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学科产学研合作培养

2014-10-27 10:15李聪
计算机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产学研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

李聪

摘要:独立学院计算机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将计算机专业相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而现阶段独立学院办学历史不长,师资力量较弱和办学经费短缺等问题导致计算机学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产学研合作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详细阐述独立学院计算机学科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方式,说明这种方式对提高独立学院计算机学科教师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产学研;计算机学科;应用型人才

1、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两次提到产学研战略,国家对高等教育中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的重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产学研合作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得到政府、产业界、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将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作为兴校、强校之本。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涌现出大批(新建或转向应用型)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中计算机学科对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要求更高。然而,独立学院办学历史不长,师资队伍相对较弱,及时掌握和讲授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部分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因此,应加大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力度,加强企业、独立学院、科研院所的互动和合作,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新技术、新理念引入独立学院,将独立学院的学生带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使学生深入到企业实践第一线,深入到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中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最终成为符合独立院校培养目标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数只停留在政策层面或经验层面,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数量不多且有待深入,大多数成功案例也只是出现在重点高校或高职院校中,独立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与重点高校相比在组织形式、战略合作、保障机制等方面不仅存在产学研结合发展的共同问题,还存在自身的特有问题。

2.1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问题

产学研合作培养是产学研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所从事的一种跨组织合作,其中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应是企业和科研院所,它们是产学研合作培养能否形成和顺利实现的关键。重点高校科研实力雄厚,会吸引众多企业和科研院所与之合作,高职院校的行业特点鲜明,实践能力较强,能通过院校的行业背景和企业进行合作,而独立学院科研能力不及重点高校,实践能力比高职院校弱,许多独立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培养中的主体数量和档次较为欠缺。虽然许多独立学院的校企、校地合作签约合同进行得如火如荼,但践约不多圈,远远未达到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目标。

2.2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终极目标,而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各个方面。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及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计算机学科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但大多数独立学院计算机学科中青年教师占很大比例,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很难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不能保障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深层次合作。

2.3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在人才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独特的体系和风格,许多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体系、人才培育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手段上简单复制于母体高校,基本与传统本科院校尤其与母体高校趋同,对企业需要何种类型的人才,需要解决哪些现实问题不了解,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钩。企业对独立学院内部的办学机制与人才培养规律不熟悉,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了解,在双方利益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使产学研合作常遇阻滞。

3、计算机学科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探索

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变化,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模式与机制也应随之改变。2010年至今,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独立学院计算机学科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新路子。

3.1 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

学院地处“武汉中国光谷”,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外包和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竞相发展。为改善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主体数量和档次较为欠缺等问题,学院结合武汉市政府对软件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的要求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围绕“光谷”核心圈,服务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和软件外包业,确定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链,优化专业链,形成人才链。

利用光谷区域经济的优势,学院信息工程学部与多家光谷高科技企业共同建立了计算机学科产学研基地,利用相应资源进行项目联合开发。由合作企业根据项目需求在产学研工作室对高年级学生和老师进行短期培训便可参与到联合开发的项目中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计算机行业的人才需求,吸纳企业的新技术和资金发展产学研合作基地,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合作企业招揽人才。

3.2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

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产学研合作培养中的主体,而教师则对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科研机构和独立学院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共办高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都离不开教师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与一批行业龙头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结合武汉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着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双方人才互补和优势对接。endprint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到产学研合作企业进修和顶岗工作,使教师全面了解企业软件开发的流程及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掌握软件开发岗位所需的能力和技能,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相关产学研合作企业安排技术骨干在学部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使学生获得最新的计算机相关技能和知识。信息工程学部按照相关企业的先进技术理念和实践技能的要求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教学计划,达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有利于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培养,达到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目标。

3.3 建立专业与行业的“订单式”产学研合作培养

采用“订单式”产学研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符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符合专业建设需求,达到独立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订单式合作培养是指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利用学校、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的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方式,企业得到所需人才,学校完成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吸纳了企业的新技术和资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三方受益。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部计算机应用技术(航测数据处理)专业与武汉航天远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产学研合作培养协议,航天远景公司出资30万元合作共建校内“航测数据处理专用实验室”,支持计算机应用技术(航测数据处理)专业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武汉航天远景科技有限公司每学期都安排技术骨干为学生授课并提供实训或学习机会,以保证他们对最新的计算机行业动态和技术的熟练掌握,并在最后学年,安排学生进入公司“顶岗实习”,切身感受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行业技术。学生在企业里,接受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教育,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使其实践能力增强,达到产学研合作培养目标。

4、计算机学科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积极作用

通过几年的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探索,信息工程学部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支持下,取得了良好效果。

1)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确定了专业特色。

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变化和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经验,确定了专业特色,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更强调提高课程体系与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2007年就已经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课程设计”进行改进,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掌握企业要求的主流技术,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形成的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改革,信息工程学部计算机专业2012年获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进入“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鄂教高函[2012]13号)。之后,又进入“2012年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鄂教高函[2012]49号)。计算机专业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2012年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通过产学研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顶岗工作,信息工程学部教师在科研能力、业务知识、管理经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形成了由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团队。通过科研团队的形成和产学研基地企业的合作关系,信息工程学部的科研课题数量和级别大幅提升,已不像大部分独立学院那样依赖校级科研来完成科研任务。2011-2013年,信息工程学部以产学研基地的骨干教师为负责人,已完成和立项在研的科研项目(含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3)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提升了学生能力。

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按照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方式,信息工程学部的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越来越符合企业需求,多数学生已与企业签约,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采用“订单式”产学研合作培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航测数据处理)专业的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认可,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学生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实践能力上,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均得到提升。在2013年第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中,共获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在2012年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信息工程学部共有5篇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5、结语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部在产学研合作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独立学院如何使产学研合作发挥更好的效果,达到独立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学研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