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2014-10-21 20:08邢文月
读与写·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评语语言表达习作

邢文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331-01

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这是许多老师所关注的。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1.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兴趣是一种最大的力量"。是的,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记得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时,考虑到学生对一些奇异的动物知之较少,写出来的文章会较单调。我就在课堂上播放了《动物世界》的片子,此时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有一次,我让他们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后来我带他们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并适机点拨指导,回来后他们一下子就完成了这次习作。教写读后感的作文时,我组织他们到图书室边看书边写,轻音乐把他们带进了书的世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我还常运用多媒体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他们练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的第一要素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章是以语言为表现工具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它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所以,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老舍先生曾经强调:语言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工夫,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会有多少说服力。目前,小学作文中语言表达方面存在诸多有关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1)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2)词汇贫乏,语言不够生动形象,通篇都是"口水话",没有"文"的色彩。(3)错别字较多,病句较多。第四,空话、套话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有:(1)不知道怎样锤炼语言;(2)思维不严密,条理不清晰,影响表达;(3)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影响表达;(4)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不好,常有语病。

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下苦工夫学习语言,再通过多读多写,获得丰富的词汇,这样,自己写起文章来,优美的笔调慢慢地就会运用自如。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教师要给学生讲清什么是描写及其作用,讲清描写的种类。关于描写的种类,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从小学作文要求来看,主要应该掌握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肖像描写等。应该注意无论什么描写,都要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或为表现人物服务,或为展开情节服务,或为揭示主题服务等等。讲清描写的方法。关于描写的方法,一般说来,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词汇、浓烈鲜明的色彩、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等等。人们的写作风格不同,其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

3.注重交流合作,提倡多渠道的积累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指导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还指导他们坚持写各种"观察日记"……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我还鼓励学生"走出去",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拟定好的作文题目、写作提纲与别人进行探讨,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把写好的作文拿给别人评价或修改;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成小册子,多方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

4.融入生活课堂,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写作素材取之不竭的宝库。小学生由于生活圈子小,生活阅历浅,写起文章来苦于"没啥可写"而无话可说。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有了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真切感受,学生写作便如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能做成什么文字。"叶圣陶先生的一席话精辟地道出了作文與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带着他们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去听吧,群星在夜空中呢喃细语,花草树木在尽情欢唱;去看吧,祖国的名山大川如此雄伟瑰丽;去感受吧,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交替变换。如在写《秋天的树叶》时,带着学生走进树林,触摸了桂花树叶的光滑细腻,惊叹着枫叶的热情似火,领略了银杏树叶的小巧精致,枇杷树叶的宽大肥厚――面对树林中满地的落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秋天的树叶形状如此千姿百态,颜色如此绚丽多彩。回到课堂,再让学生完成习作,就小菜一碟了。

"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越充实。"学生在参与生活,融入生活,轻松地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写起来就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因此,只有五彩斑斓的生活真正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写文章时就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不吐不快。

5.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多样化的评改

5.1 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 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条理不够清晰,想象不够丰富,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 有时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好的写作技巧,我就写上巩固性的评语。以便他们进一步把写作技巧巩固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开头时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写,我就打上"开门见山,写得好"这样的评语,让这位学生明白自己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从而丰富了他的写作经验。

5.2 实现讲评方式的多样化。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时围绕作文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共同的优点,揭示共同的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有时先张贴或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并着重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总之,只要我们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

猜你喜欢
评语语言表达习作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