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探讨

2014-10-21 19:53夏美艺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物联网

【摘 要】物联网应用领域的高速扩张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物联网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结合学院行业资源及优势专业培养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新思路,提出融合多专业的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物联网应用为特色的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并对如何构建该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网络技术专业;专业建设;培养模式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传感网在国际上的通称。它是以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和M2M 等技术为核心互联网基础的延伸,是一种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被认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领跑者。物联网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国内的物联网热推动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自2010 年以来,全国多所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相继开办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分析、课程设置等入手,将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植入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培养范围,以弥补中国物联网人才的短缺。目前国内许多著名专家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程体系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研究成果。但上述研究从学科建设角度阐述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并没有从如何结合各高职院校的现有学科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依托学院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探讨培养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物联网应用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建设思路。

一、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从技术层面分析,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RFID 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GPS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物、物与物智能沟通和对话的网络信息系统。从其技术构成和学科关系的角度上分析,物联网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依托的,物联网知识体系的基础仍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以及设计和搭建各种计算机网络环境。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涵盖了大多物联网知识领域,拥有物联网网络层的专业建设优势,具备应用层的基础知识,需要补充的主要是物联网感知层的相关课程。可见,传统网络技术专业与物联网专业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多共性, 只要适当补充和调整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就能够达到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设置物联网方向是切实可行的。

近三年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均申请增设物联网专业,但都普遍存在着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教材建设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室配套设备缺乏等问题。有别于物联网专业,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经开设多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条件,只需要在现有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独特的优势专业制定具有行业物联网应用特色的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以及物联网的相关原理和应用技能。重点结合各学院的优势专业及地方人才市场需求,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对物联网应用层关键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

二、结合学院行业优势培养网络技术专业人才

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是建网、管网、用网3 个专业技术方向,毕业生具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網络布线、设备安装、调试、配置、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这样的专业培养目标使得学生就业方向过宽,反而影响学生就业。

其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完全可以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及品牌专业、优势专业,充分依托这些相应的软硬件资源,研究物联网与这些专业的结合及应用,参考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改革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依托青海省交通行业,依托交通行业完全可以进行物联网智慧交通方向的人才培养,学院建有“物流专业”、“铁道机车专业”依托这些专业的优势和应用背景,笔者认为,目前信息工程系的网络技术专业完全可以研究这些专业在物联网为应用领域,融合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拓展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以交通行业物联网应用为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体系。

三、优化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由于物联网技术下的网络技术专业需要融入不同专业学科,所以,在确立了以交通行业物联网应用为特色的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有专业的课程配置进行科学地增补和取舍。结合学院的优势学科与的行业背景,依照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环境,形成特色教育,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优化专业培养目标

物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可在交通行业、信息产业、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应用相关技术安装与调试能力,成为具备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能进行网络系统和物联网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具有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具备从事交通行业物联网领域的设备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等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及物联网的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标准,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悉利用Internet 获取信息的手段,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2、优化课程体系

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设置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向导,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及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网络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物联网应用的基本技能。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设置可以在现有计算机物理层的相关课程基础上,融合通信原理、传感器技术基础和射频技术与无线通信等课程,提高学生在物联网感知层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物联网网络层方面,传统的网络技术专业已包含该领域涉及的大部分知识,需要增加无线传感网络和无线自组网课程,强化学生对物联网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层的主要作用是依据行业的实际需求开发信息管理平台,并根据行业应用的特点集成相应的内容服务。结合应用层的特点,学院可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增设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无线自组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等课程。加强教材建设 依据教育部提出的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和“项目导向”等课程建设与改革方向,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

3、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及校企合作

建立物联网实训室 实训室的建设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兼顾当前流行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各种技术之间的融合与灵活应用,理论联系实验,实验联系工程项目,同时注重创新实验及项目实践,将物联网技术真正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中。

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与国内知名的物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物联网实训项目,针对工作岗位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训。依托职教集团,加强与青海省交通厅路网中心、高管局等企业的合作,创建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物联网的最新技术,为他们毕业后能够顺利地在物联网行业找到合适的岗位及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通过物联网专业知识的培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物联网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从增强学校发展能力的角度引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从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密切关注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态势,并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物联网专项课题的研究等形式,跟踪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技术。

四、结束语

物联网时代的来临预示着物联网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在不断加深, 作為该行业发展根本要素的人才培养也越发重要。为满足物联网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文对物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进行了讨论,提出传统网络技术专业可以与学院的优势学科相融合,通过跨学科的专业资源的整合,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详尽讨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设置等,促进了学院网络技术专业发展,同时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设置物联网方向有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1):36- 37.

[2] 杨从亚.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

[3] 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1):26- 29.

[4] 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6).

作者简介:

夏美艺(1971.4—),男,江苏人,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数据库开发。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物联网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