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探析

2014-10-22 00:39王佳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公务员乡镇人力资源

●王佳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探析

●王佳

乡镇公务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水平,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于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涵、研究了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新农村建设 乡镇 公务员 人力资源能力

2001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同志代表我国政府做了专题发言“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此后,党中央明确提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以及“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等一系列重要指导方针。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乡镇公务员自身的素质却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进人才数量有限,现有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专业不合理,适应不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使得工作难以开展。这就迫切需要加强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尽快提高乡镇公务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对乡镇公务员的要求。

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涵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一个人的能力由体能、技能和智能三者高度统一,三者又存在着两组简单的等比级数规则,社会对于获得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需要支付的社会成本分别为1∶3∶9;而对于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所获得的社会收益则分别是1∶10∶100。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应该注重四种核心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即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必须掌握计算机和外语等学习工具,都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以提高自己;二是适应能力,即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在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要能很快适应变化快速的社会;三是创新能力,即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要有创新的思维、观念、方式和方法;四是竞争能力,即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要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否则无法适应竞争、战胜对手。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能力建设的核心。此外,能力建设还需注重个人层次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字运用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基本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汽车驾驭能力等面向新世纪的能力;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掌握专业技术等专业能力。了解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相关内涵,就不难明白为何东部经济发达的一个小城市GDP总值可以大大超过一个西部大省的GDP总值,可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可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就是要通过教育、培训、使用、管理或政策、舆论,引导人们不断学习,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认识、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这一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个体的自我发展和生存能力,重点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包括个体素质的提高等;二是为人力资源开发而开展活动的组织机构适应变化能力,如改变机构的设置、职能,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等,以适应变化的能力;三是为个体和组织提供发展的环境,这个范畴可能更宽泛一些,如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

二、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公务员人才数量较短缺

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别在新中国成立后施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中愈加明显,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人口流动管制的放松和城市优越条件的吸引,导致人口单向流动、乡镇人才难留。近年来,虽然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如乡镇党委政府机关每年有计划地面向高校招录一批大学毕业生;从市直单位派遣一批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培养、锻炼。但是,由于乡镇条件艰苦、环境差,乡镇工作难度大、难出成绩,一些人很难适应基层工作,不愿或不能安心地在那里工作。此外,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地砍掉了许多面向“三农”的所谓“冷门”学科,导致面向“三农”的大中专毕业生非常短缺。这几年乡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的公务员,对口“三农”的专业极少,乡镇政府对口招考难,引进不了人才。

(二)乡镇公务员的执政理念及手段难以适应农村的变化和需要

近年来,许多公务员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充电并获得了相应的文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务员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不依法办事,工作作风不纯,随意侵犯群众合法利益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的。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获得了较大的经济独立性和思想自主性,主体地位得以提高,主体意识也相应得到了加强。相应地,农村基层干部都失去了以往那种直接安排生产和组织分配的权利,更多地由原来的组织者变成服务者。但是不少基层干部并不适应这种变化,服务观念不强,在工作中仍然机械的套用行政手段,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有一部分干部本身就工作漂浮、官僚主义伤风严重。在现阶段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当中,我们不能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政府依旧处于强势地位,而农民处于弱势地位,于是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手中不对称的资源进行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活动,比如:在年扶贫款的发放以及种粮补贴等方面进行一些利于自身的活动,这一系列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最容易引起群众对政府的不满。

(三)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

目前,乡镇公务员的思想、作风、能力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但随着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提出、乡镇机构的改革和职能调整以及国家对各项税费的减免,要求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理念从管理性向服务性转向,工作内容从催粮催款向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转变,乡镇公务员原有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能力素质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对掌握新技能、熟悉新管理、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水平很不适应。其现有的乡镇公务员队伍中的很多公务员还是来自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聘用制干部和组织选拔的农村干部,这批人对传统的农村管理工作比较熟悉,但是缺乏新技能、新管理知识和现代领导水平,加之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少部分是学校毕业后,没有区分专业就直接分配或通过考录到乡镇的,尽管文化程度较高但懂得农业经济管理的人员极少。造成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了新农村的建设。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必须全面提升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提升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必须结合实际,尽快加大乡镇公务员新技能、新管理知识的培训。

(四)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不完善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但是,相应的配套制度却没有得到相应完善,如大中城市对进城农民尚有一定的户口限制,相关的配套的职业技能制度、职业管理模式未得到完善,造成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仍然存在。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必须对劳动力进行教育投资,尤其是对中、高等教育阶段的非义务教育投资;现阶段的教育投资体制使中等、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由政府承办,人才产权主体、供给主体都是国家,导致人才归国家所有的观念普遍存在。此外,作为人才载体的劳动者就业之后,还会进一步接受单位的培养、再教育,其费用也多由所在单位支付,更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归国家所有和单位所有的观念。这种人才培养制度和模式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人才与用人单位也不能进行“双向选择”,造成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人力资源浪费。再加上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配置仍有相当大的部分属于行政性配置,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也是受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影响,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下,急待改善。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党中央、国务院开始施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为乡镇改善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这个空前的“惠农”政策和“惠农”财政支撑的历史契机,在乡、村道路硬化,实用沼气普及,电力、电视、通讯畅通等惠民工程方面,狠抓乡镇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做到合理规划、保证效率、用到实处,尽快改造乡镇、建设和谐乡村,彻底改变乡镇留不住人才的硬环境。用优美的环境、便捷的道路、丰富的生活以及和谐的乡土人情让公务员安家立业,吸引人才为乡镇服务。

(二)以实施国家公务员法为前提,加大对乡镇公务员政策倾斜

在我国各级党委、政府中,乡镇级党委、政府是接触人民群众最多、服务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最低级行政组织,该级公务员工作在最前线,任务重、压力大、公务繁杂。所以,要考虑到乡镇公务员所处的艰苦环境,针对其肩负的特殊工作任务和服务的特殊工作对象,在考试录用、提拔调动、学习培训、考核奖惩、工资福利、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如优先提拔在边远艰苦地区乡镇工作满三年以上的优秀干部,优先调整在边远艰苦地区乡镇工作满五年以上的优秀干部等。只有给予乡镇公务员更合理的上升空间、更人性化的关怀,才能充分调动乡镇公务员,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乡镇公务员的积极性,才能创建一支稳定、高效的乡镇公务员队伍。

(三)以服务“三农”为着手点,加大乡镇公务员专业知识更新的力度

除城关镇外,其他乡镇行政机关的核心工作基本是服务“三农”。“三农问题”涉及面广、人数众多、事务繁杂,要求乡镇公务员专业知识精、知识面广泛,所以要进行更新乡镇公务员的知识专长和知识结构。一是要完善培训机制,针对乡镇工作职能的转变,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中心,着眼于服务农业、利于农民,依托地方大专院校、市县党校、行政学院三级培训网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乡镇公务员进行系统性、普遍性的轮训,学习、掌握服务“三农”的实用技能,同时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乡镇公务员到上级党校、高等院校重点培训服务“三农”的专业知识,回来后委以重任;二是制定乡镇人才结构调整规划,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需要,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和措施,分期、分批引进高层次的紧缺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缓解乡镇的技术人才和农民技术指导人才严重短缺的现实问题。

(四)深化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良好环境条件

深化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良好环境条件,首先需要深化乡镇公务员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为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利用创造条件:一是要深化乡镇公务员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现乡镇公务员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双向选择;二是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操作、运行规则,实现市场对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的配置;三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步伐,为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保障机制。其次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人才竞争择优机制、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快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最后应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要提高乡镇公务员的经济待遇,对乡镇公务员中的各类人才,可以实行突破性的分配政策,让他们集中精力在乡镇进行创新性的工作。

[1]陈建林.构建西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体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8)

[2]杨林,陈长瑶,李君.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7)

[3]洪建玲.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4]利经纬,鲁惠.云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7)

[5]许才明,袁慧玲.论我国农业型乡镇公务员队伍改革[J].广西社会科学,2006(1)

[6]薛勇军,杨林.云南省人力资源与“桥头堡”战略的适应性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7]许才明.论我国农业型乡镇公务员队伍改革[J].学术探索,2005 (6)

[8]利经纬.云南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9]牛文元,陈锐.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职业技术教育, 2003(3)

[10]牛文元.国际竞争力与人力资源[J].教育发展研究,2003(Z1)

(作者单位:山西省人事考试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贾伟)

F240

A

1004-4914(2014)09-252-02

猜你喜欢
公务员乡镇人力资源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篮球公务员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