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红
众所周知,厌恶、畏难是高中学生对文言文的普遍态度,而文言文在每册课本中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在高考试题(满分150)中,文言文更是占了22分,是除了作文(60分)以外占分最多的一项。怎样让学生切实感受文言文的重要性,进而重视并喜欢学习文言文呢?我想,如果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文言,那么,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收效明显。
常规性地学习了一篇文言课文之后,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课文内容并从中提炼观点。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给学生补充了“洗砚池”的来历,课文的学习完成以后,让学生思考:通过“洗砚池”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如下: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做任何事情都要不畏艰难困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信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必备条件等。
学习了《张衡传》这篇简短的传记散文,可以启发学生提炼以下观点:
科学研究需要淡泊名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科学工作走得更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注、执着才能取得成就等。
学习了《史记》中的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一、蔺相如的角度(从他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
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与人相处应当多一点宽容。
二、廉颇的角度(从他与蔺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
要勇于认错勇于改过,不能为满足私欲而犯不能姑息的错误,领导者要谨记:国事第一,私利其次。
三、宦者令缪贤的角度(从他推荐蔺相如的角度)
举荐人才要有胆有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舍己为国。
四、秦王的角度
骄兵必败,强横不能战胜正义。
五、赵王的角度
知人善任,人要有自知之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议论文是常见的文体,怎样在论证的过程中让语言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当排比句、对偶句已经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的时候,什么样的语言更能让读者眼前一亮,精神一振?引用或精炼紧凑或汪洋恣肆的古典文言不失为一种方法。尤其是现在高考注重回归课本考查课本,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学过的文言课文,那将是锦上添花。譬如,教师的作用是什么?选择教师应当秉承怎样的原则?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成不变的吗?这些都可以直接引用韩愈《师说》的原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再如,人们常说学习要讲究方法,要专心致志,要日积月累,要坚持不懈,这些也都可以直接引用荀子《劝学》的原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人们在叙述交流某个事件或事物时,简洁的文言往往更有说服力,更能展现个人魅力。当今旅游休闲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说到名山大川,古人描绘风景的美言佳句信口道来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譬如蜀地的艰难险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譬如泰山的高大迷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譬如临潼的帝王风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表达个人观点时,长篇大论的阐述也许不及简洁铿锵的文言。譬如,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才华,“诗仙”李白的话“天生我材必有用”恰如其分;勇敢地追求理想,不放弃,不妥协,可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保持高洁的品格,不谄媚,不屈服,可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我国的温家宝总理和习近平总书记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楷模。据统计,温家宝自2003年任國务院总理以来,在不同场合引用古今中外诗文名句多达130余次。习近平主席历次重要讲话曾数次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温总理答记者问时,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发展,温总理表示:“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出自黄石公《素书》。谈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温总理表示:“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名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出自《春秋》。
与温家宝总理屡次引用流传并不甚广泛但意旨深远的文言诗词不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更青睐那些平白易懂的诗句。譬如在《复兴之路》展览上的即兴讲话中,习近平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主席诗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长风破浪会有时”(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行路难》)等明白晓畅的诗句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014年1月1日,习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特意引用了毛泽东《清平乐会昌》中的词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2005年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题材直接源自课本,只是换作现代汉语从更新的角度加以叙述。可以说是活学活用课文的典范。
以上是个人的浅见,欢迎诸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