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教学之我见

2014-10-21 20:08孟舟
读与写·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创新教学

孟舟

摘要:中学生实践活动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研究、探讨、实践等方式,突出强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能动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数学教育是学生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教育的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作用尤为突出,在教育的启蒙过程中不可替代,所以作为一线数学教育的教师们,积极的培养学生数学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 实践操作;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201-01

1.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一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让学生利用学具拼成一个三角形模型,一个四边形模型,然后轻轻拉动这两个模型,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样学生能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让学生两人为一小组,用学具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而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认识后,教师又按排学生利用这些图形的学具进行拼图游戏。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地拼,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房子、机器人、小动物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亲身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也能开发学生智力,让他们积极地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六个面。这时,老师设疑:"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调动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六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调动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3.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 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4.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创新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一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教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时,由于"起立游戏"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在帮助学生复习基数、序数等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又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

5.实践操作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手段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理解并建立数学概念,同时灵活运用,使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该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的简单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的操作,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聯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有利于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的创新方法,相信学生的创新还会源源不断。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创新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