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分析和对策研究

2014-10-21 20:08张子荣
科技视界 2014年36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大学生

张子荣

【摘 要】由于国际国内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在认识上的局限性,高校中大学生信仰宗教、宗教暧昧以及迷恋执意信念活动等现象呈现增长趋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分析及对策

信仰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 因此,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如何看待宗教,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宗教价值观念,对于在同宗教势力争取青少年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和看法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教堂和宗教典籍产生了较大的兴趣,甚至有极少数同学在入党与信仰宗教问题上产生模糊认识。

从近几年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有关调查来看,当前大学生总体上来看具有积极向上的信仰追求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宗教的看法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但也有少数学生把宗教与封建迷信混淆,把封建迷信骗人钱财行为与宗教活动等同起来,还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宗教可以摆脱痛苦和烦恼,使心灵得到净化,是一种崇高的信仰。

2)少部分大学生存在宗教暧昧现象或者一些执意信念活动,而直接加入宗教组织、从事宗教活动的现象正在滋长。

根据近几年来的有关调查和发生的事件表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法制和精神文化背景下,受各种文化思潮以及宗教活动的影响,大学生对宗教的兴趣表现日渐浓厚,参加宗教活动甚至入教的人数呈增加趋势,尤其在对基督教的信仰方面表现非常明显。由于中国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有些学生还或多或少地存在迷信心理,在生活中进行一些执意信念活动,比如在遇上考试或重大事情时会通过祈祷、掷物预测、烧香拜佛等方式求助。还有少数同学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加入了宗教组织,从事宗教活动。有的学生由于好奇会在宗教节日参加一些宗教活动,闲暇时也看一些宗教书籍。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大学生仍然存在理想信念上的空洞,不能正确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只能从一些宗教活动、执意信念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寻找答案,这是我们当前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

3)信教大学生大多能正确理解我国对于宗教信仰的基本政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但有极个别学生对宗教信仰政策理解的不彻底,或者说在进行宗教活动的过程中忽视了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有的在宿舍诵经,有的在同学中传教、宣传教义,大学生论坛网站有时也可见到一些有关宗教活动的言论,这与我国政教分离的政策是相违背的。

2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原因分析

1)从国际社会大背景来看,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渗透作为他们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和渗透颠覆的重要手段,而当代大学生是他们渗透的重点人群。

由于世界三大宗教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它们对我国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借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冲击之势,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活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大。笔者通过访谈学生了解到,很多大学生收到过宗教宣传品,包括书籍、传单、电子邮件,也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络、电台接触到宗教宣传,还有一部分同学直接接触到境外宗教人员的传教。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宗教团体、宗教电台、宗教网络、宗教书刊、宗教人员的影响,这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宗教观念的主要外界原因。

2)从国内社会环境来看,大学生宗教观念的形成与社会上“宗教热”现象以及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压力增大有着密切联系。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约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其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社会上宗教影响的增加,必然会反映到高校,对大学生思想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存在多元宗教,教派多,而且还并存着许许多多民间信仰和封建迷信。有的学生就来自盛行某种宗教的地方和家庭,耳濡目染,甚至已被“同化”。另外,许多旅游胜地大力开发“宗教资源”让宗教场所和宗教饰品在旅游市场充当重头角色。曾经去过这种地方旅游的有些大学生由此产生对宗教文化的兴趣。这些是大学生宗教观念形成的社会根源。

另外,改革攻坚阶段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引发大学生对宗教和执意信念活动崇尚。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我国改革开放攻坚阶段所出现的种种暂时的社会问题,如:党内腐败、社会治安、“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等,这其中有些大学生由于对改变令人不满的现实状况缺乏信心",就容易转向宗教的虚幻世界寻求安慰和寄托。

3)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缺乏强烈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及排解苦恼的合理选择是“宗教热”出现的根本原因。

当前高校大学生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却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宗教深邃的哲理、博大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色彩,往往会吸引这些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青年大学生。由于他们缺乏科学精神,对宗教的认识有片面性,往往只看到宗教教人弃恶从善等好的教条教义,不能全面认识宗教的本质,看不到宗教对人对社会的束缚、麻痹作用,误认为社会上的人包括自己在内都应以宗教信念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崇尚宗教活动。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因和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人就会陷入空虚和迷惘,丧失进取和奋斗精神。但是,在高校学生中,理想信念淡薄者不乏一二。他们的思想观念存在信仰真空,心灵无所皈依。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以其“天堂理想”的美好形象吸引了他们,使他们感觉找到了心灵归宿和精神寄托。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等各种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排解方式,他們就会企图走进宗教世界寻求精神安宁,通过宗教来向神灵倾诉自己的心思,寻求安慰和解脱。

3 引导大学生科学对待宗教信仰的对策

1)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宗教的本质,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通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既不可能很快消亡,又不可能依靠行政命令和其它强制手段消灭,而只有积极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才能使其逐渐消亡。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党的宗教政策的教育,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党的“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基本方针政策。对信教学生更要加强思想教育,尤其要让大学生了解各级政府依法制定的有关宗教事务管理规定:“不允许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更不允许在学生中发展教徒;不允许在家中聚集宗教信徒(四世同堂除外)从事宗教活动;非宗教活动场所内,不允许摆设、宣传、销售或播放有关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宗教书刊和宗教宣传品。”对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给予严肃处理。

2)有效占领学余空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远离宗教、执意信念活动的精神寄托。

大学课程相对于中学阶段而言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支持指导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既增强学生体质,又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还能帮助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空间,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感到身心愉悦、精力旺盛。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实践真知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教育大学生培养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宗教影响的有效途径,必须大力开展。

3)建章立制,疏通信息渠道,加强管理和引导。

学校学工、宣传和保卫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定,设立相应的机构和建立以学生党员干部为骨干的信息网络,以积极的态度组成强大的工作网络去应对各种宗教势力、宗教观念、执意信念活动对大学生的冲击。学生党员干部与普通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言行举止,我们要充分相信和依靠这些得力助手,及时收集信息,掌握主动权,以教育大学生坚决抵制伸入高校的非法宗教触手,特别是对那些到处宣扬宗教,随意在高等学校开展宗教活动,在大学生中培养发展教徒以及到处散发宗教宣传品的非法宗教活动,要坚决予以抵制。

【参考文献】

[1]刘荣杰,王晓波.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现状与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2]陈安金.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9).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大学生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