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南 何淑香 沈红蕾
1.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600; 2.上海市松江区永丰幼儿园 上海 201600)
我们于2013年6月,对松江区两个街道11所幼儿园3~6岁2 692名儿童进行了体格检查,并分析了本地和外地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结果如下。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永丰两个街道4所公立幼儿园和7所私立幼儿园3~6岁2 692名儿童,其中本地儿童854名,外来儿童1 838名;男性1 320名,女性1 372名。
本地儿童指有上海户籍,长期居住在本区域的儿童;外来儿童是指非上海户籍,在本区居住6个月以上并在本区内幼儿园就读的儿童。
1.2.1 评价方法
采用“全国正常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方法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由经过培训的专职儿保人员测量、统计,用百分位法的七等级评价。男女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以第3、10、20、50、80、97百分位数为基准,分别用﹤P3、P3-10、P10-20、P20-50、P50-80、P80-97、﹥ P97表示检查结果。
1.2.2 评价标准
以《上海市郊区0~6岁男(女)儿童体格发育五项指标评价参考值(2005年)》中的儿童年龄别体重(WFA)、年龄别身高(HFA)及身高别体重(WFH)值为标准进行评价。营养不良按年龄测体重、按身高测体重两项均低于同性别第10百分位数以下,5岁以下中重度营养不良还需参考WHO标准。单纯性肥胖按身高测体重参考WHO标准,数值在等于或超过同性别身高体重标准20%范围(分为轻、中、重度)。生长迟缓为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均值减去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数以下。
2 692名两地儿童体重百分位数集中在P50~P80之间,本地男童人数最多为P20~P50组,外来男童最多为P50~P80组;本地女童人数最多为P50~P80组;外来女童最高为P50~P80组。外来男童体重P3-10组、P10-20组、P20-50组人数超过本地儿童(P<0.05);外来女童体重P3-10组、P10-20组、P20-50组人数超过本地儿童(P<0.05)。>P97组人数本地超过外来儿童(P<0.01),见表1。
表1 3~6岁两地儿童体重等级评价结果 [n(%)]
2 692名本地和外来儿童身高百分位数集中在P50~P97之间,本地男童人数最多为P80~P97组,外来男童最多为P50~P80组;本地女童人数最多为P80~P97组,外来女童最多为P50~P80组。外来男童身高P3-10组、P20-50组人数超过本地儿童,P80-97组、>P97组本地超过外来儿童(P<0.01);外来女童身高P10-20组、P50-80组人数超过本地儿童(P<0.05)。P80-97组本地儿童超过外来儿童(P<0.01),见表2。
表2 3~6岁本地与外来儿童身高等级评价结果 [n(%)]
轻度营养不良组外来儿童人数超过本地儿童(P<0.01)。重度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单纯性肥胖人数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地儿童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比较 (n)
有资料表明[1],部分年龄段沪籍男童身高和体重大于非沪籍男童。分析松江区7所幼儿园3~6岁儿童体格资料,体重百分位数本地和外来儿童比较集中在P50-80组,而身高百分位数本地儿童集中在P80-97组,外来儿童集中在P50-80段,本地儿童身高平均水平要高于外来儿童。而且本地儿童身高明显高于《上海市郊区0~6岁男(女)儿童体格发育五项指标评价参考值(2005年)》的标准,这与每26年来男、女平均身高增幅为6.5和4.7cm的资料吻合[2]。外来男女儿童体重低百分位段人数均低于本地儿童;本地儿童身高高于外来儿童,男女儿童部分百分位数组差异明显;外来儿童轻度营养不良人数多于本地儿童,其他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无差异。其原因一方面是外来来沪家庭在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父母文化素质、保健水平、子女数量等方面与本地家庭存在较大差别,儿童营养水平普遍要低于本地儿童,所以外来儿童在体重和身高发育弱于本地儿童。另一方面,外来儿童大多集中在民办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营养膳食、卫生条件、保健能力各方面条件均不如公立幼儿园,外来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又受到一定影响,这与梁茂萍、董素华等人调查公立私立幼儿园的结果一致。而在营养状况评价中仅有轻度营养不良外来儿童多于本地,说明外来儿童总体营养状况较好,这与国内部分调查存在不一致[3-4]。
儿童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内分泌)和环境因素(包括营养、疾病、理化因素及生活环境)的影响[5]。除了遗传因素外,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生活环境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外来儿童除了在家庭中应加强营养、运动锻炼外,在幼儿园期间更应重视膳食调整和健康保健。政府应对民办幼儿园给予政策倾斜,让外来儿童享有与本地儿童同样的待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应将民办幼儿园作为儿童保健的重点场所,加强对保健教师的指导和对重点儿童的干预。
[1] 刘宇, 杨谋冰, 林绮频, 等. 上海市某团队户籍和非户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对比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 2012,10(24): 1-3.
[2] 季成叶, 胡佩瑾, 何忠虎. 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及其公共卫生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2:126-131.
[3] 梁茂萍, 李文珍, 姜冰, 等. 茂名市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13):1 677-1 678.
[4] 董素华. 公立、私立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5): 631-632.
[5] 杜玉开, 张静. 妇幼保健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