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4-10-21 20:02李桔红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教师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

李桔红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校(浏阳校区)51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取归纳学生意见和统计评分的方法,力求科学准确,以此探究本校教师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判断影响本校教师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成因,从社会完善相关制度、学校转变办学理念、教师个人素养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师满意度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教学满意度是民办学校的重中之重,高校教师的教学满意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及本校学生的生源。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得到的教学认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师个人的尊敬和喜好。从当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议表显示来看,学生更加偏重年轻,思想新颖的老师。那么,教师中存在哪些差异、影响教师教学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及其成因有哪些,以及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课程满意度等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应用了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并采取统计各班任课老师的分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科学分析,力求对本校教师教学满意度的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研究对象为本校(浏阳校区)51名教师,涵盖了商务英语、小语种、国际金融贸易、护理等学科。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分别在不同专业的每个班级讲解了如何填写问卷调查表,并要求学生讨论完成,不能是其中某个学生的个人意见。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再次召开班干部会议,听取各班班干部的反馈意见。最后,在班级随机抽取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二、本校教师教学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本校教师教学满意度的现状总体水平较好。但仍存在部分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不高,甚至有少数教师出现负面评价,这与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是分不开的。首先,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学生喜欢专业知识丰富、课程难易程度得当、课堂气氛活跃,温柔有耐心的教师。其次,教师能不能跟进潮流,知识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是学生评价喜好教师的关键点。最后,对于上课古板,太过严肃,全程对着书念,零互动的老师一般情况下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此次,教师课程教学满意度最高的老师是护理专业的杨玲老师。在13级10个护理班级里面,杨老师都是满分,并且零负评。但是,此次问卷也显示了个别老师的局限性。在好几个平行班级里,都出现某个老师上课枯燥乏味,学生沉沉入睡。个别老师还存在动手打学生的状况,这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三、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民办院校出资方大多是企业家,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利益;在法律地位上,民办学校被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导致民办教师不能享有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评优评先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民办教师认为自身的教学劳动强度比较大,工作不稳定。这些都导致了民办院校教师满意度低,教学积极性不高。

(一)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教师的整体待遇不高,民办学校没有其他公办学校的福利,薪酬更是微薄。[1]众所周知,高校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育成本普遍高于社会大多数群体,其工作又要求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这种工作要求与工作待遇的不相匹配,反映的正是社会对教师地位低的表现。教师的待遇低,进而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得不到承认和尊重。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等价交换的物质利益关系,视教师为教书的工具,尊师重教的风尚在社会上有所下降,这也就挫伤了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

(二)学校因素

学校的办学理念存在偏差。作为民办学校,应该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但学校在很多方面更加偏重利益化,主要表现在:教学考核重数量轻质量,与奖酬关联度低。教学考核行政干预过多,不能贴合教学工作实际。其次,教师培训制度不够健全,培训观念和内容落后,不能充分满足教师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最后,在生活保障方面,学校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基本设施建设和住房等生活保障不能满足教师日常生活水平。

(三)个人因素

高校教师的观念存在偏差。[2]教师的观念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对自身职业的偏差,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高校教师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职业而不再具有崇高性,与学校之间是一种交易关系,得到多少报酬就付出多少劳动;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偏差。高校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生评教的满意度比较低,这反映了对学生的信任度不高,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一种交易关系,学生交费听课,学好学坏都是学生自己的事,忽视了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

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满意度的对策

(一)社会层面

完善相关制度,把教学质量摆在第一位,重视教学效果。充分激發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其工作潜能把教学工作作为本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教学第一的中心思想。当前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大,但工资水平提高的幅度不能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社会应正视这一点,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学校经费的投入,着力增加一线教师的经济收入,切实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们的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等物质保障情况,使其专心投身于教育事业。

(二)学校层面

首先要转变办学理念,要真正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高校就必须转变办学理念,保证教师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教师薪酬分配制度,切实做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以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其次,完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学校应把教师的培训制度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个人层面

首先,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同时要正确对待金钱和名利,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最后,正确对待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发扬教育民主,善于倾听学生意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耐心教育、正面教育、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艳.公平理论在事业单位薪酬体系中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2011(02)

[2]柏昌利,张扬.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07)

猜你喜欢
教师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优化策略
学比教更为重要
如何提高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