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专业教学课堂团队化运行程序中激活学生“职业正能量”

2014-10-22 00:44沈真波
艺术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构建

摘 要:“团队化”的设计教学课堂就是“构建”成一个设计企业的业务团队。“团队精神”实质就是一种“职业正能量”,让学生置身于课堂团队化的“实施过程”,才能激活“职业正能量”。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题团队化;职业正能量;运行程序;构建

0 导言

2013年06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激活年轻人的“职业正能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为了更好生存,会更加重视品牌形象的设计和广告宣传。现在,许多大型企业都委托猎头公司对人才展开搜捕行动,具有“职业品质”的人才会被“疯狂猎捕”。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合作是指这样一种互动形式,在广义说,所有社会生活都以合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合作,社会不可能存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企业所急需设计人才具有“职业正能量”。

团队化的设计教学课堂就是将教师的教学课堂构建成企业的业务团队,从团队管理的视角去经营设计教学课堂。这个课堂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并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能让学生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地获得设计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有效激活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正能量”。我们在研究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或管理模式时,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实战中去检验和修正,而实施过程就是实战,让学生置身课堂团队化的“实施过程”,才能激发他们对职业情景的兴趣,才能激活“职业正能量”。

1 概念和观点

下面所涉及的概念,已早有定义,还是众所周知。但作者想从论证“主题”的视角来解释,以表明观点,以求活用。

(1)职业正能量。正能量是指人们表现出的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笔者依据文章论述需要和对正能量概念的理解,将职业正能量解释为:人们在自己的职业领域所表现出的合作、交流、创新、奉献的精神和能力。正能量一词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而人的意念力来自于我们内在的能量场,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能增加人生的正能量。[1](2)团队及教学法。团队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不同的个体以共同的有价值的目标、目的和任务为方向,发生动态的、相互依赖的、灵活应变的互动,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角色或职能,而且其作为团队成员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2]团队化教学是以学生合作性、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主,以任务目标为使命,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元化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分析问题的困难,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享受完成任务的荣誉。 (3)团队精神与职业正能量的关系。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到底的精神。笔者认为“团队精神”实质就是一种“职业正能量”,前者是后者的主体。团队精神坚持协同合作,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贵在激发成员的“职业正能量”,创造出最优的效益。

2 内容和重点

(1)输入阶段。1)表达心情:教师要适时积极引导各团队成员大胆表达“此刻学习心情,时刻振奋学生精神状态。2)设定主题: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并制定不同的专业“主题”。例如,主题关键词、任务目标等等。 (2)融合阶段。1)感受独立:教师可提供一些资料,再由各团队成员“独立搜集整理。让成员获得初期的感性认识。2)体验合作:教师提出问题,各团队“合作”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激发其设计思维,并尝试解决问题。3)深入合作:根据预设问题,各团队成员交流感性认识互相启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4)展示成果:各团队要向全体成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要鼓励各团队进行多样化成果展示。5)评价成果:可先由各团队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及时给予反馈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深化认知。 (3)输出阶段。1)系统传授:教师要依据“主题”进行总结归纳、系统讲解,向各成员“输出”系统的、正确的认知。2)具体应用:教师要将成果应用到设计专业实践中,检验成果“有效性”,使“成果”得以深化和完善。

3 原理和架构

(1)教育学原理。1)生成性教学法——动态式教学。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动态式”的教学形式,是哲学范畴中以过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它反对传统“预设性”教学形式,强调“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强调教学各要素平等对话、交流合作。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新问题,会经常出现超乎想象的新情况,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化解。2)PBL教学法——问题式教学。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首创。它主张把学习内容和任务设置到“问题式”的情景中,要通过学习者之间交流合作来解决的问题。教师不给学生“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启发学生进行“问题式思考”,教师既是学习过程的主持者,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又是参与者,教师要积极地、平等地参与学生讨论,并进行评价。 (2)心理学原理。1)建构主义学习——情景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进行“情景建构”的过程,包含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这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学习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与其他人交流分享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而是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协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对知识加以修正。2)需求层次原理——需要式学习。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学习知识满足了人的社会归宿感、自尊和自我实现三个层次的需求。 (3)管理学原理。1)组织行为学——协作式管理。组织行为学将团队归纳为四种类型,其中的多功能团队定义为:它能使组织内部甚至组织之间各领域的人相互交换信息、提出新想法、解决问题并且沟通复杂的任务。一个人要完成某种任务,往往会有很多阻碍,团结协作可以清除阻。通过团队合作,个人能办到力所不及的事。2)博弈论——竞争式管理。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成为博弈行为。在这类行为中,参加斗争或竞争的各方各自具有不同的目标或利益。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endprint

4 目的和意义

(1)践行国家政策,助力设计类职业教育发展。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三对接”。本文就是以此政策为导向和切入点进行的选题和研究。设计类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新环境下的人才培养定位。我们的教学工作要着力推动“三对接”,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着力实现艺术设计课堂教学团队化,激活“职业正能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职业环境”,为企业培养优秀的“职业”设计人才,助力设计类职业教育发展。 (2)激活学生的“职业正能量”,服务企业岗位需求,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有人曾经问苹果的前CEO乔布斯“你的所有才能归功于善于发现人才吗?”乔布斯说:“并不只是发现人才。在招到人才后,你要建设一个团队氛围,让人们都感到他们周围都围绕着跟他一样有才能的人,而且工作是第一的。就要他们知道,他们的工作成绩代表了一切”。我们要真正为学生构建“职业化”的课堂教学和管理过程,让学生之间随时随地“合作”学习设计专业知识,时刻体会和理解团队精神,激活学生的“职业正能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企业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良好的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以上论述说明我们任何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探索都要服务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并遵循这一原则不变。 (3)创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院教学体制深化改革。本文所研究的关键就是为学生提供符合“职业”需要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本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制定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意见》要求突出内涵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思路,鼓励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实现合作育人、共同发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紧缺应用型人才。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完全符合学院的《意见》内容和精神,希望对学院进一步教学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M].李磊,译.湖南:湖南文

艺出版社,2012:115-116.

[2] 周莹.团队过程的研究现状[J].人类工效学,2007(3):3-6.

[3] 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美).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38-139.

[4] 陈昌霞.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有效教学法研究——ANU Tom Kompas教学团队合作教学模式与“4P教学法”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2(4):3-5.

[5]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8):48.

[6] 丁娓娓.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批判性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3.

[7] 昝廷全,昝小娜.系统需求理论初探[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2):5.

作者简介:沈真波(1982—),男,黑龙江人,硕士,国际商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学和理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构建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全人教育理念下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前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中以项目教学促产学研结合的策略研究
应用型理念下创意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