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2014)》发布会及报告解读

2014-10-23 08:11嘉宾致辞
银行家 2014年10期
关键词:竞争力商业银行资产

嘉宾致辞

夏 斌:

从2004年开始,《银行家》杂志率先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评价。加上2003年进行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我们在商业银行评价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得到了银行业内的普遍认同,在中国银行业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竞争力,就意味着高低、强弱、大小这样的相对数,就需要排个名次。但作为专业媒体,我们希望能发挥专业优势和第三只眼睛的监督作用,来科学地评价银行,让银行家们发现各自的差距,相互学习,真正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独门技艺,特色化也日趋明显。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真实地记录了中国金融业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从历年竞争力评价的结果,我们看到了商业银行改革快慢的影响,看到了商业银行对以资本充足率监管核心的监管适应能力,也看到了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政策变化的预判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看到了商业银行对客户结构以及客户需求变化的创新能力,看到了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反应能力,也看到了商业银行对中国整个金融生态变化(如2005年开始的短期融资债等债务工具发展、信托及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应变能力。

本次评价工作是在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方法论和评价指标上都没有大的变化。不同的是2013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经济增速回落、银行不良资产回升、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持续发酵、流动性冲击加剧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互联网金融咄咄逼人、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新监管措施正式实施。这些变化都体现在竞争力的变化上,有些体现在财务评价的结果上,有些可能体现在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上。

当然,任何评价工作不可能完美无缺,银行评价是一项需要持续改进的长期工作。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银行能提高透明度、让我们的评价工作有更多更详细的数据。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本刊编委会主任)

专家解读

欧明刚:《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2014)》内容简介

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本次竞争力评价的基本内容。本次评价是基于2013年的数据和表现来进行评价的。2013年中国银行业面临着经济增速回落,监管进一步加强,利率市场化加快,互联网金融咄咄逼人等多重压力。

先从财务评价指标来看。(1)资本充足性。资本充足率仍维持较高水平,但资本补充的压力非常巨大。从结构上来看,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普遍高于股份制银行,这可能是股份制银行资产扩张的速度要快于大型银行。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尽管也保持比较高的水准,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补充渠道较少而采取审慎措施的结果。而且有意思的是情况是,在城商行中,资本充足性具有规模特点,资产规模大于2000亿元的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普遍要低一些。(2)资产质量。2012年是不良资产余额在上升,但是2013年是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双双回升。与2012年相同的一点是,东部地区的城商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平均值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值得关注的是,不良资产率回升的态势已经从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传递,这在数据上是能够得到支持的。贷款集中度指标是城商行比较头疼的问题,但这几年由于政府强调整顿平台相关的要求,所以城商行的贷款集中度指标已经降下来了。(3)盈利性。总体来看,银行业的税后利润在增长,但增速是在下降的。其特征与往年类似,城商行快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全国性商业银行当中,规模较小的银行快于规模较大的银行。在全国性银行当中,在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当中有6家是上升的,但是有11家是下降的。城商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整体水平也在下降,在城商行当中也有明显的规模特征和地域特征。与2012年相比,有11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城商行的成本收入比有一定上升,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城商行在IT方面的投入有所上升,员工激励方面也有增加。(4)流动性。2013年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震惊了整个银行业,从数据上来看,城商行比大银行还要更加审慎一些。但从银行的负债方来看,存款的压力越来越大,看来互联网金融的分流很大。

核心竞争能力主要在转型上比拼。(1)战略。目前我们的银行业由于各方压力的存在,银行转型成为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如何来转,这就推动了很多银行实行新的战略调整。我们发现银行的战略调整与前些年不太一样,各行的努力方向稍有不同,各自开始抓住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但是城商行的战略里面依旧存在一个问题,始终跟着大银行在跑,特色不足。(2)从公司治理来讲,公司治理形式要件越来越多的银行得到了满足,但银行高管的任免在很多银行仍看到强烈的行政色彩,特别是不少地方政府控股的银行成为当地安排官员的场所。(3)从风险管理来讲,行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在提高,但问题是风险管理的难度在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不良资产上升,在经济上升时期建立起来的风险管理体系开始接受市场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出现了许多系统性风险,如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应对这些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模型以及人才方面的储备还不够。一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不足开始显现。(4)IT建设。在监管部门的外在压力和银行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双重作用下,不论何种规模的银行都意识到IT建设的重要性,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加强了IT系统建设、灾备中心建设,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强化对业务与管理的支持功能。但在系统的稳定性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持性方面仍然存在明显不足,一些银行没有IT规划,而只做一些零敲碎打、修修补补的IT投入。(5)产品与服务。在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是近年来银行竞争的焦点。从产品创新来看,尽管种类很多,但在2013年,基本上归纳为基于互联网的和基于监管套利的。由于基于监管套利的创新有非常强的模仿性,也易触犯监管调整。如何创造出同行不易复制的创新是银行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从多年银行竞争力比较来看,大凡战略上看得准、投入较早的产品不易被摸仿,即使被模仿,也不容易被超越。(6)从市场影响力来看,从资产规模、存款规模这些指标,大型银行仍然处于明显优势地位。但在某些细分业务领域、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业务里面,如债券市场的承销业务、基金代销业务,互联网金融,理财业务,一些小银行做得比较有特色,找到了细分市场的竞争能力。(7)从人力资源来讲,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高端人才不足的问题。随着银行经营进入新阶段,银行经营从粗放走向精细,技术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仍然不足。二是薪酬激励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银行业是靠较高的薪酬水平和增长潜力来吸引优秀人才的。但目前的在盈利能力增速下降的前提下,以薪酬为主导的激励政策可能难以为继,银行必须寻找新的人力资源竞争策略。未来银行的人才竞争可能更多的应关注文化因素。

最后,谈一点个人对未来银行竞争的看法。个人认为,应当确立以制度为基础,以人才为关键的技术领先战略。经过10多年持续地观察,我们觉得好的管理团队,以及团队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只有好的管理团队才能制定好的发展战略。但好的发展战略,最终需要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和执行,而执行力的提升需要有好的员工、好的机制和好的文化。目前银行正在从粗放时代走向精细时代,需要从精细化管理上入手,向特色经营、压缩成本、扩宽渠道、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去努力,提升银行管理技术要竞争能力。这些,就需要IT技术和人才的进一步投入和良好使用。

(作者系本刊副主编,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课题组副组长)

刘煜辉:好银行的标准以及未来银行业转型方向

评价一家银行好坏的最基础的维度是这家银行是不是能够给股东带来长久持续的高回报,如果我们把一家银行的ROE水平做一个财务分解,大体上决定这家银行的竞争力是来自于三个方向的:息差、资产周转率、杠杆率。

怎样提高我们的息差,这实际上是衡量一个银行资产的能力。

对银行来讲,如果你要找到高收益回报的资产方向,则一定要往下沉,去做那些没有得到满足的80%那部分的金融需求,只有这样银行才能找到自己的议价能力。应该说很多的银行都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但是成功的模式并不是特别多,核心的原因是银行没有掌握足够的定价能力。过去我们做信用靠的主要是单个抵押品做信用,这样一个模式虽然可以做得很快,但是从风险和收益的角度来讲是不匹配的,生命周期空间是不匹配的。从最近的情况来看,中国商业银行的软肋来自于外部组织,也就是我们过去两年看到的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金融。从阿里的角度看,它要替代的恰恰是我们传统信用领域最薄弱的环节,互联网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成为一个比现实的担保链条更实用的信息,这种模式本质上也是一种信用数据的集成和挖掘。

总之来讲,未来商业银行要提高息差只有一个方向,必须在数据上做文章,创新商业模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数据的能力就是一种资产创造的能力。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银行存在着天然的信息缺陷,我们的银行拥有丰富的结构性数据,比如说账户支付清算,但是我们银行缺的是非结构性数据,也就是代表客户体验性需求的交易行为,在过去的模式下银行忽略了这些信息,所以就成就了一批外部组织。

在美国大家并没有把互联网金融看成银行的一个天敌,因为美国的金融企业本身的数据挖掘能力就很强大,反而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探索解决投融资过程中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的两大难题。中国银行业的数据挖掘能力相对比较低,这给了像互联网公司这样一批外部组织迅速成长的空间,所以这种颠覆性的力量实际上是来自于银行自身。未来银行转型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自身的数据挖掘能力,寻找市场的蓝海,提高定价能力。

目前来看,中国银行业变革的时间窗口已经来临。因为越来越多的银行发现资产能力的短板已经成为制约银行未来成长最大的瓶颈,特别是在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存款的概念会逐步地淡化,而资金的概念会逐步地强化。资金的逻辑是价高者通吃,谁能持续地提供风险可控的高收益,谁就有能力获得与之匹配的资金。在这个逻辑下面,谁有创造、获得和管理资产的能力,谁就能获得超额的收益。这实际上是一种资产推动负债的过程。这种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资产立行”成为现在金融不可阻挡的趋势。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银行下一步面临的恰恰是文化的转型,从过去传统的被动负债型的信用文化向主动资产管理型的文化转型。

提高资产周转率,这实际上是美国模式的精华,即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如果能够提供给银行标准的资产证券化工具,建设资产证券化市场,银行可以在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下面继续稳健地营利。之所以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在过去十年进展缓慢,它的根本因素来自于银行的资产能力相对比较弱。我们银行目前所形成的庞大的存量资产中间可能相当一部分资产的收益是不能有效覆盖风险的,这类资产的证券化产品在市场上是卖不出去的。因此,过去十年制约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因素还是来自于银行本身。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资产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我们的银行为了保证比较高的ROE水平,在过去几年都走上了加杠杆的路上,这也是过去两年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非常繁荣的因素之一。

在这样一个框架中间我们就要问,未来的中国银行应该走向哪个方向?从2009年开始,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2009年以来,从银行财务的角度我们感知最明显的变化是一般性存款越来越短缺,银行现在为存款非常发愁。银行为什么一般性存款越来越短缺呢?我的认知,我觉得它的本质是一个宏观问题,从2009年开始中国的宏观条件悄然在发生变化,国民经济的两大基本账户——投资、储蓄的关系在逐步地恶化。2013年中国的投资率有可能上升到68%,也就是说2013年中国储蓄减掉投资不再是一个过剩的储蓄,而变成了负向缺口,相当于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在这一年发生了质的变化。2013年六七月份金融市场遇到的流动性冲击,实际上与这个宏观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投资额储蓄关系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从2012年开始进入趋势性下降,银行的外来性存款越来越难,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必然走向越来越依赖于同业和理财业务。在这样的宏观金融条件变化下,逼迫着银行的选择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精品银行和投行化。未来银行表内的成长空间越来越狭小了,只能向表外发展,也就是说理财和证券化会进入一个真正快速发展的时代。127号文的精髓就是“约束表内,释放表外”。

如果从银行ROE杜邦分解的结构式来看,监管套利加杠杆的路径被封杀的话,银行必然会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和主动资产管理能力,走“理财+证券化”的道路,保持和实现自己未来的竞争力。所以银行由原来被动地寻找监管套利为企业融资,转化为通过资产管理的方式进行主动投资来做业务,项目通过通道被设计成结构性的证券化产品,集团各类的产品可以对接银行理财计划出售,直接融资由此可能进入一个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的金融结构将逐步发生深刻的变化。

直接融资比例如果能够真正得到实质性地提高,中国的金融会进入一个货币少增,或者货币不增,但是信用增的状态。对银行来讲,意味着银行作为信用和债务中介的作用开始减弱,而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化成为大势所趋,也就是说,中国银行业主动资产管理的时代实际上已经开启。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几年的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大资管时代已经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间窗口中间,未来会看到平台、零售能力强的银行可能在新的一轮银行转型的竞争中成为时代的优胜者,只有具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实现大面积广泛交叉销售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客户的黏性,稳定银行的负债,并扩大银行的息差。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课题组副组长)

猜你喜欢
竞争力商业银行资产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