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气韵的载体探究

2014-10-22 07:17刘宇
艺术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气韵国画载体

摘 要:国画在书画过程中讲究气韵,所谓气韵就是指透过画的表面给人的一种艺术感知。在国画理论中,气韵由来已久,已成为国画最重要的理论之一。通过气韵,能使枯燥单调的水墨画变得逸趣横生,它是国画有无表现力的标志。文章对国画中的气韵进行简单阐述,分析了国画气韵的载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国画气韵的一些意见。

关键词:国画;气韵;载体

0 引言

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出现,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间,它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历代艺术家发扬的结果。在国画的发展史中,画家对国画的理论和创作技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气韵一词由来已久,它最早出现在书画理论中是在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之中,在这本著作之中,谢赫提出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1]“六法论”奠定了后世国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气韵生动,它是国画的灵魂。

1 气韵概述

气韵一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并非是为书画理论独创的一个概念,而是从道家思想中借用而来。“气”在道家中认为是万事万物组成的基本成分,万物唯气。“韵”则是事物中含有的特定的情态或意境,它是事物的特质属性。气韵合在一起就是指书画作品本身能够营造一种怎样的意境,带给人们一种怎样的精神享受。对气韵的论述,历代也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认为气韵是“发于笔者”,即书画家通过画笔勾勒,通过线条变化表现气韵;另一种认为是“发于墨者”,即书画家通过笔墨的干湿浓淡焦表现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意象;还有一种认为气韵是“发于意者”,即书画家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意念、思想等等。[2]

笔者认为气韵的作用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气韵表现了国画的天人合一思想。国画是在宗教画和人物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以山水、花鸟画为主,他结合了我国传统的文化,注重画中的和谐统一,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二是气韵是区别国画风格的关键。国画在技巧和内容上大体相似,而气韵则成了国画风格迥异的关键因素,它是作家意念和精神的体现。三是气韵体现了国画的用墨技巧。重视气韵不是否定技巧,而是通过技巧来表现气韵。在国画中,用墨的干、湿、浓、淡、焦和留白等技巧,也是气韵构造的重要因素。

2 国画中的气韵载体

(1)笔墨浓淡。国画用墨有五种讲究,即干、湿、浓、淡、焦。每一种用墨的技巧和寓意都不一样。例如,空灵飘渺之意境,可以用淡墨来表示;厚重凝滞之意境,则可以用浓墨或是焦墨。在国画上讲究“骨法用笔”注重笔与墨的刚柔相济。不同的用笔、用墨所体现的气韵也不相同,徐渭名作《墨葡萄》中,通过对墨的浓淡处理,体现葡萄叶、葡萄藤和葡萄等事物,通过对线条的勾勒,将整个葡萄表现得活灵活现,富有韵味。

(2)氛围营造。氛围在国画创作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烘托、渲染作用,即六法论中所说的“随类赋彩”。在一些诗画理论及诗歌中可以看到“试看笔从烟中过”这样的句子,证明氛围营造在国画中的运用。一般而言,氛围的营造可以从画面安排,着墨的浓淡方面出发,整合创作之中的要素,综合运用渲染、衬染、托染等技法,通过营造一个能够完美表达画家心中意念的分为,创造出更加生动的气韵。同时,国画重视留白技巧,通过黑白之中的虚实相生,构建一个氛围独特的环境,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对画作的衬托作用明显。

(3)意念贯穿。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在书画理论中同样适用。画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将创作技法和理论与自己意念、想法相结合的过程。在国画创作过程中,画家的构思是整幅画布局的关键,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而画家意念是画家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是画家阅历、思想的自然体现,画家将所感之物加之自己的理解行诸笔端,就完成了国画创作。例如,清代郑板桥擅长画竹,其笔下之竹,或生于山野,或立于怪石,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他画竹所谓是“胸中有竹,遂有画意”,这说明画竹对于郑板桥而言就是将所想之物通过笔墨描摹出来,在整幅画中有自己的意念贯穿其中。

3 增强国画气韵之建议

气韵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只有通过一些载体采用表现出来,那么在国画创作中增强画作的气韵,也必须从气韵的载体着手。首先,注意用笔用墨,通过对一些名作的观赏与临摹,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准确运用干湿浓淡焦不同的着墨方式,让淡者更加清远,浓者更加凝重。其次,增加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国画讲究天人合一的画面和谐美,这与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都不谋而合。因此,画家也必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较深的文化修养和书画理论功底。最后,是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思想。画之气韵是判断画的成就高低的重要标准,而气韵之具备与画家的个人思想融入分不开,要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就必须有着与人不同的特色。因此,画家在长期的创作中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模仿。

4 结语

气韵是国画的灵魂,它伴随着国画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气韵始终是国画中最重要的成分。气韵通过笔墨的渲染勾画、氛围的营造和画家意念的贯穿表现在画作之中。因此,从增强国画的气韵表现力来看,也要从这些方面出发。注意笔墨渲染、增加文学艺术修养、融入个人思想意念,将国画这一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孟召英.浅析气韵与中国画的关系[J].青年文学家,2009(18):12-13.

[2] 李少旺.浅谈国画的“气韵”[J].美术报,2011(7):124-125.

作者简介:刘宇(1984—),女,河北人,研究生,初级,鞍山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国画。

猜你喜欢
气韵国画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国画欣赏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