有必要做出即时回应和答复,哪怕只是概略的回应,深入周密的部分答案可在课后再细究。而且,笔者认为,如果学生的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和代表性,教师就应该多花些时间跟全班同学探讨交流,原定的教学计划可以适当调整,来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样的处理与无视新问题、照既定路线推进的处理方式相比较,可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图文顺序符合认知规律

成年人常常有一个基本判断:很多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作品,总体上讲,赋予画面的媒介往往不如文字的原著好。这个很正常,画面被限定到特定的人、事、物、景,直白、直接、直观,画面提供的真实有可能远远超过了文字的想象;语言文字含蓄、抽象,易发散思维,比画面给了人更多的想象和二度创作的空间。今天的互联网终端日益丰富,报纸期刊纸质媒介、书籍等并没有被淘汰、被挤压。那些无形中扼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卡通漫画书,一定意义上无补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要多阅读一些原创书籍,优秀的文字书籍能带给人真正的思考、让人从中体会人生道理,这是那些卡通漫画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当然,为了照顾到未成年人的特点,教材中也会配备部分画面,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段。有时需要播放视频片段,如果可行,最好也是先文字、后图片,而不是相反,不经过思考就直接呈现出图片和画面,这样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文字想象力的发展。当然,先后的顺序要服从于具体教学设计的实际需要,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教师的PPT课件中展示预设的学生答案,这个实在是不算高明,也没有必要,语文的答案往往发散性更强。

七、背景音乐的选择标准

有的教师为课堂教学选配了背景音乐,基于更好地营造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但有的课例选配的乐曲在风格上与实际教学内容关联度不大甚至相去甚远,这个问题相对突出,这样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淡化教学主题。有的音量偏高,干扰了师生的正常交流,教师要提高嗓门儿,学生们也听不清楚,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授课过程中是否使用背景音乐,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需要定夺,不必为了配乐而配乐。特别注意旋律、曲风、节奏、力度、调式、速度、织体、地域等因素,选用配乐的是为了提升和强化课程实施效果,而不是相反。

八、精心设计的板书

语文课堂教学强调板书的设计,新课改以来,擅长使用多媒体的年轻教师常常省略了板书,用PPT课件代替板书。实际上,教学板书的设计非常重要,语文课的板书尤其如此。当年北京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的板书设计留给笔者深刻印象:文字不多,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构思巧妙。教学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加工和提炼,以凝练的文字和图表传递教学信息,弥补教师教学语言的不足,渗透着教师的智慧、学识和教艺,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独具匠心的教学板书可以启迪学生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视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保持更长久,对教学内容的框架记忆更简洁、形象、牢固,直接影响到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纵观视频课例中的粉笔板书,教师的粉笔书写总体上质量偏低,不能起到书写表率作用,这与语文学科教师的身份和特定责任要求相去甚远。优美的板书是教师职业技能的亮点、引领学生书写的榜样与楷模,教师一手规范又漂亮的粉笔字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对学生起到的良好教育和引领作用不可忽视。由此,一方面应加强教师粉笔板书的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有必要重视教学板书结构图的精心设计和呈现,更好地提升课程效果。

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点,涉及的内容横向广博、纵向久远,语文教师需要储备和了解的基础知识面阔、量大,从而语文教师自身的成长周期较其他学科而言相对要长得多,脱颖而出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沉重得多。母语环境之下,从家长到学生到学校干部到其它学科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整体上认识很不够,种种投入也就很不够,消极因素俯拾皆是。而且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性,要求学生重视日常的持续积累,而非如某些科目那样短期突击可以较快提高分数;同样,即使放松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语文考试分数也不见得就下降多少。由此,语文学科被忽略,语文教师被误解,语文学习被排挤,语文考试被非议,语文教学被抨击,甚至一直被谩骂和批判包裹。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教材建设屡屡、频频处境尴尬,成为中枪最多的靶子,被媒体、高校学者、掌握话语权的社会人士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乃至罪大恶极:“花时最多效率最低的教学”,“误尽苍生,祸国殃民”云云。

语文教学改革需要自身内部实事求是的调整与回归,需要广大语文教学研究者和富有良知和智慧的一线教师们齐心协力,更需要有利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彻底改善的社会大环境。诚如此,则学生之大幸,教师之大幸,民族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于复兴华夏文明的中国梦大有裨益,广大语文教学研究者和富有良知和智慧的一线教师们任重而道远。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为:FHB120466)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板书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