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

2014-10-21 20:08宋月琴
读与写·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教材课堂教学

宋月琴

摘要:在认知的道路上,如果学生没有迈出哪怕是很小的一步,对于学生而言,这样一堂课就是无意义的。对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而言,无效劳动是面临的最大危险。高效课堂指的是能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等的协调发展。对于教师而言,高效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对于学生而言,高效课堂教学则是让学生获取长足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局面出发,谈谈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形成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274-01

古往今来,高效课堂教学一直都是教师研究的主要话题。如果课堂教学方法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结构紧凑严谨,就能达到保障教学质量的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死气沉沉,与课改倡导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种宗旨相违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是检查课堂高效的方法之一,而这种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索然无味的课堂别说实现高效,就是实现有效也是无稽之谈,那么要想实现课堂高效,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转变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笔者认为首要是培养学生对历史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位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做实验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对某项事物只要感兴趣,就好主动接近它,思考它,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是实现历史课堂高效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1 设计启发性问题,做好课前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上课教师都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尽快地把学生引入的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讲鸦片战争这节课是,我把导语设置为:"清朝就像一位走到暮年的老头,浑身上下的器官都出现了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咱们师生一起来为这位清朝老头把把脉,给这位老头开一副良药,医治一下这位浑身是病的老头。"这样的导语一下子就能把学生拉入课堂,为课堂的高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利用好课本插图,增强教学直观效果。初中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都非常强烈,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建立在学习的兴趣上,所有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好插图,积极引导,例如在讲《七雄并立》这幅图时,首先我让学生看七雄的位置,然后找七个学生分别扮演这七个国家,然后根据图中七国的位置,让扮演七国的七个学生自行排方位,最后再让学生评判学生排的方位是否正确,让学生找到七雄的位置后,再让学生用背靠背表示"战争",面对面表示友好,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合纵"和"连横"这两个概念,这样的历史课堂对十二三岁的初中生来说,是非常乐意接受的,课堂效果也非常明显。

2.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目前,我们有了新标准及依据新标准编写的很多版本的历史教材,这无疑是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可以明确地说,有了新教材,不等于有了新课程,更不等于有了新的课堂教学。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便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况且由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处理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班级和学生。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很多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3.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历史学科学习的内容都是源于生活的,是鲜活而又富有生命意义的。作为历史教师,教学中只有把历史教材的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涵,把握历史事件的现实价值。

3.1 总结教材的生活内容,丰富自身的生活常识。新课程的历史教材除了让学生了解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外,还特别关注到社会史的内容。如: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教材介绍了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内容,生动有趣。很多学生认为宋代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隔上千年,用现代人的眼光对当时的很多民俗不能理解。我突破这个难点的做法是:①把学生分为6个小组完成史料搜集工作,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找到宋代和现代百姓在衣食住行乐五个方面的基本素材;②教师给出对比表格,学生填写;③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宋代和现代人们在衣食住行乐方面有哪些异同?现代人沿袭了宋代哪些风俗习惯?④学生结合教师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⑤小组进行工作汇报;教师点评。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学会了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历史,看到了中国历史的沿革变迁,更加明白了中国文化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3.2 挖掘历史教材与现实社会的切入点,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古为今用,以古鉴今。这是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保证。如:学习《洋务运动》一课时,我给学生看了很多当时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图片,跟着学生一起分析洋务运动的价值,洋务派自身存在的历史局限性的相关史料。在交流中,我特别关注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如何认识晚清政府实行的洋务运动?②如何理解新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③对中国加入WTO你怎么看?④对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你怎么看?从对比中学生更加明确中国政府的做法是时代所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取得一个又一个经济战争的胜利。

3.3 融入乡土历史,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历史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老师应该从校本研修的角度做一名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学资源还包括多媒体、电子书库、文物古迹、历史遗迹、博物馆、图書馆等。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历史,树立为家乡发展服务的理念。如: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教师可以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的角度入手研究东北历史;居住在沿海地区的教师可以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建立的角度入手研究沿海历史。总之,结合自己本地区的特点,让学生从研究乡土历史的角度学习历史,更便于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扩展历史知识。

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综合的"、"生成的"和"基于合作"的艺术,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努力探索和完善总结。只有这样,我们从民族振兴角度来讲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改革才犹如一汪清泉,用心耕耘,一路花香。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课堂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