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10-22 17:44刘娜冉灵涵
科技资讯 2014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刘娜 冉灵涵

摘 要:现在我们所说的健康,不仅仅是指人们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幅加快,生活节奏也相应加快,人们必然要面对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具有更加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大学生作为人群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人,他们处在大量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但是生活经验尚不足,处理事情的能力有限,还不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图对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9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压力,呈现出无法应对、心理不适,更甚者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同时,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强烈的自尊、个性上的叛逆、或多或少的自私融合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心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

面对这一事实,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纵观我国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不尽平衡,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存在一些偏差,也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定位在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而缺乏对全体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缺乏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在关键的事件和时刻缺乏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面而正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而有效地解决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只有近30年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剧,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呼声日益高涨,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根据其发展脉络,大概经历了起步探索、初步推广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归纳起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研究

樊富珉、莫旭麟、胡凯、唐柏林、邬开荷、郭峰、谢炳炎、李瑞等人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内容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以及之后融入的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内容。[1]

1.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

学者华杰(2003)[2]、闻素霞(1999)[3]等主要观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等方面。张淑芳(2004)[4]的研究指出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潘晴雯(1999)[5]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组建校园内的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体系。

1.3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查明华提出了师范模式[6],葛宝岳、宋英提出了网络模式[7],朱浩亮还对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教育模式进行了专门的研究[8]。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其心理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更好的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的社会化。

(2)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而促进其智力发展。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和自由,以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为主,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会因为这种学习模式的突然转变而无所适从。加上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迷茫和不感兴趣,容易使得他们空虚、厌学甚至无所事事而虚度时光。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心理上的引导,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學习中去。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使得学校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于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所谓的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使我们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和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在学校除了专业知识教育之外接触最多的教育,涉及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而在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其教育的渠道,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另一方面也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大大增加其工作的时效性,塑造大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到目前为止一直在稳定持续的发展当中,成效显著。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大学生成长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当中一些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出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止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虽然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已有近30年了,高校和老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的误区。有些高校只是单纯为了应付国家的号召设立了心理教育辅导的机构,而它从未真正起过作用;很多高校领导老师认为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自行解决一般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具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特殊群体而开展;有些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对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程度都不够,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只是虚有其表。另外,与学校其他工作相比,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时效性相对较弱,造成了经常要为其他工作让道的情况。有些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测试也仅仅是进行了测试,而未对其结果进行任何处理。

3.2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力量薄弱

这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数量上,现代高校大学生的人数都比较多,而相对应配备的专业心理工作人员却远远不够,往往造成工作上的缺漏,或者是工作的不及时。另一方面就体现在心理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不够。心理辅导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国外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有辅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工作硕士以上学位,还要有较多的实践经验,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培训,并且通过资格考试之后,能独立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工作者都未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他们大多是“半路出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背景,也不具备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大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和干预效果不理想。

3.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够系统和完善,在对象上过于狭隘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了某一方面、某一侧面或者是一个层面,而未能系统全面的去考虑其长远的终极的目标,在工作进行的时候,也往往是散乱的,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体系。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局限于医学范畴,认为它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也仅限于患有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特殊大学生群体,而不是全体大学生。这样的认识往往就会导致忽视对大学生心理的正确引导和提前干预,而是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才来采取措施,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被动。

3.4 忽视了家庭和社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學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之外,在家庭和社会中学习的也不容忽视。家庭是人们从小生活的地方,家庭成员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影响巨大,家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人作为一个社会人,避免不了要与社会中各种人和事产生接触和交流,社会对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独自在奋斗,而是要让家庭和社会也共同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既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以上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而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时消除隐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顺利有效的开展。

4.1 提高各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不管是高校,还是家庭和社会,不管是高校领导老师,还是大学生,都需要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笔者在前文已经分析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它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它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2 增加投入,加强专业新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投入上加力度,改变目前国内高校的心理工作者多为辅导员、班主任等非专业人员的现状,增加学校专业心理咨询辅导老师的数量,并且通过专业培训、进修等方式提升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加强高校内、高校之间专业心理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汲取经验和教训,促进工作经验的提升。

4.3 建立全面合理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调动学校各部分的力量,开辟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建设。[2]把心理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扩大知识授予面;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尽可能的把范围扩大到全体学生,再有针对性的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和解决;合理利用和发挥学生团体的正能量作用,使之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4.4 积极开拓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正如前文分析所说,要重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使之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利用网络新颖、灵活、及时、快速、自主、自助、平等、双向、虚拟、隐蔽等特点和优势来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但也要注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2):482-488.

[2] 华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20(4):120.

[3] 闻素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9(1):95-97.

[4] 张淑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88-89.

[5] 潘晴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初探[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9,15(4):120-123.

[6] 查明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范模式探析.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校),2003(3):17-18.

[7] 葛宝岳,宋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27.

[8] 朱浩亮.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太原大学学报,2005,9(3):33-3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