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研究——以韶关市为例

2014-10-26 12:09谭红秀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因子研究工作

谭红秀

(韶关学院 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工作压力是指当工作的要求与工作者本身的能力、资源或需求不能契合时,个人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及生理反应,是对工作刺激做出的应激反应。国内外研究都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压力来源较多、压力强度较大的职业。教师不仅要承受着与其他职业同样的压力,如工作负担压力,职业声望压力等,而且还承受着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压力,如由多重角色和育人职责所带来的压力以及来自学生、家长方面的压力等[1-2]。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在承受以上压力外,还承受着改革的推进所带来的各方面压力,从而使本来清贫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并进而产生工作倦怠。教师的工作倦怠是指由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标志的综合反应,它对教师创新能力、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等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拟对韶关市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状况及其关系进行研究,并跟以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韶关市选择中小学教师266人,回收问卷252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38份。其中中学教师123人,小学教师115人;女教师148人,男教师90 人;平均年龄 30.14±7.21,平均教龄 8.96±8.53。

(二)研究工具

采用朱从书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3]和李超平翻译和修订的马斯拉弛工作倦怠通用量表(MBI-GS)[4]。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由46个项目组成,分别测查教师的工作压力来源及强度,包括六个因子,分别为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学生因素、考试压力、自我发展需要、家庭人际。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赋值从1到5分),分值越高,表示所感受的压力程度越高。问卷的信度Alpha系数为0.81,其中6个维度同质性系数分别在0.69至0.89之间。工作倦怠通用量表则由16个项目组成,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原量表翻译为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共5题)主要测量由工作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非人性化(共5题)主要测量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消极、冷漠的态度;成就感低落(共6题,负向计分)主要测量教师对自己工作成绩和能力的看法和感受。量表采用利克特7级量表,0代表 “从不”,6代表“非常频繁”,中数为3。分值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高。量表的信度Alpha系数为0.83,其中3个维度的Alpha系数分别0.88,0.83及0.82。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总体情况

表1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情况

工作压力问卷采用5级评分,中数为3。由表1可知,教师总的工作压力的平均值略高于中数3,在问卷的六个因子中,只有家庭人际的压力平均值没有超过3。就工作压力总分而言,本研究中有41.6%的教师存在较轻的工作压力,6.3%的教师存在较严重的工作压力。表明韶关市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较普遍,但不严重;六个因子压力平均值排在前三位的因素按顺序分别是工作负荷、考试压力、学生因素。这与国内的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国外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有所不同,呈现出较明显的文化差异。国外的研究表明,考试压力在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中处于较次要的位置,而来自工作环境的压力则是其一个重要的来源[2]。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没有考查工作环境给予教师的压力,以后的研究或可加以调整。

(二)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总体情况

表2 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总体情况(N=238)

由表2可知,教师的工作怠倦及其三因子的平均得分均未超过中数3,总平均分在3分以上的有20.6%,这些教师都存在工作倦怠,其中有9.3%的教师工作倦怠较严重,表明教师的工作倦怠较普遍,但并不严重,和国内其他地区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许莹的研究表明,河南农村中学教师工作倦怠三因子平均分均超过中数3,存在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5]。这可能是因为河南农村中学教师所处的工作环境与本研究中的中小学教师所处环境不完全一样,其工资待遇相对更低,工作条件也更差些。韶关虽然是广东省的贫困地区,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相对内地农村而言力度还是更大。因此,可以推测,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条件也是影响其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量表的3个因子中,情绪衰竭程度相对突出,27.7%的教师存在情绪衰竭,其中11.6%的教师的情绪衰竭较严重。情绪衰竭得分超过3分以上的人数要比非人性化、低成就感高出12.9%、6.6%。情绪衰竭被认为是工作倦怠的核心指标,一旦出现情绪衰竭,教师对工作就缺乏热情和激情,甚至对教学工作和学生产生恐惧感和冷漠感,因而影响工作效率,并出现较低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工作倦怠。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对教师的情绪进行调节,避免工作倦怠的进一步发展。在本研究中,中小学教师的情绪衰竭与成就感低落程度相对突出。

(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情况(N=238)

由表3可知,工作压力总分与工作倦怠总分及其三因子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工作压力的六因子与工作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因子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除了职业期望以外,工作压力的其他五因子均与工作倦怠的非人性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的程度就越严重。这也验证了一般人对两者关系的看法,也就是说,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是一对因果关系,工作压力是工作倦怠的原因,工作倦怠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引发的。但是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这更复杂。徐富明等发现,工作压力各因子与工作倦怠各因子之间并不是全部显著相关,而且它们的关系可能受一些中间的因素影响,如教师个体的人格特征、教师应对工作压力的策略以及教师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等等[1]。

不论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的,教师的工作压力都是其工作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还是来源于工作负荷,并与考试和学生也直接相关。这些除了与社会环境有关外,也与学校管理是相关的,比如主要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为标准的考评机制、过多的量化管理、详细的检查和评比,无形中耗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使他们对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再加上现在的学生个性鲜明,使得教师在管理时的难度大大增加;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学生的信息渠道增多,学生容易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质疑,甚至产生抵触感,使教师热情降低,且成就感降低,进而引发工作倦怠。

三、结论

通过研究,可得到以下结论:

(1)韶关市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都较普遍,但不严重。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负荷、考试和学生。

(2)中学教师工作压力是影响其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

四、缓解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降低工作倦怠的策略

工作倦怠是一种过度压力下的习得性无助感。感到压力过大的教师常常会感到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消极,课堂表现一般或者很差,严重的甚至造成与学生或管理者的矛盾升级。因此,缓解中小学教师的压力,从而降低其工作倦怠程度,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种很经济的方法。

(一)社会层面,国家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力度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经济收入的高低是衡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物质待遇,以确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树立敬业爱业的精神,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不放弃对教育事业的坚持;社会各界也要辩证地看待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应对他们赋予不切实际的期望,理解教师也有作为平常人所具有的烦恼,出现问题时不过度批评和责难;政府拨出专门的教育经费建立当地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中心,以各种形式为当地的中小学教师免费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虽然有的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但基本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加上工作关系的原因,教师一般都没有勇气走进自己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外面的心理咨询收费又较高,从而使得有些无法自己排解压力的教师最终被压力打垮。

(二)学校层面,管理者要重视教师压力过大对学校和学生的不良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缺乏管理者的支持是教师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所以要认识到学校管理不善会加大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管理者要创造良好的氛围,并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不要设立不现实的目标;了解不同教师的心理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合理地加以满足;关注教师压力,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改变那种片面地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的评价模式,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多方面的长远的评价机制;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机会参与决策,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给教师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同时,也可发挥学校工会的作用,关爱教师的生活,适当开展文娱活动,既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又可创造教师情感交流的机会,使教师的因压力产生的消极情绪得以及时消解。

(三)教师个人层面,教师本人要正视压力,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方法缓解工作压力,降低工作懈怠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才能产生作用,“心病还需心药医”。研究发现,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6],而通过改变认知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缓解压力对教师倦怠的影响[7]。因此,面对压力,教师首先要有乐观应对的态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期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工作有正确的认知态度,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理想,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工作压力;在调整认知的同时,积极建立和维护牢固的社会支持系统,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获得理解;还可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减小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如静坐冥想、欣赏音乐、看幽默剧、与大自然接触、运动锻炼、写日记或博客、与人交谈、充分睡眠等。

五、结语

压力是个体对各种刺激做出的生理、心理、行为反应的综合模式。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也是人的心理健康必需的条件。感觉剥夺实验表明,由于缺乏相应的刺激,人会百无聊赖,甚至患上心理和精神疾病。它的作用规律与动机强度是一样,即适当的压力才会有最好的工作效率,过小或过大都会降低工作效率。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除了与社会环境和学校管理有关外,还跟教师个人的认识和能力是有关的。因此,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应为此做出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1]徐富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1(3):195-197.

[2]张锐,林琳.国外教师压力源研究的新进展[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128-130.

[3]朱从书,早继亮,刘加霞.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2(3):50-54.

[4]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5]许莹.农村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3,32(6):38-41.

[6]刘启珍.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J].教育评论,1998(2):22-24.

[7]刘晓明,王丽荣,金宏章,等.职业压力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537-539.

猜你喜欢
因子研究工作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影响因子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