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对乡土教育的承接及其价值取向

2014-10-22 05:59崔英杰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

崔英杰

摘 要:本文认为乡土教育的本土化进程就是乡土教育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但当下乡土教育的裹足不前使乡土教育价值得不到充分实现。要突破瓶颈,必须在乡土教育发展路径上做到两个延伸:一是从中小学向高校延伸;二是从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并重点分析了地方高校承接乡土教育的优势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乡土教育;历史发展;地方院校;优势;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63-03

乡土教育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在学校里开展乡土教育在我国已有百年历史,但一直以中小学为主,高等院校则鲜有开展。在我国,中小学乡土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两个:一是通过乡土知识来体认和充实教学内容;二是通过乡土情感的激发进行思想教育。但乡土教育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乡土教育在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羁绊下裹足不前,其价值得不到有效认同和充分实现;另一方面,城市化背景下对乡土的疏离非但没有消解乡愁,相反,对渐行渐远的故乡的眷恋,对心灵归属的怅然若失,使新的现代性的乡愁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弥漫,又需要乡土教育给予引导和关心。乡土教育遭遇的瓶颈使我们认识到:社会转型背景下乡土教育的发展路径有待重新审视,乡土教育的价值目标有待重构,乡土教育的实施策略有待新的突破。那么,地方高校是否可承接中小学的乡土教育来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呢,本文就此做一思考。

一、乡土教育的历史回溯及发展困境

乡土一词在中国文化传统上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词汇,以乡土资源施以教化的思想中国古代也早已有之。《周礼》一书中“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的说法,就有用乡土民俗的生活教育来实现教化的意义。但乡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加以实施,则源于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就倡导儿童教育要素朴自然,真实可感,反对书本知识脱离实际、脱离生活。他认为儿童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最适宜儿童学习的不是书本,而是周围的事物,教育要从身边开始。其后,德国教育家撒尔士曼主张历史教学应以乡土为出发点,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地理教学以直观为主。1844年,德国人芬格写成《乡土教育指引》一书,把小学的乡土教学分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以认知和观察乡土知识为主,中年级以探索性乡土知识为主,高年级以扩展性乡土知识为主。①对乡土教育做了比较系统化的阐述,这本书标志着乡土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并开始在学校里系统实施。从乡土教育的产生来看,乡土教育的的初旨就是以乡土资源为依托,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倡导自然教育、生活教育、直观教育。

乡土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引入我国学校教育,是在清末维新变法之后。维新派倡导新式教育,乡土教育是作为“西学”进入新式学堂的,虽然是作为“西学”引入的,但是从引入伊始,乡土教育就受到本土化改造,如光绪29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关于初等小学各科目教学要义中规定:历史“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地理“尤当先讲乡土有关系之地理,以养成其爱乡土之心。”②在这里,乡土教育最终要“增长志气”、“动其希贤慕善之心”、“养成其爱乡土之心”,通过乡土教育施以教化的目标昭然若揭,乡土教育在这里得到了“思想升华”,“中体西用”的思想在乡土教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之后,乡土教育在近现代教育中被大力提倡,许多教育家投身其中,对乡土教育形成了许多系统性、理论性的总结。如乡土教育家王镶在1935年的著作《乡土教育研究》中就归纳了五种乡土教育的意义:“(甲)乡土教育是认识乡土的自然和文化的教育;(乙)乡土教育是充实国民生活的教育;(丙)乡土教育是实际生活的教育;(丁)乡土教育是养成爱乡观念,发展爱国爱华的教育;(戊)乡土教育是全民所需要的教育”。③乡土教育的意义得到进一步拓展,乡土教育的涵义更加丰富。新中国成立后,乡土教育的发展虽然跌宕起伏,但通过乡土知识来体认和充实教学内容以及通过乡土情感的激发进行思想教育这两条价值主线一直贯穿乡土教育的始终。

乡土教育的本土化过程表明:乡土教育虽然是作为西方教育课程引入中国,但和本土的乡土观念相结合,经过中国式的改造,承载了自然教育、生活教育、思想教育、文化传承等多重使命,丰富了乡土教育的内涵,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但是,在中小学教学体系里,乡土教育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补充教育而存在的。特别是在最近20多年里,乡土教育基本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乡土教育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实现,主要原因是:(1)乡土教育局限于中小学已不适应乡土教育价值多元化的要求。建国后的乡土教育基本是遵循乡土认知、乡土之爱、祖国之爱这样的教育思路,虽然对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激发学生的爱乡爱国热情都起过重要作用,但其价值目标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城市化背景下,故乡和家园感的失落、流行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挑战、现代化的反思和精神家园的重建,乡土教育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许多现代性的课题在乡土教育中凸显。比如:人们试图在乡土寻根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返璞归真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在乡土文化中寻找精神的居所,在乡土建设中建立乡土自信,在同质化的世界保留异质化的存在。所有这些变化使乡土教育的价值目标更加多元化,乡土教育所承载的意义单凭中小学教育已经不能完全容纳。(2)乡土教育价值的多元化使乡土教育的内容、对象、实施策略都有待转变,也超出了基础教育的要求。再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时间的有限,乡土教育实际上在中小学有名无实。

二、地方院校开展乡土教育的优势及其策略

通过百年乡土发展史的梳理,我们发现乡土教育在我国既有过成功的发展,也遭遇过发展中的窘迫与困境,这就要求改变现有的乡土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开放的姿态使乡土教育得到延伸和突破。在发展路径上乡土教育要做到两个延伸和突破:第一、从中小学教育向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高等院校延伸,即乡土教育的重心要“上移”;第二,从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即乡土教育的重心要“外移”。本文主要探讨乡土教育向地方院校的延伸和发展。endprint

(一)地方院校承接乡土教育的优势

地方院校承接乡土教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区域性优势。地方高校一般设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在空间布局上更加贴近地方,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天然优势;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大多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最高学府,在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在乡土教育中应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

2.文化优势。区域性中心城市本科高校长期浸润于地方文化的熏陶之中,与地方文化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对区域文化的发展与城市文明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是其他高校所不能及的。

3.职能性优势。高校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个方面。而地方高校在培养地方人才,服务地方社会,传承地方文化的职能定位更加具体。以笔者所在的赤峰学院为例,赤峰学院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是赤峰市属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确立了区域性大学的办学定位,确定了“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突出特色、转型发展”的学校发展战略,提出了赤峰学院是赤峰人民的大学的口号,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密切了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关系,而乡土教育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教育与地方院校的职能定位是具有一致性的,或者说,地方院校的职能定位为乡土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乡土教育的开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4.教育性优势。从教学资源上,地方高校,特备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学科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从教育环境上,大学学习时间充裕、学习形式多样,同时无升学压力,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都有充分拓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从教育对象上,大学生认知能力强、思想趋于成熟,对乡土价值的理解能更加深刻。这些都是是中小学无法比拟的。

(二)地方院校承接乡土教育的基本策略

1.制定学校乡土教育规划。在中小学,乡土教育是在国家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大学里没有乡土教育统一的国家要求,因此,学校要制定乡土教育计划并进行管理。

2.灵活设置乡土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时间上都要做出相应的安排。乡土教育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安排课程,即可以作为必修课,也可以作为选修课,即可以独立开设,也可以学科渗透。即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要求。

3.加强校地结合。乡土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乡土性、实践性。高校要结合乡土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乡土教育,使乡土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开辟更广阔的教育空间。

地方院校对乡土教育的承接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认识,有待于在今后随着乡土教育的开展不断总结。

三、地方院校乡土教育的价值取向

(一)重视乡土教育的人生意蕴

乡土教育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乡土不仅是一个区域,更是渗透了人的情感、包含了人生的意蕴在其中。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富有浓郁的乡土情结,中国文化中安土重迁、去国怀乡的情怀,桑梓情深、落叶归根的眷恋,都富有浓郁的人生况味。正如台湾学者陈宪明所言,乡土不同于地区就好像家不同于房子,④这确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乡土是与人生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和社会,与乡土的自然属性相比,乡土的人文内涵、乡土的社会属性则更为本质。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工业化的反思,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躬身自问,对人生处境的担忧和焦虑、又存在着一种被称之为“现代性乡愁”的民族心理情结。这种乡愁不只是对亲友、乡亲、同胞的思念,也不只是是对故园情景、故国山河、旧时风景的怀念,而是更深层次的,对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的精神家园的守望和追寻。乡土教育在消解“现代性乡愁”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乡土教育不是消极地逃避和回到历史和过去,而是要使人的思想、情感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乡土情结通过乡土体认、乡土爱、乡土建设得到升华。对于大学生而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已深刻影响到他们的精神面貌与价值走向,对土地的疏理与陌生,使他们对土地所承载的意蕴缺乏深刻的理解,需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亲近土地、去认识与他们的前辈血脉相连的故乡。因此,高校在乡土教育中要重视乡土教育的人生意蕴,关心人的现实历史境遇,关心人的生存价值和归依、通过乡土教育深化学生对乡土地理、历史、文化的觉解,提升境界、塑造人格、引导人生。这作为乡土教育的价值取向,实际上也是乡土教育的灵魂和本质所在。

(二)重视乡土教育的地域文化传承意义

乡土文化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综合。包括乡土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乡土文化的地域特色是非常明显的。以赤峰市为例,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6800多处。敖汉兴隆洼聚落遗址的发现,确立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被史学界定名为“华夏第一村”,在翁牛特旗出土的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赤峰又是草原青铜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区域之一。赤峰地区又处在辽西、蒙东、燕北交会地带,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交汇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原生文化与移民文化在这里交汇,多民族聚居、多文化碰撞,草原文化的自然豪放,儒家文化的礼义仁和,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这些原生、共生、次生的文化经过融合发展使赤峰成为包容并存、多元发展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性格经过长期融合,赤峰文化具有兼收并蓄、融通豁达的文化品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共生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自觉,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

乡土教育的文化传承就是要认识本地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在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的同时,注重培养本土意识和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涵养文化心态和文化自觉。对本土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去向。这种传承对保护和弘扬个性鲜明的地方文化、增进了各族群之间的和谐和融合,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实现了国家教育和地方教育的互补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三)倡导乡土教育的普及化、社会化、大众化

每个人都生活在乡土之中,乡土教育是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社会基础。乡土是我们脚下的土地、乡土教育也应该是接地气的,面向普及、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乡土教育才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要求我们:(1)以学校为载体,广泛开展乡土教育活动。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过去主要局限于乡土教育研究,没有以学生为对象进行乡土教育的要求。现在,乡土教育价值的转换、乡土教育功能的延伸,面向大学生开展乡土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乡土的意义就成为必然的要求。地方高校广泛开展乡土教育活动,要把乡土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社会活动,都应有机渗透乡土教育,培养每个人的乡土观念、提高每个人的乡土自觉。(2)以社区为载体,开展乡土知识的普及工作。把乡土教育作为社会科学普及和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每个人对自己的周围、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进而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或地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启发民众的乡土意识,鼓舞乡土凝聚力,激发民众乡土爱和乡土建设的意愿,这即是乡土教育从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的延伸,也是乡土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

总之,乡土教育的历史发展表明,乡土教育随着乡土的变迁,其所承载的意义也在不断地丰富着。经过本土化改造的历史积淀,又经过现代化、城市化的现实洗礼,乡土教育的使命并没有完成,在时代的境遇中,乡土教育要突破桎梏,承担起新的使命,以新的姿态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

注 释:

①吴志尧.小学乡土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9.6-7.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420-421.

③④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32,30.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