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商贸条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2014-10-22 01:06李凌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9期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

内容摘要: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过30多年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也因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减弱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甚至出现了抑制现象。本文将生产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考虑到要素商贸条件中,通过世行的数据表明,要素商贸条件推动了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增长。因此提出,我国在短期内没有对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进行根本转变的需要,且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占据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依然很大,客观公正推动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增长,将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要素商贸条件 出口导向型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引言

纵观上世纪中后期亚洲的经济发展模式,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亚洲各国经济增长的主流方式,上世纪70年代以日本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后是以我国台湾地区及韩国等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同样取得了经济上的长足进展,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东南亚与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将此类经济增长方式推向了顶峰,并且取得了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及随后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都给出口导向型的亚洲经济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引发了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稳定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大讨论,以出口导向为增长模式的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一度成为争议话题。

研究意义

其实,本文更关注的是经济内生增长方面的研究,探索内生增长与净贸易条件之间的关系。而在以往的研究中,经济增长与相对价格冲击之间的关系受到比较大的重视,忽略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了更加客观、全面的衡量出口导向型经济中,作为出口部门的技术变化,和国际商品价格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需要全面引入要素商贸条件。从1997年到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考验与反思,因此,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要素商贸条件变动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及影响规模,成为了学术界热门的研究方向,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或增长优化转型模式也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要素商贸条件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现状

通过我国经济发展研究理论中现有的规律,可以看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离不开要素商贸条件的改善。一个国家的资源配置若要实现有效的利用,提高其应用的效率,达到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与要素商贸条件的向好有着直接的关系。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与经济的增长,可以使该国家有更多的优质资源投入到项目研发上来,技术的改进与革新是商业贸易产品质量提升的必经途径,因此该国可以获取更高的商业贸易出口价格,而更高的出口价格也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直接作用于资源的优化升级,形成商业贸易的良性循环。

而经济增长与商业贸易条件之间的显著关系,还可以体现在要素与商品之间,如: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要素与商品(纯粹消费商品、消费与投资兼具的商品)的内生增长关系清晰地显示出商业贸易条件影响的增长,商业贸易条件的高低与消费品的专业化有着直接关系,二者越高,其增长率也会越高,反之则呈负相关关系。当然,短期商业贸易条件的下降会导致财富和收入的双下降效应,但长期的商业贸易条件下降,则不会有显著的关系,虽然商业贸易条件对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有正向效应,但是二者之间表现的关系并非是对称或线性的,商业贸易条件的向好对中心国家的积极效应并不表现的比边缘国家显著,甚至更加弱化。并且,在经过对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调查发现,人均真实的GDP和商业贸易条件之间也联系紧密,并且相互影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更容易受到商业贸易条件的冲击,如从韩国与日本在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同表现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端倪。因此,商贸条件稳定并受影响小的国家,其经济增长更为稳定持续,同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范围与力度也会更小。

通过2004年-2008年的五年间,对全球的94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要素商贸条件的波动呈正相关关系。但也有少数的研究认为要素商贸条件的波动与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关系,无论是单要素商贸条件还是双要素商贸条件,其波动只能是有利于初级产品的出口,但同时会抑制该国的经济增长,我国有部分研究者对1981年-2004年的我国出口导向型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的波动和商业贸易条件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甚至提出,虽然我国的商业贸易条件出现恶化的现象,但我国的经济增长步伐仍在持续。以上这些没有显著关系的研究,都缺少将技术变化纳入到研究因素中来,仅仅将商贸条件等价于净贸易条件,技术变动的因素没有进行充分考虑。

因此,本文以1997年到2008年亚洲经历的两次金融危机为研究分析的对象,从单要素商贸条件出发,尤其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单要素商贸条件的参考研究指标,分析了其对于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作用,研究了其对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影响。因为,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出口型经济模式和投资型经济模式为主要拉动方式,近年来,我国也在探索经济模式的发展转型方式,因此,本文研究要素商贸条件推动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推动,将对于是否应当坚持要素发展模式,还是进行根本性的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要素商贸条件的趋势变化及影响分析

当前我国的要素商贸条件分述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价格贸易条件,或称为净贸易条件,是指该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这类商贸条件没有将投入与产出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而只是以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的价值作为参考,估算比较粗略;其二,收入贸易条件,其考虑的主要是出口对于进口的购买力,计算的方式是出口的数量乘以净贸易条件,这类概念将产出数量考虑进去了,但却忽略了投入数量的变化,也算是对净贸易条件进行了一定的改善;其三,即本文所要论述的单要素商贸条件,其计算方式是以出口中某要素的生产率乘以净贸易条件,其本质不离开净贸易条件,其所体现的是该国的单位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出口商品所能具备的购买力,这一概念比较完善,其所体现的经济内容也更加客观合理,衡量该国出口劳动生产率的效益,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同时,由于技术进步的积极应用与探索,即使该国的净贸易条件下降,也并不一定会导致单要素商贸条件的下降,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优势,完全可以抵消净贸易下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所以,我国出口价格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单要素商贸条件的下降。endprint

从中可以看出,单要素商贸条件对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重要性,其对于出口部门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有效地抵消了净贸易条件下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起到了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作用。而单要素商贸条件的计算可以体现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但至今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统计研究相对匮乏,转而是以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或全员劳动生产率来进行评估的。但劳动生产率的评估忽略了其他要素的投入增长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或者可以说高估了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此外,有些出口导向型的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数据虽然被统计出来了,但并不一定是源自该部门的内部数据,有可能是其他部门的投入起到了改善的作用。因此,为了对单要素商贸条件进行修正,可以使用全要素生产率来取代一般性的劳动生产率,这样可以更加到位地衡量出口导向型的出口部门生产率的真实情况。

全要素生产率一直被行业内的研究专家公认为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参考指标,是衡量技术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可以体现该国的投入-产出成本之外,还可以对规模、分配、技术三者的效率进行客观的反映。单要素商贸条件为净贸易条件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乘积,说明当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的单要素商贸条件指数增加时,该国的收入和福利也会相应地增加,同时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全面进步。因此可以知晓,对于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是依靠技术进步取得,还是依靠要素投入取得,可以用修正后的单要素商贸条件指数来加以确认,并且此类评估方式还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现实意义。

要素商贸条件的变动和技术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技术进步可以使得该国在一定投入数量的基础上增加净产出,而要素商贸条件同样如此。反之,当要素商贸条件出现恶化的情况时,会相应的导致该国所获得的净商品的数量出现下降。单要素商贸条件的变动已经将技术变动的成分纳入进来,因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式可以更加直观地体现技术变动和价格变动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本文结合已有的实证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的单要素商贸条件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单要素商贸条件对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依据为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检验方法,其运用的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已有的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的基础上,对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经济增长进行考察,将出口变量因素纳入进来,而其他一些研究则用商贸条件指数来替换出口变量因素,但考虑其方向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上述的函数研究方式忽略了单要素商贸条件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体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深入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基于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的单要素商贸条件的引入,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的净贸易条件评估中的不足,考察单要素商贸条件的影响,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因为,其传统的商贸条件并不能完全体现该国的经济发展是否遵循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所以,需要引入新的解释变量来衡量经济体的增长关系,即出口与经济体的增长是否呈现正相关关系。由于所研究的对象数据主要是以1997年和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对单要素商贸条件变动的影响,衡量此因素对于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起到了何种作用。因此,可以将两次金融危机设为虚拟变量来加以考察。

一般可以认为资本的增长与劳动力的深化,对于一个经济体有着积极的正向意义,可以明显地起到深化资本市场的作用,把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经济的作用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经济增长和出口有明显的关系,并且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正相关关系,间接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为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通过对1980年至2011年的数据分析,其中的数据计算都以2000年为基准,如出口数据、固定资本形式和人均GDP等,数据来源为世行的数据库,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亚洲新兴经济体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单要素商贸条件对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要素商贸条件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研究

从世行已有的经济增长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GDP增长与物质资本的累积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样与物质资本的累积呈正相关的关系,这得益于我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以往的发展中取得了稳定持续的增长,在此期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同样离不开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除了韩国的出口导向型模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够显著之外,其他亚洲国家的表现都与传统的评价保持高度的一致,而韩国也在整体上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单要素商贸条件体现着技术的进步水平,从亚洲新兴经济体近30年的发展中不难看出,出口导向型中的技术进步对商业贸易条件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出口水平,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单要素商贸条件对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在亚洲各国的影响表现并不相同,并且有着显著的区别,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菲律宾,其单要素商贸条件每增长1%,能带来0.3%的经济增长;而影响最为微弱的是新加坡,其单要素商贸条件每增长1%,能够带来的经济增长仅为0.02%,二者之间差距超过了15倍。从这些差距可以发现,单要素商贸条件的波动虽然可以推动技术的整体进步,促进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全面增长,但其增长值有些时候并没有期望的那么高。

从1997年到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来看,单要素商贸条件对各国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不尽相同,由于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恶化了单要素商贸条件的积极效应,使之对经济增长效应的推动显得较为微弱。在金融危机期间,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单要素商贸条件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表现的并不明显。尤其在200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的单要素商贸条件对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呈负相关,而以马来西亚、韩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甚至出现了单要素商贸条件严重抑制经济增长的情况发生,金融危机重创了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但从1997年与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来对比,后者由于单要素商贸条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前者要小得多,而我国在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也是后者要明显好于前者,充分说明了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单要素商贸条件对于推动我国的出口型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以上的论述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endprint

第一,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过去30多年之间,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已经形成了经济增长的惯性模式,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单纯的依靠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建立短期内难以实现,而是要依靠内需、投资和出口并重的经济增长模式。从我国经济增长在面对两次金融危机时的表现仍旧可以看出,以技术进步为单要素的商贸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正数,即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因而,以技术进步为要素的商贸条件推动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虽然有很大的争议,但不能否认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虽然国际需求会弱化我国的出口规模,形成消极影响,但要素商贸条件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仍旧可以起到持续发展的作用。

第二,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是和单要素商贸条件的变动保持一致的,即单要素商贸条件是起到了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效。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主流的表现为:随着单要素商贸条件的变动,经济增长是与之呈正相关关系的,并且单要素商贸条件对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是起着推动作用的,商业贸易条件的向好,无疑对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研究了以往的亚洲经济发展进程后,更加肯定了这一结论。因此,以技术进步为表现的单要素商贸条件可以有效的抑制净贸易条件的恶化,可以避免经济体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陷阱,主要的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可以促进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其主要表现在制造业当中。在30年前亚洲的制造业占总出口比重为78%左右,而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其比重已经明显提高了将近10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技术进步和单要素商贸条件的改善取得了进步,并同时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第三,当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时,其所标志性的变动即是商业贸易条件的波动,这些变化会传递到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当中,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因而所受到的冲击就更加明显,但受此类冲击时是一般性破坏还是创造性破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析。但在1997年和2008年的两次金融危机期间,亚洲新兴经济体所受到了经济冲击,其冲击对于单要素商贸条件和出口导向型增长之间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较大的差别。当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价格恶化逐步累积,并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即出口价格恶化的效应超过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就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抑制的作用,由于区域的出口价格下降和需求乏力,亚洲经济体的出口转而面向西方发达国家,以应对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我国同样如此,随着出口面向美国和欧盟,经济调整后更加强化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继而导致全球的生产与分销体系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了亚洲新兴经济体。

整体而言,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影响要小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形成的冲击并没有西方世界那么明显,除了出口价格的反弹之外,还与技术进步的单要素商贸条件的改善有很大的关系。正是由于单要素商贸条件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出口收益不断取得增长,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虽然收益放缓,但整体的增长趋势并没有停滞。因此,在短期内没有对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进行根本转变的需要,这也不符合经济增长稳定持续的现实条件。同时,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全球金融危机既是导致一般性破坏的因素,同样也是造成了创造性的破坏。

结论

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研究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分析。如何严谨、科学地评估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引入要素商贸条件的研究理念已经成为业内的焦点方向。

因此,评估要素商贸条件对于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对于我国无论坚持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还是经济转型发展方面的论证研究,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占据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依然很大,客观公正推动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增长,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治,扈涛.FDI导致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了吗?—基于微观贸易数据的GMM方法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1

2.贾立敏,王翔宇,孙立祥,周敏.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流量及流向研究[J].商业时代,2012.5(13)

3.杜晓蓉.单要素贸易条件对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型增长的影响[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6(90)

4.黄顺武,胡敏.贸易条件影响生产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3.1

5.周紫哲,魏冬.要素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与劳动报酬占比关系检验[J].商业时代,2014.4(10)

6.叶李伟.出口导向型经济与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10

作者简介:

李凌(1976-),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商务英语。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