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
据报道,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今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1.4%。但同时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些通过“贫困专项计划”进入重点高校就读的学生表示,虽上了大学,但教育基础的差距使部分学生很难适应,“特别是英语口语,一开口就被笑话。”一些学生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面、综合素质要比城市孩子差不少,面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手足无措,更无缘那些有一定“技术”门槛的文艺类社团。有的问题还涉及公平性:一些“官二代”特意选择贫困县就读,希望钻政策空子,赚取入学机会。
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在教育资源上的落后“欠账”,其实早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累积。他们的小学、中学的师资、教学设施,包括家庭的教育投入等各个方面,都远不及发达地区。遗憾的是,对人生观、思维习惯等影響最大的,恰恰在于基础教育阶段。
针对教育公平,政策层面已投入很多,大多是集中体现于招生渠道,落脚于升学机会的公平性。
但教育的意义不只体现在升学这一环节上,教育的目的也不是把人送进学校而已,重点还在于教育本身的质量,及其对人的塑造。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具体到人的发展上,国家欠账还太多。有些差距,只是体现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这可以在大学里弥补,然而有些差距却可能影响到身心,甚至一辈子也抹不掉,将固化为一种阶层差距。
向贫困地区倾斜的政策,是促进公平的手段之一,必须要看到,投入还应更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资源平衡,所面对的局面是复杂的。
(摘自《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