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
摘要: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健康成长,是一项在理论及实践中具有长期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任务。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当前高校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形式,日益得到政府、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创新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材,实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将理论同实际有机联系,有目标、分步骤地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尽可能的了解社会现状,同时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培养人才的素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积极主动的参加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既要注重在学校中从课堂和书本里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注意到社会中通过实践去学习,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方式接触了解社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二是鼓励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加注重到实践中、到基层去学习、奋斗。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了许多知识,但在工作中仍需磨练自己的思想、意志和品格,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使获得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深化、提高,保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动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二)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接触到实际的社会生活,对社会现状有了生动、实际、具体的认识,再经过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就能更加容易地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
社会实践能够比较充分的调动大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开展自我教育。社会实践把大学生从学校的有限范围引向社会的广阔领域,生动的现实生活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大学生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大大强化了自我教育的效果。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广泛地和社会各方面接触,不断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活跃思想,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三)社会实践是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中介、桥梁和纽带,因此要把大學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实操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可以促使高校摆脱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把蕴藏在高校中的智力优势和巨大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二、引入项目化管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探究
(一)项目化管理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可衔接点
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项目化管理在管理目标、模式、组织及活动内容上都与社会实践存在可衔接点,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特性的存在才使得其可以被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一是二者均以实现目标为最高原则。项目团队成员在各自任务及目标下分工负责、协调合作;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也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通过前期准备、实施操作、集体总结等阶段完成最后的成果。二是二者在管理方式上均注重系统性。项目化管理将任务分解后明确分工和责任,进而协调与合作,强调对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效果、时间、费用等方面关系密不可分,且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成员的活动具有相互依赖性和高度协调性。三是二者均在组织上具有高度柔性。项目化管理的组织性质由项目性质决定,通常具有临时性、高柔度性,以便及时配合项目的需要。四是二者均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项目化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费用、进度和质量的控制有所侧重,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评价和控制;大学生社会实践通常要经历筹备、实施和收尾等阶段,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将各个实践主题作为招标项目,师生以团队的形式申请竞标,通过立项申报、答辩、审批、项目执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力求将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1、项目申报。根据团委下发的社会实践主题,由各院系学生团体等各级各类组织自行组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讨论制定项目计划,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申报。团队提交的申报书内容应包括活动内容、日程安排、参与人员、具体分工、项目预算等,便于对实践的每个环节进行控制。团委可将收到的申报书进行归类整理,建立基础档案库。
2、项目答辩。申报的团队需准备详细的策划方案、展示PPT以及现场回答评审的提问,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本项目的要义和组织流程作充分的说明。
3、项目审批。评审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团委的具体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其中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的项目予以通过立项。在通过立项的项目中,根据其可行性及准备程度区分出各级重点团队和普通团队,按照一定标准予以经费支持,并对其实践成果作出相应要求。
4、项目实施。应明确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责任制,由其带领团队完成工作分解结构图(WBS)、项目任务矩阵图(LRC)等材料,并按计划完成每项任务。团委需成立监督小组,与实践团队保持沟通,监督其运行过程,积累第一手资料,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5、项目总结。社会实践结束后,要及时进行项目的总结工作。每个项目的团队成员要通过讨论完成完整的社会实践报告,将有关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上交,以项目评优标准对每个层面进行量化打分,最终得到排名,评选出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等。最后,团委应组织召开相应层面的总结表彰大会,对优秀项目参与成员进行表彰,并将其经验和成果汇编成册,予以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良性效应。
综上,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学校也能从这一良性循环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引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规范化、科学化,不仅应体现在立项和总结的材料上,更应深入到整个实施过程,形成信息的畅通传播,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完善能力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项目化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论坛.2009
[2]《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探索》.出国与就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