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昌伟
摘要:优质实用的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资源应该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新课改精神的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画面形象生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优势,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构建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模式,帮助教师进行优质的多媒体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枯燥呆板、教学手段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培养身心俱健”的全人教育思想。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学;小学;教学;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264-03
Create a“graphic audio-visual” and three-dimensional multimedia teaching mode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Audio-Visual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Beijing 100101)
Abstract:High quality and practical multimedia resourc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ducation should be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embody the spiri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including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large scope of knowledge,vivid screen,students personally practice,which mutually complement with the classroom teaching,can build a “graphic audio-visual” and three-dimensional multimedia teaching mode,help teachers do high-quality multimedia teaching activities,and enhance students'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iculum. Three-dimensional multimedia teaching mode is in favor of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mode which is unimaginative and boring with a single teaching means;helping students' autonomy,cooperation,inquiry-based learning;and fully reflect the education spirit of “people-oriented,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Middle and high school;Primary school;Teaching;Teaching mode;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本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依据新的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出发,合理地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呆板、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近些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虽然有所改进,但大部分学校仍然无法改变教学手段单一,形式呆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同时也是未来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那些枯燥乏味的数、理、化用直观可感、形象生动的动画表现出来;可以将那些用文字书写的文章用完美的画面和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增加文学作品的美感,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可以用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将陌生的英文展示出来,让孩子在模拟现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英文,活学活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改变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又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国的基础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还是在教学方法、表现形式上,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endprint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左脑开发而忽视右脑开发的不足。目前,一些学校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老师工作业绩的标准,并片面地把“学生成绩”理解为“文化课考试成绩”,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一味地讲解、做题、训练,让学生埋头于题海,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艺术、想象、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是只注意学生的左脑开发,而忽视了学生的右脑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艺术感、想象力、创造力,更好地开发孩子的右半脑。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右脑起着重要的作用。
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培养身心俱健”的全人教育思想。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主动用脑时才会得到锻炼,学生只有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所学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快乐的学习,而不是在老师和家长的逼迫下被动地学习。而全脑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智力充分发展,性格开朗,人格健康的身心俱健的人。
二、构建“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多媒体声形并茂、动画演绎、人机交互、搜寻查找等功能,具体体现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教学实践创建一套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模式,构建“视听赏学练”多维度教学模式。视——动画演绎,心领神会,听——声音悦耳,听觉享受,赏——意境唯美,情感真挚,学——百川入海,为我所用,练——人机交互,即时评测。
1.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从形式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性,突出学习的趣味性,挖掘孩子学习的潜能,让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主动性、愉悦性、操作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遵循以读感染、以读代讲、以读会意、以读认知的原则,在声、形、情、意中与作者共鸣。把课文做成动画,以声、乐、画的形式再现课文情境,专业的配音、精美的动画、优美的音乐,将一行行静止的文字变成了声情并茂的音乐电视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增强孩子的感受能力,让他们像欣赏动画片一样欣赏文学作品,感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设置“英语情境动画”导入教学,让学生在看动画时,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还可将课文对话部分做成可进行角色扮演的动画片,学生可以和动画片中的人物进行人机对话,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还可将小学英语中的“英文歌曲”制作成旋律动听、节奏明快的歌曲,让孩子在欣赏、学唱歌曲时学会英语,寓教于乐。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具象思维教学法”,提高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具象思维教学法”是指用右脑的形象思维展现并促进左脑的逻辑思维,同时建立二者的平衡关系,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画面形象生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优势,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帮助教师进行优质的多媒体教学活动。韩宏宇教授指出“学科思维训练的内容是:思维器官、思维心理、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训练成为各个学科、各年级进行学科思维训练的实验变量,即自变量”,将学科思维训练与学科教学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任何创新都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始于灵感形象,成于抽象思维,综合就是创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抽象概念、公理定理与感性形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便于学生理解、创新。例如,初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仅仅依靠课本上的文字和图形,以及老师在黑板上的画图讲解,很难给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建立一种清晰的空间感觉,而Flash课件的优势恰恰在这里。采用色彩丰富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顺利理解空间几何体被空间平面所截,形成截面的位置以及形状,并且通过闪动相应的线条,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截面的轮廓。这个课件,首先采用类比的方法,用日常生活中“刀切豆腐块”的动画,很自然地引入了“空间平面截几何体”的数学知识,达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便于学生理解。在讲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时,通过常见的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场景引入有关凸透镜知识,通过精确、清晰的实验现象,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变幻的光学世界,通过光屏与蜡烛的不断变换,逐步使学生明白凸透镜成像的真正规律。为什么同样一个凸透镜,既可以使物体放大,也可以使物体变小?为什么有时候可以用光屏接收真实存在的实像,而某些时候又接收不到?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这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可以迎刃而解。
3.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优化教学过程。①使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更准确、更清晰。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有许多放出气体、产生沉淀、发生变色现象的实验,在课堂上做这些实验,总是有部分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看不清楚,而且有时候实验也不一定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呈现清晰可见的实验效果,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使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②模拟无法操作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有些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或实现,但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可以减少污染;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动画模拟小白鼠中毒死亡的过程。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合成氨工业等,大多数学生都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而用多媒体技术可形象、逼真地再现每一个生产环节,对于各个环节也可以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与展望
优质实用的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资源应该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新课改精神的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画面形象生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帮助教师进行优质的多媒体教学活动。
目前,我国的优质实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少而又少。有技术力量,能够开发多媒体资源的人大多不懂教学,无法正真做出适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课件;而懂得教学的教师又不能掌握多媒体开发技术。所以,希望社会上有实力、有技术,能够开发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单位,与学校合作开发更科学、更完美、更适合中小学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学需要,创造一套“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化、现代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推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S].
[2]全国素质教育手册[Z].
[3]班华.中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新课程导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陈德珍.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
[7]韩宏宇.学科思维训练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1994,(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