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卫
我们经常在工作平台上看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接到电话去进行会议采访、领导采访、战线采访的记者之外,大部分记者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今天的工作是什么?选题在哪里?有时坐在办公室等电话、有时等着领导分派任务、有时捡点别的报纸报了但是自己报纸还没报的漏、有时看看时政记者的消息里有没有还有待发掘的地方然后汇报。但是这样寻找新闻总是会让人感到疲倦,因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找到读者关切的选题,而不是趴在办公室里混日子。
一、厚积薄发,在已知的事件中寻找“反常”
正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专题新闻与时政新闻不同,专题新闻需要以某个主题为主,深入地了解整个事件背后的原因、中间的过程、发生后的影响以及对未来有哪些指导意义。因此记者要更善于发现,善于用批判的眼睛去寻找问题。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你带着问题去看周围的事物时,很多问题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然后从众多问题中寻找新奇、关注度高的问题,再在报道中解决这些问题,告诉大家为什么?还会怎么样?不要对一些感觉奇怪的事情麻木不仁,然后觉得太奇怪了不是常态,所以不去写这些了,那么很多好的新闻会从与你擦肩而过。
二、学会看材料找新闻
作为记者不仅要学会观察周围的生活,同时更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关心政府的最新政策。想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与书本、与材料、与政策条文本身打交道。而这些看似没有变化的文字背后,一样隐藏着读者们十分关心的新闻话题。
近年来,以房养老的话题被炒的沸沸扬扬,甚至中央出台过一些重要的政策,在个别城市试点试图看看以房养老的效果如何。辽宁日报专题新闻部的系列报道《养老房地产》就是从中央文件的细节中,找到了新闻源,按照政策的脉络进行了实地采访,最终形成了系列报道,为读者揭秘了养老与房地产之间的神秘联系,为读者呈现了一篇精彩的政策现实解读。
读书还不仅仅包括读材料,记者是一个博学家,作为一个专题记者,必须要对报道的专题相当熟悉,事先做好备课,才能找到最能解释内涵的新闻。2013年10月末至11月中旬,辽宁日报商经版对于辽宁境内的老字号企业及其发展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其实在采写之初,记者单纯是为了响应省委宣传老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对省内几家知名的老字号产品进行报道。但是在准备采访提纲的过程中,记者从材料中找到了很多老字号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有趣话题,在采访中了解到了很多老字号企业的发展趣事,又发现了很多很好的新闻角度,而这些角度正是我省的新闻媒体一直没有涉及的地方。系列报道刊发后,很多老字号企业主动与记者联系,觉得该稿件也给他们的营销发展提了醒,专家在稿件中的观点为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而这些都是记者通过材料的阅读,国内外资料的借鉴,逐渐总结发现的新闻角度。
三、用两条腿去发现新闻
记者不仅仅是一个埋头文字的码字工作者,还必须是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记者还要发挥自己的勤勉,多用两条腿出去跑,在实践中,发现更多选题。
2014年3月,辽宁日报进行了大型主题策划《诚信是金》,在策划伊始,编采人员也是对于主题的具体文章采写一筹莫展,不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才能撑起这个厚重的选题。为了深刻了解什么是诚信,人们生活中的诚信在哪里,记者兵分数路,先后采访了数十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最后终于了解到了最接地气的诚信,写出了以五爱市场商人、热心志愿者、教师、学生等人物为主题的感人报道。让整个策划非常真实,感人至深。
《走近卢氏土坯房》系列报道,是近年来我国新闻史的一个获奖作品,为业内人士熟知。这篇系列报道就是编采人员,深入一线,用两条腿采写新闻典型佳作。编采人员在卢氏县进行了多天的深入采访,从县委大院到深山农户,从大街上到田间地头,采访了从领导到群众,从商业人员到农民的各阶层人士,记者终于发现了卢氏土坯房的大量鲜活的画面和生动素材。让读者仿佛眼前就能看见这些土坯房,身边就有住在那里的群众,也能感受到那里人民的生活状态,似乎空气里都飘洒着泥土的味道。人们读到该系列报道,都感受到记者真的是身临其境,潜心采访的态度。
四、看着日历找选题
看日历也能找到选题吗?真这么轻松?其实这里所说的看日历,是因为我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有着非常浓烈的过节习俗,也有众多的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这些节不一定都是中国节,一些洋节日也很受欢迎。
这种报道虽然总是给人一种“应景”的感觉,但是每年必过的节日本身就是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持续关注的新闻点。既然是常年反复的新闻,就不能不多些心力关注。
正是由于这些新闻的应景特点,稿件的刊发时间是固定的,则要求编写者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好策划、创新思维、选择好题材。这样的新闻虽然感觉不新鲜,但是挖掘起来新闻线索也十分多。
2013年春节辽宁日报商经版推出策划栏目《年俗》,分六期介绍了如今人们怎么过年,年有哪些旧俗、哪些新俗,我省的部分地区过年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等内容。这类报道的角度虽然不能说是新鲜,但这样的内容却是读者们春节期间最喜欢的内容。专题报道《年俗》为了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还邀请了很多专家来为大家“讲年”、“说年”,与读者们互动“侃年”使报道生动活泼。
近些年,我们的生活中还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传统的中国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而商家们不断吹捧的外国节却大受欢迎。一些人认为这是现代人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现象,也有人认为这是人们逐渐与国际接轨的现象。一篇名为《中国人过中国节》的“应景报道”就在这时给国人们敲响了警钟。
这篇报道的新闻背景是,2003年的元宵节与情人节相差仅有一天,但是人们在传统节日那天仅仅是平静地度过,而在洋节日那天却是结伴出行热闹非凡。作者在情人节当晚,连夜赶出稿件,深刻地剖析了传统佳节的内涵。表明了商家炒作出来的促销节日,根本不能与有着5000年文明支撑的传统佳节相提并论。过节不是为了上街买东西,过节更应该突出不同节日的意义,与家人在一起,感受节日的内涵,感受心灵的力量。
当然寻找新闻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情况下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寻找新闻并不是走在街上撞大运,而是需要记者有着非常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十分敏锐的新闻嗅觉。特别是对于专题新闻来说,选题显得尤为重要,再高明的写作技巧和报道手段都是建立读者关心这个基础上的,不能引起读者关注的选题,接下的工作就会显得毫无意义。发现新闻、寻找选题不仅仅是要学会时刻观察、把寻找新闻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要把寻找变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遇事就要勤于思考。记者还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包括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寻找的眼睛往往要站在知识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清、更远。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