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
摘要:儿童时期的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自觉进行的游戏,也是用来进行交流、表达认识、抒发情感的工具。连环画是幼儿乐意接触的活动内容,大班幼儿对连环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对着自已所画的图画,乐此不疲的讲述着长长的故事。本文通过连环画编绘的环境创设、分组分工、绘画创作、装订成册等实施策略的阐述。连环画编绘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表现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连环画 连环画编绘 个性化发展
连环画是多幅连续图画完整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幼儿连环画编绘则是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或事件发展过程,经过大脑思考产生构思、想象,并反映到画面上的过程。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多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成人化、模式化的倾向严重。在实践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幼儿的美术作品过于雷同,有的幼儿依样画葫芦,缺乏创新。审美表现能力得不到发展,个性得不到张扬,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连环画教学不失为一种发展幼儿个性的综合教学途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和培养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及审美能力,理解幼儿的个性化认识水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连环画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是文学和图画相结合的经典艺术,让幼儿感知、感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完全符合《指南》的理念的。五六岁的幼儿,他们的绘画表现力、创造想象力、与同伴关系的协调能力都发展得比较好,同时他们的图画也开始了故事表现,喜欢通过连续的图画表现事物发展的经过或事件的各个方面,并表现自己在事件中的情感。这些都为幼儿进行连环画创作做好了铺垫。对于连环画绘编,幼儿往往怀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虽然他们常会为创作的难度而惊叹,但他们总能完成他们的作品。这样,最终惊叹的往往是我们教师自己。
一、突破幼儿概念性思维,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由于连环画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故事内容或事件都适合开展连环画创作活动的。从实践情况来看,幼儿有经验的、可以分解的童话故事、生活事件、自然现象、自身的生活情景等都是连环画创作活动内容选择的重点。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能力水平,内容选择可以从简单到相对复杂,表现的主题可以是老师预设的,也可以是孩子生成的。
在连环画创作过程中,通过优秀连环画作品的欣赏,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经验,积累了连环画的相关知识;通过观察、探索、倾听等活动,加深了幼儿对创作对象的认识,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这些虽然都是为连环画创作服务的,但对提高幼儿的整体认知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1、欣赏连环画,感受连环画的不同绘画风格及魅力
欣赏是对审美客体的感受和表现,具有极高的情感性,是极具生命力的视觉审美艺术。优秀的连环画作品,以它独特的风格、健康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强烈激发着儿童的兴趣,甚至产生种种神奇的力量,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及表现力。这是一种绘画创作的积累,丰富并充实着幼儿的表象,让幼儿在绘中有感而发。比如搜寻一些简小精练,情节简单,人物鲜明,非常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的连环画给幼儿欣赏。目前,不同风格的绘本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进行表现的。通过组织幼儿欣赏,讨论,使幼儿了解连环画的基本特点:完整的故事情节,特定的故事背景,循序渐进的画面,一条线索从头至尾贯穿其中。
2、收集资料,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
儿童绘画是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自己内心感受相结合的体现,只有多途径地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才能是幼儿获得视觉符号,从而为绘画创作提供素材。在活动组织中,通过影像资料、图片等资料的收集、主题活动的开展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如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进行创作之前,通过科学观察、环境布置等活动,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感知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整合有关经验,為创作活动打下有利的基础。至后期,又如创作《白雪公主》,之类的故事,通过连环画等欣赏,让幼儿从欣赏活动中逐渐了解连环画的特点,掌握汇编方法,掌握作品的主要情节。从视觉上丰富幼儿的形象符号,从情感上引起幼儿共鸣,使幼儿能真正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在画面中。
在连环画的创作中,描绘自己平时熟悉的事物,会发现它并非如我们概念中那样熟悉,会遇到很多必须自己去证实问题,不然就没法继续创作。例如画《狮子与蚊子》时,有幼儿问我“老师蚊子长的什么样子的,蚊子到底有几条腿?” 我没有马上回答,建议他去查一下资料(其实是连我自己也不能确定答案)。后来他捉了一只蚊子,告诉我蚊子有六条腿。如果我们不去画蚊子,他也许永远不会去关心这“几条腿”的问题。但现在,他不仅明白了蚊子有几条腿,而且通过查资料还获得很多相关的知识。
3、结合环境布置,感受连环画的美
在幼儿园的活动环境创设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幼儿的连环画进行布置,把连环画中的故事人物和情境运用在环境布置上,让幼儿耳须目染的过程中加深对连环画的记忆,从而更深刻的感受连环画的真谛。如我们将《小真的长头发》,张贴在大班的走廊上,布置在活动室的图书区内,让幼儿园无时无刻都感受连环画的魅力,让幼儿仿佛置身富有美感和内涵的连环画中。环境促进认知和创作,这样幼儿就能自然而然的将连环画中的优秀手法融汇到自己的创作中。
在区域活动中,开设“连环画之家”,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连环画创作的表现天地,满足了幼儿变现自我的欲望,又激发了创作的热情。同时开展连环画编绘大王比赛,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互相讲述、欣赏,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
二、开展连环画创作 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同样的故事内容,由于创作者自身的艺术素养、生活背景,内心情感的不同,表现出的画面也会截然不同,体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的特有方式。我们重点指导幼儿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新颖独特的变现手法,别具一格的创作方法来表现生动的故事情节,表达强烈的个性情感,展现各自的个性风采。
1、分组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的创作任务
连环画创作活动的开展必须有合理的组织工作,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分析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安排若干画面,梳理清楚之后,就进行分组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的任务。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分组时的自主选择与搭配,鼓励幼儿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为了使幼儿的经验能共享,可以让不同小组中承担相同任务的幼儿在一起讨论,并逐渐明确各自的表现内容、表现手段。
2、绘画创作,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故事或事件的理解
绘画创作是连环画创作活动的重要环节。根据幼儿的绘画水平,绘画创作不要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创作方式相结合,如黑白线描画、油画棒画、刮画、水粉画、纸版画、剪贴画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观察,要引导幼儿学会解决创作小组成员间的冲突,鼓励并帮助个别幼儿度过创作难关,为幼儿营造开放性的美术创作氛围,使幼儿能大胆地利用造型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如《小兔子找爷爷》中,故事的场景主要有:小兔子出发前的情景——小兔子在路上行走的情景——小兔子到爷爷家的情景。情景中的背景设计也是很有要求的,既不喧宾夺主,又力求简约、朴素、细致。它又是怎样的一只兔子呢?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太多的笔墨描写,那么幼儿就有了许多的想象空间,可以设计成可爱型的,有着胖嘟嘟的身体,大大的眼睛,笑得非常灿烂的眼睛;也可以是酷酷型的,时髦的衣服,戴着眼镜。构图设计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贯穿始终,然后依据情节发展顺序,抓住典型情节以此安排画面进行构图安排。构图设计要求合理化,能突出主题情节中的重要线索进行大胆创作,可适当进行夸张表现。
3、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体会合作的积极效果
连环画绘编中,画是根本,但要形成一本完整的可供大家翻阅的连环画册,还需配备连环画的各要素:封面的设计、故事的题目及作者姓名;封底上的出版日期和单位;页面的页码及画面的文字注解等。这就要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了解连环画册的特点,在装订过程中,教师提供幼儿所需材料,并辅助幼儿配上文字,装订成册。
在连环画绘编中,一般是一个班级或一个小组创作一本连环画,因此幼儿之间的合作贯穿了整个创作的过程。如幼儿在讨论、协商的基础上将故事分解成若干画面;在小组分工中共同收集资料、交流信息,达到资源共享;在有序的合作中进行绘画创作,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创造能力;在装订过程中共同制作封面、封底。可以说,没有合作就没有作品。
连环画汇编的优势也在这里凸现,它与一般的绘画创作不同,一般的绘画创作我们总会画自己熟悉或擅长表现的事物,而在连环画创作中,你会发现很多原本熟悉却又不熟悉的事物,这样,通过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突破了概念性的思维,视野由此打开。
三、张扬幼儿个性,发展幼儿的综合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虽然教师搜集了很多创作的素材,引导幼儿感知,但幼儿在创作过程决不可能照搬素材,需要对素材进行归纳和提炼,再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补充,才能完成一个连环画的背景或主体人物、动物等。而且,有些素材是根本找不到,如《司马光砸缸》作品中司马光及小伙伴的形象当时就难住了小朋友。虽然教师给他們分析了古代服饰的特点,并提供了一些古代服饰图片进行参考,但人物的形象完全靠幼儿自己想象和创作。鉴于连环画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将文字转换成图像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抽象思维转换到形象思维的过程,想象力和创造力便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家罗·菲尔德就曾经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同时,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的不同,创作的形象鲜明、特征明显,赋有个性。
在幼儿熟悉了连环画创作的基本流程之后,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作活动:
1、听故事单独创作连环画:选择简短的故事让幼儿进行个人单独的创作活动,如《小马过河》。我们将这个故事设计成一个小小的游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角,在背景音乐的帮助下,以我的身份积极参加、主动思考和想象,为幼儿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幼儿从兴趣出发,激发每一位幼儿的创作欲望。
2、续编连环画: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幅图画,作为幼儿续编连环画的母画,幼儿结合这幅图续编故事,形成连环画。续编连环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使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如《半个西瓜皮》等。半个西瓜皮会变成什么?会遇到什么事情等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展开热烈的讨论,引导幼儿对一定事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推理和创造变现的方法,才创造出许多不同有趣的构思和连环画作品。
3、自创自编连环画:当幼儿对连环画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对连环画的创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些幼儿会把家中有趣的事情画下来,有些幼儿会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画下来,如《快乐的星期天》、《摘杨梅》、《好朋友》等。孩子们先创编故事或用语言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描述出来,再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是自由发挥,幼儿的作品情节更生动,充分表现了孩子天真、活泼、浪漫的天性。
综合性学习是连环画创作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连环画创作过程就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连环画创作能提高幼儿综合学习的能力,它能迫使幼儿去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作品(包括自身生活事件),查找资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能提高幼儿收集整理及提炼处理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信息中去提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连环画创作活动的综合性不仅仅停留在创作形式上的综合,更在于思维活动的综合,有利于幼儿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了幼儿的探究精神。因此,创作一本连环画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是画几幅画、听几个故事或欣赏几幅独幅绘画作品所无法达到的。它对幼儿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化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常言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而幼儿的创作指导更无定法。实际上,对于幼儿来说,通过连环画绘编,幼儿的绘画表现体现了其对故事的理解程度;通过同组幼儿不同创作内容的交流,加深了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通过对连环画作品的欣赏、阅读,激发了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喜爱之情。因此,连环画创作的过程,既是幼儿绘画能力加强的过程,又是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过程,这将有助于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意识的培养。我们要创造每一个空间让幼儿充分思考、质疑、探讨,从而帮助幼儿建立一种求新、求异的创作思路。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闪耀自己个性的光芒。
参考资料:
[1]杨景芝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民美术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3]吕耀坚 “合作性幼儿美术活动探索” 《幼儿教育》(教师版)2005.5
[4]杨雪峰 “儿童连环画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中国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