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董万福,付延军,李 华,张丽萍,张喜才,马艳华,金汉帅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吉林 132101)
吉林花猪是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克米洛夫猪为父本与东北民猪母猪杂交选育而成,于1978年完成品种育成。被1992年出版的《中国培育猪种》收录为优秀培育品种。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养猪规模化、工厂化、设备现代化的要求和饲养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人们对瘦肉的大量需求,吉林花猪的饲养量大幅锐减,几乎濒临灭绝,同时20多年间间断了各种生产性能的测定及系统选育。近些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猪肉的需求量在逐渐地增加。出于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及新时期市场的需求,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开始对肉质品质优良的吉林花猪重新收集,在现代条件下进行科学选育研究工作。因为现代的饲养环境、饲养设备、饲料营养及饲养技术等方面比当年育种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随着养猪科学的不断发展,在猪的繁殖中一些新的指标对猪的繁殖、肥育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收集的吉林花猪母猪的初产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目前吉林花猪繁殖性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以便为今后开展吉林花猪选育工作奠定基础。
材料来源于吉林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猪场收集的吉林花猪初产母猪的各项繁殖性能方面的数据。
发情母猪第3个发情期与吉林花猪成年公猪采用本交配种,情期内配种3次。配种23 d后用B超孕检,母猪全程在限位栏内单槽定量饲喂,自由饮水。产前7 d进入分娩舍产床,仔猪28日龄断奶,记录各项数据。
产仔数、断奶仔猪数均为6头以上进行统计, 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吉林花猪收集群依然保持了育成时发情明显、配种率和情期受胎率高及返情较低的优良特性。其配种率、情期受胎率和返情率分别达到94.44%、100%和5.88%。由于限位饲养及初
产的原因难产率达11.76%,略有些高。产程平均为3.8 h,较为正常,但标准差达到2.01 h,表明个体差异比较大。
窝产仔数达9.71头,与品种育成时无明显变化。因采用分娩产床进行分娩,20日龄和28日龄的仔猪育成率较高,达90.6%和89.26%。由于采用限位限饲,营养均衡合理,窝产活仔数和窝产健仔数达到8.76 头和7.71头。
收集群初生窝重平均达到11.17 kg和28日龄断奶平均窝重44.18 kg,平均初生个体重及断奶平均个体重分别为1.15 kg和5.83 kg,说明收集群体保持了本品种的良好的哺育能力。
表2 吉林花猪初产母猪产仔数量情况表
表3 吉林花猪哺乳期仔猪增重情况表
通过对目前吉林花猪收集群初产的各项繁殖性能的测定以及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吉林花猪20多年来依然保持该品种的优良特性,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在现代饲养条件下,一些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群体数量相对较少,今后通过扩大群体数量,将收集更多的相关的数据来完善这一繁殖性能的测定,以便更准确、更真实地反映目前吉林花猪的繁殖性能情况,为吉林花猪今后的选育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