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山东村古村落空间意象分析

2014-10-22 13:18朱琳琳
艺术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东村形态空间

摘 要:苏州东村古村落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拥有独特的村落空间布局与历史文化建筑,人文景观丰富。文章通过对古村落的地理格局、空间形态、节点、建筑类型等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东村保护策略设想,有着现实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东村;空间;形态

1 概述

东村位于西山岛北部,南倚青山,北濒太湖,与横山、阴山、绍山诸岛相望。东村建村于秦末汉初,因商山四皓之一的东园公曾隐居于此而得名,古称东园村,简称东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受经济和交通条件的制约,东村的古村风貌保存状况较西山的其他地方要好,村中的道路至今大多仍为石板与青砖原貌,两旁的古宅多以清乾隆、嘉庆年间保留下来,建筑数量保存至多,历史文化价值至高。正是因为东村历史建筑保存之多之完整,文化研究价值之珍贵,2005年列为苏州市首批控制保护古村落。

2 古村落选址与空间格局

(1)“面山临湖”的地理格局。古村落是人类最早的聚落形式,古代人通过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实践和积累,自然而然形成一定的人居环境模式。全村方圆一里许,东西一长街,两面面山,北靠张家山、凤凰山,南面栖贤山。临湖而筑,整个村落隐于山麓脚下。这种选址对于提高抵御外来灾害的能力,有其独到之处。

(2)“一街二巷”的空间形态。东村古村形态完整,村内以东村大街为交通主轴,形成“一街二巷”的空间形态。据徐氏家谱中的古村图显示,在清时东村大街上有四座巷门,并设有栅门,而现在均已拆除,仅余两大古巷,一为栖贤巷(门),一为梧巷(义门)。两条街巷分别与主街相接,分别延伸向南北山脉,是村内居民行走的次要道路。街道、小巷构成了东村的基本空间格局。从道路交通的组织、自然排水、采光通风的角度而言,东村古村的空间格局合理,布局构思巧妙。

3 东村古村落整体空间

(1)东村古村落空间序列。东村整体空间的演化过程是以历代居民顺应或改造地形地势的建设活动为基础的,是由“点”到“线”到“面”的生长关系。这一过程是与交通空间的生长分不开的,东村因其内陆性质,民居发展主要沿着街道建设发展,东村大街作为整个村落的生长主轴,它确定东村空间形态的主要走向,其他巷道作为生长次轴,主轴与次轴的连接点。例如,“栖贤巷门”等空间成为生长连接点。次轴的生长常依托于主轴的生长链接点由点到线的生长,与主轴共同构成村落鱼骨形的生长骨架。

(2)东村空间意象分析。1)街巷结构。东村大街连通栖贤巷(门)、梧巷(义门)及其他巷道,成为村落空间意象的主要构成要素,它们不仅是村中主要的交通通道,而且具有较强的视觉连续性,大街两侧的明清建筑有着典型的江南特色。2)空间节点。空间节点是东村村落不可缺少的意象要素。随着街道的曲折延伸,以及街道与小巷、巷道与河道的相互交汇,形成了很多相对宽敞的公共空间。从东村入村口的两株百年古树形成的灰色空间,至东村庙所形成的广场空间,向南至梧巷义门所形成的井水空间,东至栖贤巷门,最后至村尾的港湾为结束点,形成连续的易识别的空间节点。这些公共空间充满趣味感和亲切感,是人们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

4 建筑类型与营建方式

东村古村因其地理位置、生活生产方式等因素建造的建筑有着明显的江南地域特色。按照使用功能的不用,可以将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三种类型:

(1)居住建筑。东村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有近二十座,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合院式住宅,住宅有三进、五进不等,有的厅房还附置长长的“备弄”,以满足男女有别、主仆有别的需求。近二十座的居住建筑中有五座建筑废弃无人居住,用于堆放薪柴,一座被火烧毁。敬修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整个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占地两亩,是西山现存最大的一幢古宅。敬修堂的门间宽3米,进深4.7米。敬修堂进门后的第一进房屋是三间轿厅,系五界回顶建筑形式。敬修堂的大厅五间,分作三明两暗。面对明间的山墙面做水磨方砖贴面。大厅的后步柱子之间装屏风,前步柱之间装16扇雕花落地长窗。凤栖楼五间两厢,都是两层楼房,是敬修堂的内宅,属于藏闺纳娇之地,建筑以整洁实用为主。“乾隆爷金屋藏娇”的民间传说指的便是这敬修堂之地,而闺娇之所处便是这凤栖楼。敬修堂每进房都用天井分隔,通风采光考虑周到。且有三座砖雕门楼,雕刻内容吉祥,技术精湛,是图文并茂的艺术佳作。塞口墙上均嵌有吉祥图案的花窗。这种有层次的空间,既便于远眺,又起到避外隐内的作用,具有安静而不冷清,交往而不干扰的特点。

(2)公共建筑。东村内所剩公共建筑尚存徐家祠堂、东村庙、栖贤巷门、梧巷义门这四处。例如,三清殿、东园公祠等早已毁坏破废。徐家祠堂现已修复并添加艺术馆,双重功能对外开放。栖贤巷门位于东村大街的中心部位,栖贤巷即是东园公隐居而经常由此出入、上山的一条街巷,巷门就在街巷的北端,为明代建筑,1986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整修一新。巷门为砖木结构,面阔一间,进深四檩,略呈长方形。立柱四根,前柱高3.3米,柱身略呈梭形,柱头有卷杀,置栌斗,施雀替,支撑脊椽。柱前出一担梁及“丁斗拱”,挑起檐檩。前、后柱之间,以月梁和穿插坊相联结、后柱高2.38米,柱头置栌斗,承檐檩。后柱旁有门臼,可以装门(已失)。前后柱之间高0.56米处,设坐板,供认休息。

(3)商业建筑。商业建筑主要分布在东村大街两边,建筑类型主要为前店后宅式,这种建筑较为低矮,多为一层,朝向街道基本都是整间的木铺板门,便于运货,又便于店铺的经营。东村的这类店铺经营者主要为中老年人,他们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杂品,满足村内居民之基本生活所需。

5 东村古村保护的对策探索

第一,当地政府应该积极进行对东园公祠、三清殿等其他历史建筑进行修复与重建工作,并进行申报文物保护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努力挖掘村内建筑的文化精髓,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策略。政府应该鼓励并扶持有历史文化价值房屋屋主进行修缮与维护,使其在保障住户能住上现代生活的同时也保持了房屋建筑的完整性与历史文化价值。第二,乡土建筑保护工作者应做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对具体建筑的具体保护模式与改造方法进行积极探索,把研究成果付诸到实践工作中,使历史建筑呈现出原真面貌。其次,为有意个人改造的住户做好思想工作并无偿提供建设方案与相关的技术支持,强化整体村落建筑的统一性。第三,旅游公司、影视拍摄单位应当与当地政府积极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拍摄、宣传工作,扩大村内历史建筑文化的影响力,提高整体村落的关注度与发展。第四,强化古村保护法律法规,遵照现已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等7部与古镇古村落保护有关的地方法规,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深闺瑰宝:太湖西山古村落[M].古吴轩出版社,第43页.

[2] __老扁__新浪博客.苏州西山东村古村落探访(上篇)[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2345ec0100atad.html.

作者简介:朱琳琳,女,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硕士。

猜你喜欢
东村形态空间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馆陶有个寿东村(组诗)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互联网+”视域下的公益新形态探究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GPS在东村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