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献资源利用最大化之探讨

2014-10-22 06:01徐建林余昕
关键词:资源建设利用

徐建林++余昕

摘 要:康巴文献馆是我馆着力打造的康巴文献特色资源中心,从2006年建立以来收藏了近两万余册件相关文献,其中不乏《平定两金川方略》《有泰驻藏日记》《西康建省记》、德格印经院全套雕版等珍贵文献。近年来文献馆的读者数量也不断增长,每年文献的流通量也不断提高,但还是与我们的希望有很大的差距。就其原因,康巴文献馆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如:资金、专业人才、对外宣传、服务方式等方面。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康巴文献馆才能真正成为康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基地。

关键词:资源建设;利用;特色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74-02

康巴文献馆是四川民族学院图书馆于2006年5月建立起来的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库。它集中了图书馆建馆以来收藏的所有康巴地区文献,包括汉文、藏文,涵盖了康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所有知识门类,有康巴地区各县县志,有有关康巴地区旅游、生态环境及风土人情的画册和音像资料,收藏了康巴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还有珍贵的《平定两金川方略》《有泰驻藏日记》、《西康建省记》等古籍线装书,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镇馆之宝——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的德格印经院全套雕版印刷资料,有著名的《甘珠尔》、《丹珠尔》藏文大藏经和文集类、丛书类、综合类,共1300余函,28万张。经过多年的精心收藏,康巴文献馆现共有馆藏19646册,4307种。同时,图书馆在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康巴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之下,着力打造出康巴文献资源数据库。现在,康巴文献馆已成为康巴地区康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康巴文化对外交流、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康巴文献馆的装修极具民族风格,其充满神秘色彩和宗教文化的藏式装修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来校指导、参观、考察、学习的领导和学者们,来此留影。本文就康巴文献馆现有馆藏纸质资源近几年来的读者利用情况作简要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方法,以便文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一、康巴文献馆资源利用的现状

康巴文献馆位于四川民族学院图书馆A区一楼,主要收藏社科类文献,其中K类(历史地理)25.39%,B类(哲学宗教)18.43%、I类(文学)17.90%,D类(政治法律)、H类(语言)、G类(教育)、J类(艺术),各约占5%。康巴文献馆为全院师生(教授是21人,副教授129,讲师209,助教15,其他教职工141,学生在校生8403人)及社会各界免费服务,每周开放35小时,节假日闭馆。通过近几年的借阅情况来看,康巴文献馆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本文统计了从2009年到2012年这几年的有关数据,发现来康巴文献馆的读者有从学生到教授的各层次人员,其中教授330人次,副教授410人次,讲师744人次,助教601人次,其他职工140人次,学生为11030人次,从借阅量来看,康巴文献馆的文献外借量逐年上涨,2009年共计借阅1828册次,2010年2654册次,2011年3574册次,2012年达5199册次。借阅量超过1000册次的有4类:I类,4140册次,占31.23%,K类,3468册次,占,26.16%,B类,1810册次,占13.66%,H类,1787册次,占13.48%,这4类占了总借阅量近85%。

二、康巴文献馆资源利用分析及存在的不足

从数据统计情况来看,学生读者来馆借阅的人次最高,为11030次,占总人次的83.21%,但我们从平均来馆次数上来看,教授来康巴文献馆借阅文献的平均次数排在第一位,平均每人来馆15.71次,副教授平均来馆3.17次,讲师及以下职称人员平均到馆4.19次,学生读者平均到馆仅为1.31次。这是4年的总情况,如果平均到每年,那这个数据还要除以4,这样看来,读者对康巴文献馆的文献利用是非常低的。再从图书周转率来看,这里我们首先对图书周转率的定义作一个说明,图书周转率的定义又很多种,在丁道谦著的《图书馆统计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是这样说的:“所谓图书周转率指标,指的是平均每本图书在一年中出借的次数,或者说是平均每本图书在一年中周转的次数。这种指标是用全馆的藏书数除全年图书借阅次数计算出来的”[1]。“这是个成功的定义”[2]。用公式表示:图书周转率=图书借阅总册次/藏书总册数*100%。通过这个公式我们算出康巴文献馆这4年来图书的周转率平均为16.87%,16.87%对于一个不到2万册的特色馆藏来说其周转率是非常低的。早在1984年于鸿儒就在《黑龙江图书馆》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周转率”的文章,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到很多图书馆的周转率情况都远远高于16.87%[3]。

通过对这两组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康巴文献馆存在着很多不足的方面:第一、馆藏文献不够丰富,现有馆藏难以满足读者们的文献实际需求;第二、康巴文献馆现有馆藏种类不多,仅4307种,复本量较大,超过3.56册,作为研究型馆藏,其复本量最好为0,“大学图书馆研究用书的收集工作,就只有采取“种多册少”的办法了,这也是图书馆科研用书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4]。第三、康巴文献馆文献虽然每年都多种渠道采购收集,进行了补充,但仍然无法满足读者实际需求;第四、由于我馆人力资源紧缺,康巴文献馆现每周只能开放35个小时,节假日就只能闭馆;第五、康巴文献馆的读者仅限于校园以内,没有校园以外的读者对其利用。

三、提高康巴文献馆资源利用率应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对康巴文献的收藏力度,弥补现有馆藏的不足。仅现有4300多种,不到2万册的馆藏是不可能成为康巴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也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各类康巴文化研究机构及有关爱好者们。康巴文化是指所有康巴地区的文化,它是青藏高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康巴藏区包括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是我国三大藏区(卫藏、安多、康巴)之一,民间俗称“康”、“康区”。早在石器时代,康区先民就已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汉代(公元前128年),司马相如谕降西南夷部分部落,康区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唐代,曾为吐蕃占领,康区原始土著居民亦逐渐被吐蕃同化并形成康巴藏族。唐末至宋,吐蕃王朝崩溃,藏区分裂,康区呈部落割据状态。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均在康区设立土司,推行土司制度。清末,由于英国武装侵略西藏,西藏亲英势力开始抬头,西南边疆形势危急,清政府开始在康区改土归流(即改土司统治为中央政府派流官管理),从此,康区便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治理之下。从这一历史描述我们就可以看出康巴文献是非常丰富的,远不只4300多种,而我们现有康巴文献馆藏主要仅局限于四川的甘孜地区。endprint

2.做好康巴文献馆的宣传工作,提高现有馆藏的利用率。“宣传工作是图书馆的一扇窗。通过对外宣传能充分展现图书馆拥有的软硬件资源,突出图书馆服务的精神,塑造图书馆员形象。因此图书馆要重视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工作给读者以信息及知识的冲击”[5]。康巴文献馆是我院我馆为康巴地区着力打造的康巴文献信息中心,它将是康巴地区康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核心基地,是所有康巴文化爱好者、研究者离不开的地方,建设康巴文献馆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康巴地区康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康藏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教育等的发展服好务,因此,康巴文献馆面对的读者不仅仅是全院师生,而是整个康藏地区,以至所有爱好康巴文化的读者。从现有读者来看,康巴文献馆近几年来除了全校师生外再没有其它读者,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好。做好宣传工作是当前康巴文献馆的重要工作,它将为馆藏资源的利用率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3.加强康巴文献馆的专业化队伍建设,做好康巴文献馆对康巴文化的保护和承传工作。要将康巴文献馆建设成康巴文化的信息中心,没有一只高素质的队伍是不可能的。康巴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覆盖地域广,属于濒危文化种类,其抢救、收集、整理、加工、开发等工作都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就目前,我馆现有人力资源来看,是远远不可能完成好这项工作的。这就要求图书馆一方面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在学校的统一协调下和系部科研院所合作,如和学院的“康巴藏文化研究所”、“康巴特色生物研究所”、“康巴民族政策与法学研究所”、“康巴旅游研究所”、“康巴民间歌舞艺术研究所”、“康巴方言与民间文学研究所”、“康巴民族经济研究所”、“康巴民间体育研究所”、“康巴民族教育研究所”、“康巴美术研究所”等单位。

4.要积极争取多种渠道的资金来源进行康巴文献馆的建设工作。文献的抢救、收集、整理、加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工作是无法开展的。文献馆目前的情况是,每年只划拨有限的用于新书的购置费,而对于康巴文献的抢救、收集、整理加工及开发等费用是没有的。要解决经费的投入,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特色文献的建设和开发,从政策偏向、经费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使得文献馆在资料的收集、二次开发、加工整理方面有专项的经费投入;二是图书馆通过对特色文献的研究申请科研项目、基金,以科研项目的方式争取研究经费;第三是向社会募集资金,通过社会各界的援助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5.延长开馆时间,开展多种服务方式。目前文献馆的服务主要是等待读者上门被动的服务,图书馆应积极思考,拓宽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展多种服务方式,挖掘隐形读者。一是加大和系部的科研院所合作,及时了解他们的科研情况,文献需求,进行信息推送,二是可以请专家学者在图书馆举办一些康巴文化的讲座,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

——————————

参考文献:

〔1〕丁道谦.图书馆统计学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1981.225.

〔2〕宋德生.是“藏书利用率”还是“藏书周转率”[J].图书馆杂志,1986(3):16-18.

〔3〕于鸿儒.论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周转率[J].黑龙江图书馆,1984(01):12-19.

〔4〕邓广宇.复本量之我见[J].黑龙江图书馆,1984(03):23-25.

〔5〕郭丽艳.高校图书馆宣传工作探要[J].图书馆学刊,2013(6):30-31.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倒推破难点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利用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服务探讨
检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