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伟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椎侧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椎间盘行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成功,无一例术后感染、断钉或者断棒等情况的发生。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度分别为(17.5±2.1)°、(24.3±3.2)°,术后5个月随访为(27.7±3.1)°;术前、术后Cobb角度分别为(38.4±1.9)°、(27.1±2.9)°,术后5个月随访为(26.3±2.1)°;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患者JOA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11.3±1.1)分、(23.6±1.5)分;ODI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48.8±2.6)分、(24.5±1.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退变性脊柱侧弯;椎间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040-03
Clinical efficacy of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system for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scoliosis
HUANG Hua-wei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People′s Hospital of Pingx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Pingxiang 33705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scoliosis. Methods 2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scoli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0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The patients were received extirpat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k by using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system,and intervertebral fusion integr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operation of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and there was no one case with infection,breaking nail or breaking rod after operation.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lumbar lordosis angle was (17.5±2.1)°,(24.3±3.2)° respectively,postoperative follow-up for five months was (27.7±3.1)°;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bb angle was (38.4±1.9)°,(27.1±2.9)° respectively,postoperative follow-up for five months was (26.3±2.1)°;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P<0.05).JOA score in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was (11.3±1.1) and (23.6±1.5) respectively;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ODI score was (48.8±2.6) and (24.5±1.8) respectivel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JOA score and ODI score between preoperatation and postoperatation (P<0.05). Conclusion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system treating degenerative scoliosis has evident clinical effect,can reduce the pain and discomfort of patients,and alleviates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Key words]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system;Degenerative scoliosis;Disc;Clinical efficacy
临床上,老年人常出现患有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退变性脊柱侧弯指继发于腰椎关节和腰椎间盘退变的成人脊柱侧弯,症状通常表现为脊柱失稳、黄韧带肥厚和小关节增生的情况,还会伴有脊柱旋转、矢状面生理前凸、后凸性的减少或增加的情况[1-3],属于严重的退变性疾病,导致老年患者腰部疼痛和下肢疼痛,如长时间拖延治疗,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较多,可分为原发性和特发性。临床上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方法通常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椎管减压治疗、后路内固定治疗、单纯椎管减压治疗、前后路融合治疗等。对于退变性脊柱侧弯需要采取减轻神经压迫的方法,接着再对腰椎进行稳定和重建修复[4]。本文针对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45~77岁,平均63.7岁。X线检查显示有明显的退变性侧弯;再行MRT或CT检查,发现均有椎管狭窄现象,且严重程度不一。症状表现:患者均出现腰间下肢疼痛感,导致行走和站立不适,患者均长期服用了镇痛药物和进行了保守治疗,但疗效不明显。28例患者中,19例出现神经根刺激或知觉下降等神经损坏的现象,6例出现腰椎间盘右弯的现象,其余3例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使用Nash-Moe法对患者进行脊柱旋转畸形的分度,其中5例为0度,12例为Ⅰ度,11例为Ⅱ度。术前患者腰椎间前凸角角度均在20°左右,平均18.3°,Cobb角为45°左右,平均36.5°。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卧位,选取腰背位置的正中切口,将椎旁组织以及肌肉充分剥离开来,充分暴露脊柱侧弯节段椎板以及关节突等部位[5-7]。观察伤椎后确定具体位置,找好植入点后将椎弓根螺钉正确植入椎弓根内,于顶椎上下部位分别植入2根椎弓根螺钉,植入后再经X线对其照射,以保证植入准确。接着使用神经根管、全椎板、半椎板以及椎间孔进行减压;之后将并行椎间盘摘除,将融合椎间植骨;最后,根据腰椎生理屈曲度的情况连接钛棒,详细检查减压的情况,使用引流管将流体全部引流出去,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同时行常规引流,连续引流2 d。患者休息2周后开始拆线,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于硬板床休息,交代患者术后定期复查,并采取卧床的休息姿势。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脊椎前凸恢复情况,观察椎间Cobb角度是否有所改善,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腰腿疼痛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其中,JOA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等恢复得越好;ODI主要是通过10个问题构成的问卷调查表,具体包括旅游、社会生活、性生活、干扰睡眠、站立、坐位、步行、提物、生活自理、疼痛强度等10个方面情况,以6个选项作为每个问题的答案,5分为最高得分。如果患者对10个问题均做了回答,记分方法为:实际得分/50(最高得分)×100%;如果患者无法回答全部的问题,那么记分方法为:实际得分/45(最高可能得分)×100%,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有着越严重的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断钉、断棒等问题,无并发症。
2.2 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度及Cobb角度变化的比较
患者术后腰椎间前凸角度和Cobb角度均得到有效改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5个月进行随访,其腰椎前凸角度及Cobb角度有了更大的好转(P<0.05)(表1)。
表1 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度变化的比较(°,x±s)
与术前比较,*P<0.05
2.3 手术前后JOA、ODI评分的比较
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5个月随访评分有进一步的提高(P<0.05);术后患者ODI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术后5个月随访,ODI评分继续下降(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JOA、ODI评分的比较(分,x±s)
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退变性脊柱侧弯并不是由创伤性骨折或者肿瘤等原因引起的,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脊柱弯曲,主要是由腰椎骨关节或椎间盘的衰老退变引起[9-11]。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老化,腰椎间盘功能的退化,因此极易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弯,患病期间伴有全身性疼痛。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且极易引起并发症,因此,在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疼痛感等问题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才决定。对退变性脊柱侧弯采取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有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固定;手术重点在于矫正脊柱的侧弯处,以及阻止脊柱侧弯的继续发展,重建脊柱平衡[12]。本研究中,28例患者均出现有下肢疼痛、腰部疼痛的不适,有3例间歇跛行,对患者行X线、CT影像学诊断,再给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手术后患者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脊柱形态术后较术前有所好转(P<0.05),其中,患者术后腰椎间前凸角度和Cobb角度均得到有效改善,JOA评分较术前有所提高,ODI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瑞,徐林,张元智,等.Wallis腰椎非融合系统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3):2287-2291.
[2] 刘斌,尹东,王巧民,等.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技术:CoflexTM与Wallis临床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2455-2458.
[3] 巴雪峰,孙改生,凯瑟尔,等.应用Coflex棘突间置入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效果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3):1245-1247.
[4] 吴海龙,丁文元,申勇,等.退变性腰椎侧凸两侧椎间高度及关节突矢状角参数特点及其对侧凸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7):573-577.
[5] 郑杰.退变性脊柱侧弯分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0):3106-3108.
[6] 孔超,鲁世保,海涌,等.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对腰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4,12(1):1-4.
[7] Fu KM,Rhagavan P,Shaffrey CI,et al.Prevalence,severity,and impact of foraminal and canal stenosis among adults with degenerative scoliosis[J].Neurosurgery,2011,69(6):1181-1187.
[8] Radcliff KE,Orozco F,Molby N,et al.Is pelvic obliquity related to degenerative scoliosis?[J].Orthop Surg,2013,5(3):171-176.
[9] 丁文元,吴海龙,申勇,等.退变性脊柱侧凸椎间盘-终板退变与骨性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23-1127.
[10] 周志刚,李志忠,焦根龙,等.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0):45-46.
[11] Deukmedjian AR,Ahmadian A,Bach K,et al.Minimally invasive lateral approach for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lessons learned[J].Neurosurg Focus,2013,35(2):E4.
[12] 吴叶,卜国云,商卫林,等.退变性腰椎侧弯发病机制及临床相关分析[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6):360-363.
(收稿日期:2014-07-11 本文编辑:郭静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45~77岁,平均63.7岁。X线检查显示有明显的退变性侧弯;再行MRT或CT检查,发现均有椎管狭窄现象,且严重程度不一。症状表现:患者均出现腰间下肢疼痛感,导致行走和站立不适,患者均长期服用了镇痛药物和进行了保守治疗,但疗效不明显。28例患者中,19例出现神经根刺激或知觉下降等神经损坏的现象,6例出现腰椎间盘右弯的现象,其余3例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使用Nash-Moe法对患者进行脊柱旋转畸形的分度,其中5例为0度,12例为Ⅰ度,11例为Ⅱ度。术前患者腰椎间前凸角角度均在20°左右,平均18.3°,Cobb角为45°左右,平均36.5°。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卧位,选取腰背位置的正中切口,将椎旁组织以及肌肉充分剥离开来,充分暴露脊柱侧弯节段椎板以及关节突等部位[5-7]。观察伤椎后确定具体位置,找好植入点后将椎弓根螺钉正确植入椎弓根内,于顶椎上下部位分别植入2根椎弓根螺钉,植入后再经X线对其照射,以保证植入准确。接着使用神经根管、全椎板、半椎板以及椎间孔进行减压;之后将并行椎间盘摘除,将融合椎间植骨;最后,根据腰椎生理屈曲度的情况连接钛棒,详细检查减压的情况,使用引流管将流体全部引流出去,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同时行常规引流,连续引流2 d。患者休息2周后开始拆线,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于硬板床休息,交代患者术后定期复查,并采取卧床的休息姿势。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脊椎前凸恢复情况,观察椎间Cobb角度是否有所改善,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腰腿疼痛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其中,JOA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等恢复得越好;ODI主要是通过10个问题构成的问卷调查表,具体包括旅游、社会生活、性生活、干扰睡眠、站立、坐位、步行、提物、生活自理、疼痛强度等10个方面情况,以6个选项作为每个问题的答案,5分为最高得分。如果患者对10个问题均做了回答,记分方法为:实际得分/50(最高得分)×100%;如果患者无法回答全部的问题,那么记分方法为:实际得分/45(最高可能得分)×100%,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有着越严重的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断钉、断棒等问题,无并发症。
2.2 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度及Cobb角度变化的比较
患者术后腰椎间前凸角度和Cobb角度均得到有效改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5个月进行随访,其腰椎前凸角度及Cobb角度有了更大的好转(P<0.05)(表1)。
表1 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度变化的比较(°,x±s)
与术前比较,*P<0.05
2.3 手术前后JOA、ODI评分的比较
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5个月随访评分有进一步的提高(P<0.05);术后患者ODI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术后5个月随访,ODI评分继续下降(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JOA、ODI评分的比较(分,x±s)
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退变性脊柱侧弯并不是由创伤性骨折或者肿瘤等原因引起的,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脊柱弯曲,主要是由腰椎骨关节或椎间盘的衰老退变引起[9-11]。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老化,腰椎间盘功能的退化,因此极易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弯,患病期间伴有全身性疼痛。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且极易引起并发症,因此,在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疼痛感等问题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才决定。对退变性脊柱侧弯采取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有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固定;手术重点在于矫正脊柱的侧弯处,以及阻止脊柱侧弯的继续发展,重建脊柱平衡[12]。本研究中,28例患者均出现有下肢疼痛、腰部疼痛的不适,有3例间歇跛行,对患者行X线、CT影像学诊断,再给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手术后患者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脊柱形态术后较术前有所好转(P<0.05),其中,患者术后腰椎间前凸角度和Cobb角度均得到有效改善,JOA评分较术前有所提高,ODI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瑞,徐林,张元智,等.Wallis腰椎非融合系统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3):2287-2291.
[2] 刘斌,尹东,王巧民,等.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技术:CoflexTM与Wallis临床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2455-2458.
[3] 巴雪峰,孙改生,凯瑟尔,等.应用Coflex棘突间置入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效果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3):1245-1247.
[4] 吴海龙,丁文元,申勇,等.退变性腰椎侧凸两侧椎间高度及关节突矢状角参数特点及其对侧凸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7):573-577.
[5] 郑杰.退变性脊柱侧弯分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0):3106-3108.
[6] 孔超,鲁世保,海涌,等.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对腰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4,12(1):1-4.
[7] Fu KM,Rhagavan P,Shaffrey CI,et al.Prevalence,severity,and impact of foraminal and canal stenosis among adults with degenerative scoliosis[J].Neurosurgery,2011,69(6):1181-1187.
[8] Radcliff KE,Orozco F,Molby N,et al.Is pelvic obliquity related to degenerative scoliosis?[J].Orthop Surg,2013,5(3):171-176.
[9] 丁文元,吴海龙,申勇,等.退变性脊柱侧凸椎间盘-终板退变与骨性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23-1127.
[10] 周志刚,李志忠,焦根龙,等.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0):45-46.
[11] Deukmedjian AR,Ahmadian A,Bach K,et al.Minimally invasive lateral approach for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lessons learned[J].Neurosurg Focus,2013,35(2):E4.
[12] 吴叶,卜国云,商卫林,等.退变性腰椎侧弯发病机制及临床相关分析[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6):360-363.
(收稿日期:2014-07-11 本文编辑:郭静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28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45~77岁,平均63.7岁。X线检查显示有明显的退变性侧弯;再行MRT或CT检查,发现均有椎管狭窄现象,且严重程度不一。症状表现:患者均出现腰间下肢疼痛感,导致行走和站立不适,患者均长期服用了镇痛药物和进行了保守治疗,但疗效不明显。28例患者中,19例出现神经根刺激或知觉下降等神经损坏的现象,6例出现腰椎间盘右弯的现象,其余3例有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使用Nash-Moe法对患者进行脊柱旋转畸形的分度,其中5例为0度,12例为Ⅰ度,11例为Ⅱ度。术前患者腰椎间前凸角角度均在20°左右,平均18.3°,Cobb角为45°左右,平均36.5°。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卧位,选取腰背位置的正中切口,将椎旁组织以及肌肉充分剥离开来,充分暴露脊柱侧弯节段椎板以及关节突等部位[5-7]。观察伤椎后确定具体位置,找好植入点后将椎弓根螺钉正确植入椎弓根内,于顶椎上下部位分别植入2根椎弓根螺钉,植入后再经X线对其照射,以保证植入准确。接着使用神经根管、全椎板、半椎板以及椎间孔进行减压;之后将并行椎间盘摘除,将融合椎间植骨;最后,根据腰椎生理屈曲度的情况连接钛棒,详细检查减压的情况,使用引流管将流体全部引流出去,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同时行常规引流,连续引流2 d。患者休息2周后开始拆线,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于硬板床休息,交代患者术后定期复查,并采取卧床的休息姿势。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及时观察患者的脊椎前凸恢复情况,观察椎间Cobb角度是否有所改善,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腰腿疼痛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其中,JOA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等恢复得越好;ODI主要是通过10个问题构成的问卷调查表,具体包括旅游、社会生活、性生活、干扰睡眠、站立、坐位、步行、提物、生活自理、疼痛强度等10个方面情况,以6个选项作为每个问题的答案,5分为最高得分。如果患者对10个问题均做了回答,记分方法为:实际得分/50(最高得分)×100%;如果患者无法回答全部的问题,那么记分方法为:实际得分/45(最高可能得分)×100%,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有着越严重的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断钉、断棒等问题,无并发症。
2.2 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度及Cobb角度变化的比较
患者术后腰椎间前凸角度和Cobb角度均得到有效改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5个月进行随访,其腰椎前凸角度及Cobb角度有了更大的好转(P<0.05)(表1)。
表1 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度变化的比较(°,x±s)
与术前比较,*P<0.05
2.3 手术前后JOA、ODI评分的比较
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5个月随访评分有进一步的提高(P<0.05);术后患者ODI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术后5个月随访,ODI评分继续下降(P<0.05)(表2)。
表2 手术前后JOA、ODI评分的比较(分,x±s)
与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退变性脊柱侧弯并不是由创伤性骨折或者肿瘤等原因引起的,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脊柱弯曲,主要是由腰椎骨关节或椎间盘的衰老退变引起[9-11]。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老化,腰椎间盘功能的退化,因此极易发生退变性脊柱侧弯,患病期间伴有全身性疼痛。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且极易引起并发症,因此,在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疼痛感等问题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才决定。对退变性脊柱侧弯采取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有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固定;手术重点在于矫正脊柱的侧弯处,以及阻止脊柱侧弯的继续发展,重建脊柱平衡[12]。本研究中,28例患者均出现有下肢疼痛、腰部疼痛的不适,有3例间歇跛行,对患者行X线、CT影像学诊断,再给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手术后患者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脊柱形态术后较术前有所好转(P<0.05),其中,患者术后腰椎间前凸角度和Cobb角度均得到有效改善,JOA评分较术前有所提高,ODI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瑞,徐林,张元智,等.Wallis腰椎非融合系统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3):2287-2291.
[2] 刘斌,尹东,王巧民,等.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技术:CoflexTM与Wallis临床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2455-2458.
[3] 巴雪峰,孙改生,凯瑟尔,等.应用Coflex棘突间置入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效果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3):1245-1247.
[4] 吴海龙,丁文元,申勇,等.退变性腰椎侧凸两侧椎间高度及关节突矢状角参数特点及其对侧凸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7):573-577.
[5] 郑杰.退变性脊柱侧弯分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0):3106-3108.
[6] 孔超,鲁世保,海涌,等.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对腰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4,12(1):1-4.
[7] Fu KM,Rhagavan P,Shaffrey CI,et al.Prevalence,severity,and impact of foraminal and canal stenosis among adults with degenerative scoliosis[J].Neurosurgery,2011,69(6):1181-1187.
[8] Radcliff KE,Orozco F,Molby N,et al.Is pelvic obliquity related to degenerative scoliosis?[J].Orthop Surg,2013,5(3):171-176.
[9] 丁文元,吴海龙,申勇,等.退变性脊柱侧凸椎间盘-终板退变与骨性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23-1127.
[10] 周志刚,李志忠,焦根龙,等.后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0):45-46.
[11] Deukmedjian AR,Ahmadian A,Bach K,et al.Minimally invasive lateral approach for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lessons learned[J].Neurosurg Focus,2013,35(2):E4.
[12] 吴叶,卜国云,商卫林,等.退变性腰椎侧弯发病机制及临床相关分析[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6):360-363.
(收稿日期:2014-07-11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