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伶俐
摘要:日语教学是实践语言的教学,其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造句,还要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具体怎样使用,因材施教,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灵感,增强信心,培养能力,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日语教学培养信息化
日语教学是实践语言的教学,其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造句,还要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具体怎样使用,作为理工科背景下的日语专业教学,更要注重这一教学原则。因为我们的教授对象已具有了较强的比较、推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我们的任务是提高他们的听说、阅读能力,通过课堂上大量的语言实践后,再对语言进行理论的总结和归纳,使他们从中掌握语言规律。很多学生是抱着多學习一门外语就多掌握一种传递信息的本领这样一种良好的愿望选修二外的,但是一个班的同学很多,课堂练习的机会很少,发音不准得不到及时纠正,遇到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兴趣;也有一部分同学是为了混学分,认为日语中有许多“汉字”,比较好学,所以选修日语,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发现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好学,所以只好放弃。
一、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个理工科背景下的高校,日语专业要培养的是不仅日语基本功扎实,同时具有较强日语口头及笔头表达能力,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还要懂得相关专业的理论与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实现日语人才培养目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变得越发关键,如何结合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而进行教学创新,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而采取独特的教学方式,围绕着“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学生们真正学有所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职业环境,毕业就能在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
(一)高校学科背景下的现状
日语在中国属于非通用系列语言,其发展具有本身的特点。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急需一批能掌握日语的专门人才,日语教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投资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以后,中国与日本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广泛,这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与外向型的专业人才。日语专业被人为地加以细化,使得原本不健全的学科体系被进一步打乱,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交叉重复的现象逐渐增多起来,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使日语基础课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落实,结果是使许多学生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且科技日语等方面专业技能也欠缺,学生的日语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所以说,日语学科体系建设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师资队伍的现状
理工科院校由于是依托理工科背景的综合性大学,很多日语教学的师资本身得不到重视,人才引进也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学校本身对这部分的老师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科研学术队伍建立发展规模缓慢,老师自身的归属感不强,对于学生的关心也不够。更有甚者由于学校的学科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的队伍配备不合理,日语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划分,比如说商务日语,许多高校的教师并没有商务日语方面的翻译工作经验,也不怎么精通本专业的日语基础知识,这使得在对商务类的日语文章进行翻译时,是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之下来进行的,很容易出现错译的现象。教师教学任务又比较繁重,没有机会去出去进行进一步的进修,知识更新的速度与新日语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不利于日语教学的开展。
(三)教材及学生的现状
日语教学的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材、辅导书、参考书等的质量,在理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投放一定的资源在小语种的教学上,导致小语种教材很多时候更新的速度和效率较低,学生老师还拿着十年前的课本进行课程知识的讲授,课堂理论往往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学生也很看拿到日语教学的最新成果。同时理工科背景下的学生的特点是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但他们思维活跃,组织活动能力强。自主学习能力差成为了制他们学习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如何把他们活跃的思维引导到日语学习中,成为关键。
二、日语教学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
(一)充分利用理工科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堂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最为重要。比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日本的软件开发和懂日语后就业的前景,使学生知道日语与他们的专业是紧密相连的,学好日语对他们在专业方面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教师还可以介绍以前计算机专业的成功经验——懂日语和计算机,毕业后在日本就业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这时日语就会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本专业和日语的密切联系有所认识,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对日语课充满信心,激发出学习日语的兴趣。
(二)结合实际多方位的开展引导
在教学中,精读课教师一般采用精讲词汇的方法。在这一环节,很多教师对词汇要么大量地扩展,要么一笔带过。有的教师觉得词汇很简单,不用讲,只要学生回去自己背就可以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词汇又大量的扩展、补充,结果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些教法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切实际的。要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语言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会话,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和掌握新学的词汇。就要在外语教学中引入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实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堂上相互沟通和交流,通过表演和个人演讲的形式增加日语的应用能力。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提供一些关键词,启发学习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
(三)抓住文化交流平台推进日语教学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语言的使用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文化会体现在语言上,对文化的了解学习也必然会影响对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更好地运用文化,语言与交流的这种关系,把文化渗透到学习中。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文化。
(四)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推动日语教学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专业,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阅读资料,利用作业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强日语知识的运用,还可以为以后工作做知识储备。日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半会就职于日资企业或从事以日本客户为对象的外贸工作。因此除了在课堂学习中,多向学生们传授有关日本企业基本礼仪和文化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日资企业,在学校周边就有日产这样的大型汽车制造公司,利用这些优势让他们亲身感受日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通过简单的口笔译工作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可以邀请日企高层领导来校开设讲座,让学生与他们有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五)运用现代化的平台推进日语教学
网络多媒体环境可以说为发展学生的意义潜势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例如通过文字、图画、音像等手段可以提供背景信息,能够精确而又生动地描述语篇的语境,从而把语篇由移位的语境中推进到现场语境中来,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通过录像和电影、多媒体软件等提供交流语境。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可以归纳为:教材 + 黑板 + 录音机,其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教师只是语言知识的传达者,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纳知识的学习状态,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然而,在网络与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环境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任务,设计有效地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语种(日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特点和办学优势,使教师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材施教,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增强信心,培养能力,使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简单的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函和改革了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是帮助教师把语言与设备完美结合的有效方法,为广大教师与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图书馆,使得真实情境模拟更加便捷、逼真,最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为他们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中,网络和多媒体设备一定会发挥更显著的作用,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武世兴.引进多媒体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 2003 (2).
[2]孟凡胜.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角色定位及应用策略[J]外语电化教学, 2005,(2) .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4.
[4]杨晓丽.高校网络英语教学:问题,特点及教师角色[J] .外语电化教学, 2005,(1)
[5]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123
[6]胡庚申.国际交流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2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4- 38
[8]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549- 598
[9]井焕茹.大学公共日语教学模式再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
[10]周茜.浅谈大学二年级日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J].内江科技,2000.
[11]林坡.关于基础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
[12]刘海鷹.关于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