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贤
摘要:为适应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利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对中考、高考进行了重大改革。初中地理教学,是我国基础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点。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地理教学也要进行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關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272-01
当今世界,知识飞速发展,学科间横向联系、相互渗透越加紧密。知识面狭窄的单领域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可能走得很远,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国家教育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行中考科目改革,设置"综合科目"考试。文理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往往以"问题立意",其试题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却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后,不少教师对于如何更好的进行地理教学产生了困惑,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中学地理教学进行探讨。
1.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因此,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创设情境。地理教学中,新课导语艺术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起着渗透主题、酝酿情绪、激发兴趣和创设情境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导入,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学生的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产生师生共鸣,形成新课的教学高潮。例如谜语导入法,讲"地图"时,则用"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的谜语导入。通过这些谜语导入,使学生形成空间轮廓概念,加深对地图特征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谜语也可以运用其他方式创设情境,例如故事、诗歌等等。
1.2 巧布疑问。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就是说,各种授课方式贵在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高潮。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多疑,更应善于设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在教学"洋流"一节时,我设了这样一个疑问: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每次从印度半岛到非洲东海岸去,都选择在冬季,而返航时则选在夏季,这是为什么?学生急于得到正确答案,我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3 编口诀。将教学内容编成简洁明快的口诀,使知识点串在一起,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如世界十大人口大国可用"中印美印巴,巴俄孟日尼"来记忆。
2.合理运用工具
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工具可以被我们运用,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工具。以地图为例。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利用投影仪等各种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内容广泛复杂,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及现象的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困难性。而电化教学正好能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问题。地理现象中很多都是动态的,如洋流、地壳运动等,其漫长的演变和运动过程使人感到抽象又无法察觉它的变化,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但如果通过幻灯或录像可化静为动,让学生直接感觉到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多媒体有很多好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
4.模式创新
教与学双边互动的和谐、协调、默契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而教学模式对课堂双边互动和教学效益影响很大。地理教师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先进、灵活多样的模式,让学生既动眼、动耳、动手,又动脑、动口、动心。笔者认为,模式不可千篇一律,要学会创新。以下方面的方式和方法可供参考:(1)"听":学生在自己研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和疑点认真听教师的精讲和指导。(2)"讲":教师精心讲解,可集中讲,也可分散讲,时间宜少。(3)"读":学生研读地理教材、地理图像和教学挂图,从中知道本课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疑点。(4) "思":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师对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的思索及提出探究思路。(5) "答":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和教师对学生提问的解答。(6) "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质疑、析疑和教师对新形势下的地理课程改革的"多疑"、解疑。(7)"练":学生填绘《地理填充图》、完成"想一想"、"做一做"等小栏目和课堂作业以及师生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和教学软件。(8)"问":学生的疑问和教师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进入活跃的良好的思考、求知状态。
5.总结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技艺,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