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引入粉丝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4-10-21 20:02任瑜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可行性必要性

任瑜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技术更新换代,我国大众文化产业亦日渐丰富,各种选秀捧星节目如狂澜般席卷而来,“明星热”一浪高过一浪。同时,最具时代性、娱乐性的粉丝文化已然在轻松、开放、多元的大众文化环境中悄然传播并影响着求奇求新的中学生。粉丝文化带给学生新奇享受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的生活态度、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粉丝文化的影响,如何引导中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粉丝文化,将粉丝文化引入政治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已成为当前教育者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粉丝文化;政治教学;必要性;可行性

一、粉丝文化

“粉丝”源于英文“fans”,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为“enthusiastic admirer or Supporter of something/somebody.”(某人或某事物的热情崇拜者或拥护者)。而“fan”的中文对应意译词为“迷”,汉语中“迷”这个词本指“分辨不清、迷惑”之义,后也引申到“陶醉、迷恋、沉醉”之义。

粉丝文化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粉丝文化是指个体或群体因对自己内心虚拟的对象或是现实存在的一个对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文化消费,粉丝文化具有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的文化特征,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形态。①

二、将粉丝文化引入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践行者,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塑造、三观形成和政治信念强化的关键期。中学政治课程历来是我国实现人才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粉丝文化无处不在,影响涉及多方面,因此将粉丝文化引入政治教学势在必行。

1.由个体身心健康看

一方面,粉丝的发轫之初,主要源自文艺爱好者对于喜欢的偶像宣示热爱的情愫,表达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学生在获得情感共鸣释放压力的同时随着对偶像的频繁关注,会掺杂一些其他因素,使得学生将偶像神圣化,导致学生盲目崇拜,观念歪曲,心理失衡等问题的滋生,这将影响到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成为狂热的粉丝在于中学生的生活受制于自身所在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人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在人对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上,是人的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文化心理的塑造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2.由思想道德教育看

一方面,粉丝文化形式多样化、内容娱乐化,为学生提供豐富有趣的文化知识和德育素材,充实了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粉丝文化充盈整个社会,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标准实施有效教育的同时会受到粉丝文化的影响。

因此,将粉丝文化与中学政治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粉丝文化底蕴,满足学生文化心理需求,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文化、内化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对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观、文化观、道德观具有毋庸置疑的必要性。

三、将粉丝文化引入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可行性

在新课改下,思想政治新教材虽然已改传统教材纯理论的模式,增设大量的辅助文比如名人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以求激活学生的兴趣,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与教材的滞后性仍存在矛盾。根据学生兴趣点,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引入粉丝文化的可行性体现如下:

(一)借鉴粉丝文化的优点完善中学政治课教学

粉丝文化具有时尚、新颖的优点,对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明星的阳光实例引入政治课堂教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既能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还能更新学生的价值取向。学生曾关注明星的时装、代言品牌、活动动态等,现教师把明星闪耀的另一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习明星更多的优秀品质。比如爱国教育一章可用实例:一线明星成龙,喜欢穿唐装,喜欢宣传中国文化。处处告诉世人“我是中国人!”此外,利用粉丝文化拓展政治教学途径。比如学生自己搜集喜爱明星的优秀事迹,包括艰苦奋斗、雷锋精神、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明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总之,利用好粉丝文化,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充分发挥中学政治课对粉丝文化的导向作用

1.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引导粉丝文化

面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学派还是道家学说,或是百家争鸣,我们吸取什么、提倡什么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尤其是中学生极易受不良文化的影响。在娱乐圈,受部分粉丝现象不正之气侵袭,哈韩哈日之风盛行、欧美体不断涌现,崇洋媚外心理滋生,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出现了公民意识浅薄、政治信仰淡漠、社会主义责任感下滑、道德滑坡等负面现象,与政治课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经据典,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导引作用,并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提倡优秀文化,反对盲目跟风,拒绝不雅文化。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粉丝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也是中学政治教学的重中之重。时代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亦在剧烈变化。一些奢靡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比如星二代的奢侈生活、轮奸事件、吸毒事件等在媒体曝光,引来各种非议,但他们的粉丝却不分黑白,大肆在粉丝贴吧对其行为进行夸赞。针对部分中学生在不良文化影响下是非观念混淆,价值取向歪曲、功利化明显的问题,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刻不容缓。中学政治课教学承载着对中学生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进行培养的重任,教师可将正负面典型事件呈现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正反典型的示范和警示作用,引导中学生从盲目崇拜明星走向学习历史英雄、时代英模的轨道上来,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完全是可行的。

结语

“赢得青少年,就是赢得未来。”中学生群体是国家人才宝库,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趋于成型,但其可塑性仍较大;他们对新奇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明辨和鉴别能力欠佳。面对良莠不齐、纷繁芜杂的粉丝文化现象,将粉丝文化引入政治教学课堂中来,在政治教学中坚持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粉丝文化,无疑具有鲜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韩震.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注解:

①孙斌,《粉丝文化及其传播研究》,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可行性必要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