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威
【摘 要】当前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体育运动是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一种活动,因此为了满足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教学也会发生变化。本文对于体育未来教学的趋势以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了体育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目标,从而有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未来
1.前言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的体育活动呈现出社会功能增强的特点,而且体育活动之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未来体育教学也需要满足未来体育发展的需要,保证教学促进人们的身心和谐发展,并且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与身心健康。本文对于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且就相关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行思考。
2.未来体育的动态趋势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活动,也逐渐成为国家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未来体育发展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1)国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体育竞技活动成为国家博奕与竞争的重要方式,体育竞技水平能够展示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体育水平;(2)体育的社会功能增强,体育除了能够锻炼个人的心智之外,还能够推动全民运动的发展,并且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点,促进社会的进步;(3)体育对于增强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提升人类的意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起到放松的作用,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
3.未来体育课程的教学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未来体育的发展,需要改进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从体育教学目标、教程类型以及教师职责,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教学系统,保证体育教学适应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提升体育教学的意义。
3.1未来体育教学的目标
体育课是各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虽然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体育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模式并不相同,但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身心和谐,需要将体育作为各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学校体育学》中,将学校体育目标定义为:“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未来的体育教学也应当以此作为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锻炼技巧,并且以此为基础评价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与情感性,实现体育教学的“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内涵。
3.2未来体育课程的课程类型
未来的体育课程是一种综合性的体育教学活动,通过锻炼身体,促进身体机能,实现人体的健康,从而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完善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前我国的体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等多种方式,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采用多种课程发展模式,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未来体育教学的课程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堂教学,需要以素质教育与健康教育为基础,从而将课程与学生的自我锻炼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未来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职责
为了实现未来体育的教学目标,教师的职责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在未来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起着服务者、中介者的作用,教师的职责主要如下:(1)教学活动的服务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但是随着体育活动发生变化,未来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且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2)教学活动的中介者,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将自身的知识传达给学生的桥梁,为了适应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教师需要更新知识系统,将最好的知识以及技能传授给学生;(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生产者,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培养机构,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教师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从而适应未来体育的发展目标。
4.对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提高,当前的脑力活动逐渐增多,体育锻炼的时间以及人际交流的时间逐渐减少,这些问题都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了适应体育未来发展,需要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体育未来教学的战略目标应该面向社会,以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体育未来发展方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系统性的体育教学提供,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且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学习打下基础;(2)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及公平竞争意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3)强化体育系学生的通识教育,将文化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将信息化教学融入体育教学中,从而提升运动学习能力。
5.结语
体育对于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体育未来发展呈现出国际化竞争逐渐激烈、社会功能逐渐增强以及增强身心的趋势环,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积极改变体育教学模式,实现教师的中介者、服务者以及生产者的功能,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快乐体育为主体、终身体育意识为方向,使体育习惯得以形成、体育意识得以加强。
【参考文献】
[1]王晓东.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逻辑起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4).
[2]向亦文.试论未来体育及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向.科教文汇,2008(10).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教育卫生保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