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艺术具有易于复制传播、媒介自由组合、触动不同感官和即时交流互动的特征。在大学课堂上如何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指导学生进行新媒体艺术创作,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合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艺术品反映的是人类不同时间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从这点来看,艺术的实质可以看作是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延续和创新。新媒体艺术的媒介即是艺术的载体又是传播的媒体。它将艺术创作和媒体传播融为一体。无论是影像作品或是交互艺术作品,用数字技术完成的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本身已经具备了易于传播的特性。同时触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官的新媒体互动作品丰富了人们的心理体验。新媒体艺术这种不同于传统艺术的特质为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1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通常是指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1]20世纪60年代的科技和媒体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推动了新媒体艺术的诞生。在新媒体和新技术全球化的今天思考传统艺术门类,新媒体艺术在创作方式、载体传播、展示交流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
第一,任意复制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品的手工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价值之一在于其难以复制,并且复制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难和原作相比拟。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复制变得容易和快速,一张底片可以冲印多张照片,甚至是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正是为了被复制而被创造。[2]原作和复制品变得没有区别,传统的艺术作品独一无二的特性被打破。同时,数字复制技术强化了艺术作品的展出机会,并获得了更大的商业价值。例如,电影作品就是通过复制获得巨大的利润的典型例子。复制的影片不仅能够在影院媒体中播放,而且能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再次展映获利。部分影片在展映期过后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下载和自由收藏,大大提升了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自由组合的艺术媒介。新媒体艺术扩大了艺术媒介的范畴,任何媒介都可以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将不同媒介进行组合创作和观念表达,不同内容的媒介通过组合产生了新的内涵。例如,电影作品中,毫不相关的影像内容和声音内容通过组合产生新的意义。同时,艺术家也利用自然媒介和人造媒介进行组合创作。例如,香港城市大学媒体艺术教授杰弗里·肖(JEFFRY SHOW)1996年创作的新媒体交互作品《洞穴》(CAVE)中,艺术家利用木头人和影像作为媒介,通过摆动木头人来控制投射到周围的影像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1]
第三,跨越艺术家和观众的界限。艺术作品是搭建艺术家和观众的媒介,传统艺术中的观众往往无法直接了解艺术家的意图。利用网络技术完成和传播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实现了观众和艺术家的直接和即时的交流。同时,新媒体技术削平了艺术创作的门槛,观众也可能成为创作者,创作者通过网络发布和展示艺术作品大大提高了其艺术作品的影响力。在交互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中,观众和艺术作品进行直接的互动,观众的行为甚至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2 新媒体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式研究
我们处在一个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无处不在的时代。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传播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中国传统文化也正通过新媒体被无限地传播和肆意的解读。但是,新媒体网络碎片化的特点往往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曲解和误读。如何将新媒体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两者融合在一起,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关键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符号、语言文字、美术造型、动作表演等都可能成为创作源泉。而置于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新媒体艺术,既继承了观念艺术的创作理念,同时又和现代科技和传播媒体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和传统的造型艺术创作不同,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核心是创作者创作观念的建立,而媒介和技术则是实现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载体和手段。笔者在最近两年大学的新媒体艺术课程的专业教学中,尝试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帮助学生从中自主探索和建立艺术语言。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遵循“观念——媒介——表达——反馈”逐层递进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过程,观念的建立可以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建立观念并不是照搬传统思想,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的独立思考。例如,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的反思,也可以是中西文化某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和思考等。观念形成以后,开始思考和寻找作品的载体媒介,媒介涵盖了几乎所有自然或人造物体,鼓励学生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媒介进行创作。媒介的选择必须考虑其感知方式。例如,视觉形态的媒介、声音媒介、气味媒介、触感媒介等等。从观念的形成到创作媒介的实施是个漫长的磨合过程,不同的媒介组合能引发不同问题的探讨。而从媒介到表达则是艺术创作的关键,艺术家的观念和问题是否融入作品,如果是交互作品,互动的方式如何,观众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感受,都是在表达阶段进行的考虑和尝试。反馈是作品完成阶段的探讨和检验,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对每件作品提出完善意见,分享每个人对作品的感受并最终实现作品。在教学实践的反馈中,关于新媒体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具体方式,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创作角度。
第一,融合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视角。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包括了中国的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并融入了两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三者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它诠释了中国人的个人之间,人与群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在具体教学中。例如,有学生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出发,运用数字技术以中国水墨的形式创作出系列颇具韵味的平面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哲学思考。有的学生结合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镜面、水以及赤青黄黑白五色为媒介创作出镜面装置作品,表达作者对中国独有的五色哲学观的思考。
第二,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视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由中国人创造,反映中国人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它涉及了宗教、哲学、历史和艺术等诸多领域。在教学环节中,有学生借助中国传统服饰旗袍为创作元素,运用新媒体技术以剪影的方式对旗袍元素进行了重新诠释,试图探讨穿越千年的中国人的独特审美中的共性。endprint
第三,融合中国传统艺术的视角。中国传统艺术包括了中国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建筑、园林、民间美术、工艺美术等等。中国传统的艺术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东方审美和情趣。从以自然为载体媒介的手工创作到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新媒体创作,新媒体艺术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例如,有学生受到剪纸艺术启发,以蝴蝶形剪纸和光媒介组合在一起创作了“蝴蝶效应”的装置艺术作品,作者试图呈现了微小变革下的连锁反应。有的学生受中国水墨绘画的启发,尝试以慢镜头影像的记录方式展现水墨交融的状态,通过液体媒介展现中国传统绘画的水墨韵味。
第四,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无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国文化同样面临着选择和被选择的命运。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创作思考。例如,有学生从中国丧葬文化观念出发,运用数字技术创作了一组平面作品,画面内容为行中式葬礼的西方人,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的思考。有学生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中,将中国文化、欧美文化和非洲文化视觉元素全部装进了一个方形暗箱中,观众透过一个方孔可以看到暗箱中内容。作者呈现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现象。在另一件学生的装置艺术作品中,将中国皮影戏角色装进了一个哥特式风格的欧洲建筑里,透过建筑的窗户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皮影,作品引发了观众对于面临消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研究新媒体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方式,并不是在艺术创作中直接照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造型元素。而是研究如何在大学课堂上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笔者通过艺术教学的实践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丰富了学生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瓦尔特·本雅明(德).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宫承波.新媒体文化的生存悖论审视[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作者简介:彭欣,男,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