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辉 齐仁龙
摘 要:毕业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的重要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转化能
力,学生查阅资料、运用工具书的能力,初步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发挥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效果,着重从导师指导制度的建立、毕业设计题目的优化、实践课程及毕业设计大纲、高校间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跨校的指导等来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模式
一、引言
毕业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的重要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转化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即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综合能力。毕业设计环节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也是培养现代经济社会的高标准、高素质的新型紧缺人才,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社会企业需求的一次对接,搭建了企业与学生间的有力桥梁。
高校工科毕业设计是教学大纲的最后一个环节,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完成毕业设计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创新工作能力的体现、也是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考验。随着教学的进行,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学生学习中实践课程的开设存在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其次,由于毕业设计环节的安排,学生就业等因素,毕业设计投入时间不够,同时也造成了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不到位。综上现状,亟待制定适应社会化发展的新的毕业设计模式[1]。
二、现有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问卷调查及分析。由问卷调查得知,从不同高校30人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的认知程度比较熟悉占10%,熟悉占30%,了解一点50%,不熟悉的占10%;学生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安排于第几学期的调查显示,第三学期开始起步的占20%,第四学期的占80%;且老师的指导方式调查结果是网络或电话进行指导的占75%,面授的20%,还有5%的同学未与指导老师沟通,进行指导;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作用显示,30%认为比较大,50%认为作用一般,还有20%的学生认为没作用;毕业设计来源的调查中,企业项目、创新设计等仅占10%,80%的还是来自于指导老师的命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熟悉程度的调查中,比较熟悉、易检索占35%,熟悉、能检索到占35%,了解一点、不易检索的占20%,不熟悉、很难检索的还占10%;所学科目有课程设计的仅占课程总数的40%,相对较少;在对学生所做课题是否能给社会或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时,仅5%学生认为能够带来经济效益,80%以上的同学认为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在对学生是否参与过企业实践或认知实习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参加过假期企业实践及参与过学校组织的认知实习,仅约10%的学生参与过教师科研项目,还有约10%的学生未参与过企业实践或认知实习;且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场所调查显示,学生80%的学生由自我完成,10%的学生在学校实验室或参与学校老师的科研项目组完成,约10%的学生在企业技术研发部门完成,缺乏校企合作或毕业设计的创新性。
(二)存在问题。由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知,目前本科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主要存在有如下问题:其一,理论与实际结合相对较少,学生所选题目一般为指导老师指定题目,不利于学生自我思维的发挥,即工科毕业设计实践题目的优化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取舍,找到适合学生发挥自我所学知识的毕业实践题目;其二,毕业设计题目陈旧,缺乏新意,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毕业实践题目与社会需求严格脱钩,不利于实现学生向现实企业需求能力的转化与适应;其三,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正是临近毕业,学生忙于就业或考研,对毕业设计重视度不够,使得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不高;其四,指导老师的配备有一定问题,指导老师均是在即将毕业的时间安排指导老师,不利于导师、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另外,在毕业设计指导进行时,多是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进行沟通,不利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有效指导;其五,影响毕业设计效果的实践课程开设相对较少,且学生参与实践性创新项目或企业实践性项目的学生更少。综上所述均影响着学生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效果及要达到的学生设计实践性、创新的目的[2]。
三、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导师入学指导制度。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和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完成的,教师的指导风格、学生的操作技能及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给对方很好的完成毕业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故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入学指导制度及企业导师制。
(1)学校导师制度的建立。学生入学导师制度的建立,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导师指导制度。其一,高校大一主要对基础课程的教授,到大一下学期开始即启动导师指导制,此阶段主要基于学生对本专业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且明白了适合自身发展研究的方向,是导师制开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其二,大二上学期即开始对导师制度进行推广,以教师研究方向、学生兴趣导向为基础,开展毕业设计环节的师生导师关系的建立;其三,在导师制度的工作前提下,开展学生相应的实践创新指导工作,以学术创新带动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开展,为毕业设计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其四,大四期间对学生毕业设计环节的正式开展,针对学生的状况实行教师命题和自主命题工作的开展。此过程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学生毕业设计环节创新的基础,学生明白了开展科技创新及相关科研项目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良好作用。(2)企业导师制的建立。学生进入大四学期既是开展毕业设计设计环节的重要时期,但是对于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现状来说,本学期正是学生开展就业的热门时期,有些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到了单位,有些学生在学校继续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出现给学生毕业设计环节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需要社会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协助做好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工作,即建立企业导师制。学生的实践环节就是在企业完成的,故企业也应承担高校毕业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任务,在实现共赢的前提下加入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上来。对于找到实习单位的学生,企业应结合板企业的需要给学生制定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不但促进了工作的推进,同时学生也有条件完成毕业设计,但企业也应从企业人才的培养角度配备相应企业导师,进而指导学生的工作或毕业设计,进而为今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也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获得提供保障。
(二)工科毕业设计题目的优化。学生学习水平有不同,对知识的运用程度也不同,对毕业设计题目的难度要求也不一样;学生是否找到实习单位,或者在校完成毕业设计,就需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定题目、根据创新实践题目拓展定题;还有一部分跟随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学生就要从科研项目中提取内容定题。
(1)按学生学习情况定题。同一个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不同,有的知识掌握比较好、有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等等现象。对于知识掌握较好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必须要求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同时要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体现,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定题;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掌握相对缺乏的,以简单实用实践项目为主,即不打消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热情,也有助于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均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毕业环节的教学目的的实现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2)按学生就业状况定题。学生在第四年的下半年根据就业实习或是否在校的情况不同,对毕业设计题目的定题也要有所不同。其一,对于一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由科研指导老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的定题就要因科研项目的相关内容而定题;其二,对于一些参与学校或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就要以创新设计题目为基础来定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定课题更深入的探讨;其三,对于一些到实习单位的学生来说,应有带队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开展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工作,且毕业设计的定题要与学生所在单位从事的行业相结合,尤其对企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课题来定题。等等现象表明,只有结合学生的现状进行定题,可以有效推动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
(三)优化实践课程及毕业设计大纲。毕业设计的完成,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这就要在教学中必须优化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完善的毕业设计大纲。
(1)实践课程的优化。对于实践课程来说,首先,不要只停留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而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检索、搜集、归纳、整理的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要精简实践课程,简化实践环节的交叉,如对电子专业学生来说,《电子测量技术》有实践环节,是对测量仪的使用实践,《电子元器件》课程也有实践环节,主要对判断电子元器件故障是否存在,电子测量的载体就是元器件,而元器件的故障判别就要用到测量仪器,故可将两者的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开设;其三,就要精简实践课程教材,实践课程教材比较多,各有所侧重,且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抄袭较多,个别教材还会出现一定的错误,给教学中带来一定的问题,不利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综上所述等等,都会对学生毕业设计带来一定的影响,该实践课程的优化,将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的知识检索与归纳整理的能力。(2)规范执行毕业设计大纲。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必须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毕业设计大纲要体现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计划从入学即开始,以实践课程的开设为载体,培养学生搜集、查阅资料的能力;在选题要求上要不拘一格,不能只局限于指导老师的命题,课题来于科研项目、实践项目、自我研究项目、企业实习项目等均可;在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要求上,不要局限于必须是讲师职称,只要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老师均可作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学生毕业设计不仅是考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另外强化毕业设计选题环节,要在优化过题目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必须严格要求毕业设计题目与往年题目的重复率必须低于10%。通过完善毕业设计大纲,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要求的规范,保证毕业设计环节教学的科学性。
(四)高校间毕业设计交叉指导。高校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同、办学模式的不同、实验室的建设、实验设备的先进性等就决定了高校各自的教学优势。建立高校间老师毕业设计的互相指导,可以使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高校优势教育资源的利用;可以有效检测各高校在毕业设计环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及时改进毕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不同院校的老师、学生,可以有效促进教师间、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找出知识掌握的差距,进而提高自我,也开拓学生的知识空间。所以,开展高校间教师的交叉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且提高了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的学术交流等水平的提高。
结论:毕业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的重要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转化能力,学生查阅资料、运用工具书的能力,初步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企业及院校导师指导制度的建立,毕业设计题目的进一步优化,实践课程及毕业设计大纲的修订、高校间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跨校的指导等将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保障,今后将进一步更新教学模式,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前提,为毕业设计高水平的完成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 唐勤生.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或论文工作必须加强.[J].教育教学论坛.2014.1,第5期;271-272页
[2]朱松豪.梁志伟.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4年第2期,34页
[3] 王家良.“校企合作”提高工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与探索.
[J].赤峰学院学报.2013年7月29卷,208-209页
[4] 屈霞.刘自强.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7月32卷,202-2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